那些被完美主義毀掉的年輕人們

2020-08-25     秦伊楚

原標題:那些被完美主義毀掉的年輕人們

1 沒有人第一次就能做到完美

脫口秀演員rock在《脫口秀大會》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覺得婚姻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對婚姻的期待太高,兩個人一結婚,所有人都希望他們白頭到老。因為白頭到老,是我們所能想到婚姻最完美的結局,所以情況就是,你第一次結婚,就被期待做到完美。你想這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是你第一次做,就被期待做到完美?

這段話的原意是指出,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到完美,包括婚姻。

這的確是個中肯的觀點,可是有時候,我們卻不自覺犯了「完美主義」的錯誤。

就拿脫口秀這件事來說吧,rock一路走來,連續參加了三季,我還記得他在第二季中有一場令人難以下咽的表演,當時他離了婚,還骨折,脫口秀現場,他發自內心朗讀了一首詩。

不好笑、不精彩,甚至難看的令我至今難忘,而他的狀態給人的感覺也是一種溢出螢幕的悲苦。

但到了這一季,他不但在突圍賽中表現突出,第二場主題賽也同樣亮眼,每一次都能令我哈哈大笑,我不得不佩服。

你看,同一個人去做一件事,狀態還會有好有壞,假如只追求完美,恐怕會無法開始。

2 保持完美的最好方式就是放棄

和rock同場競技的脫口秀演員中,有個很特別的人,叫張博洋。

我看過他的演出不多,因為他上一季退賽了,到了這一季,原本表現十分有實力,可是第二場又被淘汰了。

他是和脫口秀大王龐博、脫口秀女王思文、金牌編劇程璐等人一起出發的老脫口秀演員了,可是如今似乎只有他,還是實力和名氣不符。

在他的脫口秀中,他也表達了這樣的困境,他說寧可不寫,也要寫到最好。

第一次退賽之後,他去了非洲看動物遷徙,擁抱大自然,但此時,他的夥伴們正在脫口秀舞台上廝殺。

等他回來才發現,身邊的人都在拚命向前跑,而且後起之秀也在奮起直追,而他努力的原因並不是為了成名,是為了不被淘汰。

其實張博洋說中了很多人的現狀,我們在工作中經常希望可以做到完美,一切準備好了再出發,否則就是對工作不負責。

可這並不現實,當別人拼了命往前跑,你能停滯不前嗎?停了,就是輸了。

3 一味追求完美,就是好高騖遠

秦昊和姜潮一起參加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有一期姜潮表達自己的現狀,說可能會退出娛樂圈,他現在好像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所以就很鬱悶。

秦昊聽後特別有共鳴,他告訴姜潮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時光。

剛畢業時,章子怡、劉燁是他的同班同學,他當年放話,看不上的劇本不演,絕對不會為了片酬去放低要求。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無戲可拍,收入極低,也沒有名氣,就算得了影帝,回來參加節目還是要給別人讓位子。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學們跑到了自己的前面,成了國際巨星、影帝影后、名利雙收,眼睜睜看著流量明星們坐在了自己的前面。

此時一個經紀人的話點醒了他,他說當你無戲可拍在家休息時,別人在橫店日復一日的風吹日曬,所以這就是別人應得的。

此時秦昊才意識到,如果一味追求完美,一味只追求質量,就會忽略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勤奮。

無論做的好與不好,立刻去做,是一個勤奮之人應該有的姿態,周冬雨剛出道後拍了一些反響不太好的片子,為此她很鬱悶,後來她想通了,接受採訪時談到,誰能一直拍好片子呢?誰沒幾個爛片呢?

我們會發現,秦昊的同學劉燁、章子怡,雖然是國際巨星,但他們也拍過不少爛片。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虛幻的完美主義,不是什麼我一定要拍出一部傳世之作,而是踏踏實實抓住每一個機會,才一路走到了今日。

如今的秦昊活得更加豁達成熟,他開始參加綜藝,和妻子伊能靜互懟,也在綜藝節目中展現自己可愛搞笑的一面。

就在他和伊能靜參加《婆婆和媽媽》的同時,他主演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播出,成為2020年網劇爆款,他一時風頭無兩。

假如他還是當年那個,只拍經典的秦昊,恐怕無論是網劇還是綜藝,都入不了他的眼。

4 生活中的完美主義就是「偽精緻」

除了工作上的完美主義不可取,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被完美主義所誘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追求精緻成了生活的主流。

或許是從安妮寶貝頗具小資情調的文學筆調開始,由郭敬明《小時代》發酵,到了如今某乎、某紅書等媒體向我們展示的,我們看到了太多精緻的人生。

在我們眼中,自由職業者是每天到星巴克,點一杯純黑咖啡,悠閒地工作。

在我們眼中,全職太太是顧佳那樣會做甜點、身材修長、學歷高、能力強、家裡有保姆的形象。

在我們眼中,白領就該每天吃著精緻的外賣、晚上回家擼擼自己的布偶貓,再敷敷面膜、做做瑜伽。

於是我們也一直向這個方向靠攏,在追求這樣人生的過程中,令人感到充滿希望,令人感到興奮,但被忽略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真實的人生是每天都化精緻的妝,就吃飯喝水都要小心蹭掉口紅。

每天都穿著高跟鞋走一天回到家腳都要斷掉。

白領在寫字樓里每天一坐就是一整天,忙起來看不到今天的太陽。

公寓很小,沒錢養貓。就算養了貓,它也不一定乖乖給你擼,就算給你擼,你還要給它鏟屎,處理各種貓毛,小心他生病、走丟,要給它洗澡、剪指甲,而這些事,貓咪基本上不會配合你。

前幾年有篇爆文,提出現代人是在「偽精緻」,的確如此,而且偽精緻的範圍恐怕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廣泛,它已經深入骨髓,我們甚至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

就像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王漫妮一樣,一開始她是一個滬漂,在奢侈品店工作,每天精緻的妝容,得體的衣服,她的客戶都是不差錢的主,甚至有人因為她一句話就買下一百多萬的珠寶。

時間久了,她自然而然認為,自己本該過這樣的人生。

所以這就在她擇偶時出現了問題,一般的男人她看不上,鍾曉芹的陳嶼給她或許她都不會要,她要一個有錢又有趣的人。

於是在一次郵輪歐洲游中,她邂逅了多金帥氣的梁正賢,典型的高富帥、美籍華人、在香港創業定居,不但談吐有趣,還對王漫妮特別好。

這樣的男人王漫妮怎麼可能不愛呢?畢竟段位實在高她太多,於是奮不顧身,奮不顧身之後就發現自己其實被小三了。

渣男的套路太深,可以買珠寶買車給她,但卻告訴她自己是一個不婚主義者。

其實到底是不是不婚主義者,和原配沒沒有真愛,這都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就只是因為有錢,所以想多玩幾個女人罷了,而王漫妮只是上鉤的女人之一。

王漫妮好像從沒有做錯什麼,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希望嫁個好男人,這都天經地義,但慾望太過,超過了自身能力,那就成了一個陷阱,會把自己淹沒。

我們生而平等,但其實所處的階層從不相同,有人一出生就擁有百億資產,有人奮鬥半生還是一無所有。

但那些都不能決定我們是否幸福,過和自己匹配的人生,才是幸福的秘訣。

頂樓旋轉餐廳的牛排是很好吃,但是路邊的臭豆腐也別有一番風味。

人若懂得知足,懂得不那麼看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他就開啟了幸福。

5 接受不完美,然後走向完美

魯豫曾經採訪王健林,正好是中午吃飯時間,像王健林這樣的大佬,想像中午餐一定極盡奢華吧,可實際上,工作日的他,午餐就和員工一樣吃食堂,他的選擇是一份自己喜愛的鍋貼。

吃飯期間,他全無架子,為了節省時間,一邊吃鍋貼,一邊和魯豫聊天。

這讓我想起了看過的一個抖音視頻,一個穿著樸素,端著飯盒的大媽,在新開的一座樓盤的售樓部轉悠,聽完銷售員的講解,她就決定了要不要買,如同買白菜一樣簡單。

一方面人家有錢,可能分分鐘幾百萬的交易,另一方面也看到了那些大佬們,其實做很多決定和工作的時候,並不需要一個特別精緻的儀式感。

儀式感令人幸福,但太過注重儀式感的人,往往生活本身十分空洞。

有時候生活並不需要太完美,去做了才完美。曾經看《爸爸去哪兒》林志穎帶著兒子Kimi上節目,節目組要求爸爸們給孩子做飯。

林志穎明顯就是一個從不下廚的人,連餃子都不會包,於是他就用面堆了一些餃子出來,好不容易煮熟了拿給Kimi吃,沒想到兒子卻吃得很投入。

林志穎這樣看起來完美的男人,但也有做不好事情的時候,可最可貴的是,就算做不好,他也會去做。

在最近的綜藝《婆婆和媽媽》中,林志穎要為妻子準備一個驚喜,重現當年和妻子結婚時的場景。

需要一個鮮花擺成的門,但是找不到支架,於是林志穎媽媽提議用掃把,林志穎猶豫之後真的用了掃把,在林媽媽的裝飾之下,居然看起來很美。

假如林志穎一定要用當時婚禮時的鮮花門,恐怕這一場驚喜就沒辦法做到了。

但結果不但做到了,還做得很不錯,成功令妻子感動,妻子也根本沒有嫌棄那個用掃把做成的門。

有句話這樣說,追求完美,就是追求自毀。

人有追求、對自己要求高是好事,但什麼事兒過了就是另一個極端了。

在遊戲《仙劍奇俠傳1》中有一個妖怪,他永遠無法移動,不是因為沒長腳,而是不知道該先邁出哪一步。

最後李逍遙請教了書中仙,書中仙回答,不知道邁哪一步,那就把雙腳都砍掉好了。

過於追求完美的人,就如這個小妖怪一樣,自以為下了很大的決心,但永遠都在原地,最後只能自斷雙腳才得以解脫。

比做到完美更重要的,是先開始。千萬不要害怕鮮花凋謝,而拒絕整個春天。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或許,我們才能開始走向完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_prKXQBeElxlkka3z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