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助全運丨運動健身300問(3)

2020-07-10     陝西體育 信息

原標題:科普助全運丨運動健身300問(3)

1

如何做好游泳前的準備活動?

游泳前做好準備活動,以改善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狀況,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利於身體更好適應游泳的需要。同時,對於預防肌肉痙攣和拉傷都有一定作用。準備活動的內容和運動量,可因人而異。基本要求是把身體各部分關節、肌肉活動開。一般做一遍廣播體操或跑步、搖臂、踢腿、轉腰、壓腿等練習。下水時,一定要先用水擦洗面部、胸部、四肢,使身體對水溫有所適應,這樣再進入水中,切忌全身有汗就直接下水。游泳前的準備活動要有針對性,內容設置合理,準備活動充分,以確保游泳運動的健身效果和安全。

2

游泳運動的禁忌有哪些?

(1)忌飯前飯後游泳

(2)忌劇烈運動後游泳

(3)忌月經期游泳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忌長時間曝曬游泳

(6)忌不做準備活動游泳

(7)忌游泳後馬上進食

(8)忌游泳時間過久

(9)忌忽視游泳後衛生

(10)忌有癲癇史游泳

(11)忌重症高血壓患者游泳

(12)忌重症心臟病患者游泳

(13)忌中耳炎患者游泳

(14)忌急性結膜炎患者游泳

(15)忌某些皮膚病患者游泳

(16)忌酒後游泳

3

游泳可以幫助膝關節、踝關節損傷的恢復嗎?

游泳運動是可以改善膝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游泳運動既能達到康復下肢關節損傷的目的,還可 以減輕下肢關節在運動時收到的壓力,是目前國內外必備的康復手段之一。

4

游泳時不小心引發外耳炎應如何預防?

(1)游泳前請醫生認真檢查耳部,以防耵聹浸水後,阻塞外耳道,誘發外耳道炎。

(2)游泳時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防止污水進入。

(3)不要用手指、髮夾、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損傷,引發外耳道炎。

(4)可以在耳朵內滴一些有抗菌功能的抗菌水。

(5)帶上游泳帽,也會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6)不要去衛生狀況不達標的場所游泳。

5

游泳對頸椎病有好處嗎?

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上肢、頸項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全體」參與,能有效促進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環。特別是蛙泳進行呼氣時要低頭划行,吸氣時頭頸部要從平行於水面向後向上仰起,這樣頭頸始終處於一低一仰的狀態,正好符合頸椎病功能鍛鍊的要求,可全面活動頸椎各關節,有效促進頸周勞損肌肉和韌帶的修復。游泳適宜早期或恢復期頸椎病患者。一般每周3~4次,每次30~60分鐘,連續堅持3個月為一個鍛鍊周期。

6

游泳時應該如何應對突發運動意外?

(1)抽筋:一旦出現抽筋,千萬不要慌亂。如果腳趾抽筋,馬上將腿屈起,用力將足趾拉開、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氣,仰臥在水面,用 手扳住足趾,並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讓收縮的肌肉伸展和鬆弛;手指抽筋時,手握成拳頭,然後用力張開,如此反覆,即可解脫。

(2)腹痛:剛吃過飯或空腹游泳即會產生腹痛。這時應上岸仰臥,用拇趾尖點壓中、上脘或足三里,同時口服3~5毫升十滴水,並用熱毛巾敷腹部。

(3)胸悶:水對人體的壓力會變大,此時老年人和剛剛學習游泳的人可能出現胸悶不適。可以先上岸,多做幾次深呼吸或者重新做一次熱身運動。

(4)噁心嘔吐:鼻子嗆進髒水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趕快上岸,用手指壓中脘、內關穴,如果有仁丹可以含上一粒。為預防腸炎,還可吃幾瓣生蒜。

(5)頭暈腦漲:主要原因是游泳時間過長,血液聚集於下肢,腦缺血,機體能量消耗較大,身體過度疲勞。立即上岸休息,全身保溫,並適當喝些淡糖鹽水。

稿件來源: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2zyOHMBiuFnsJQVbU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