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濕很關鍵,建議從這3招入手!

2023-07-23     上醫仁家

原標題:夏季祛濕很關鍵,建議從這3招入手!

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天的濕氣會更重,因為濕為長夏的主氣。尤其今年夏至與端午相連,毒五月、梅雨季、夏至日,三重夾擊之下,高溫與悶濕並存,人體易內生濕濁、鬱熱。那麼夏季應該如何排濕呢?

避免待在潮濕環境下

人體濕氣重,除了與自身調節有關外,還與所在環境密切相關,長時間待在陰冷、潮濕環境下,濕邪就易侵襲人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外濕」。

天熱時,很多人會睡在地板上或者到地下室睡,看似降溫涼快了,但也易招惹濕氣。因為地板或地下室連接地面,濕氣本就較重,而且空氣中的水分會下降,所以長時間睡在地板上後,會出現四肢酸痛的感覺。

相對乾燥的環境無論對人體還是食物都有利,因此夏季居所要常開窗通風,但晚上睡覺不要窗戶大開,避免著涼。

此外,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若衣物被汗水浸濕,建議及時更換,不要穿在身上等著干,更不要空調或者電風扇吹乾。就像張仲景所說的「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

調理睡眠

夏天天氣熱,很多人睡眠不佳,還有一些人,即使睡滿8小時,但人也沒什麼精神,幹啥都提不起興趣,這有可能是濕氣惹的禍。濕氣困脾,濕氣重的人往往脾虛,脾胃運化無力時又會加重體內濕氣,讓人頭重如裹、困意重重。

調理睡眠,最重要的就是別熬夜。常熬夜的人會有頭昏腦漲、眼睛乾澀脹痛等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肝膽濕熱的信號,因為人臥則血歸於肝,熬夜會讓肝臟持續工作,得不到休息。

所以,夏天晚上即使炎熱,也要在子時前入睡,讓臟腑休養生息;第二天早上7點鐘左右起床,以適應充盛的陽氣;午間小憩半小時,保證人體精力充沛。

飲食調節

夏天很多人會吃冷飲來降溫,但「寒涼傷脾」,脾胃受損後運化功能減弱,也容易促進濕氣生成。油炸、燒烤食物雖然味道誘人,但油膩難消化,吃多了會加重脾胃負擔,促進濕熱之邪的生成。再者,還有甜食,甘能入脾但也助濕,濕氣重人群不適合多吃甘甜含糖量高的食物。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身體調節,造成濕氣過重;但合理飲食、選對食材也能夠祛濕。比如健脾祛濕、補肺清熱的薏苡仁;通絡祛濕的絲瓜、木瓜;解暑利濕的西瓜翠衣、竹葉;利尿去濕的冬瓜等。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db547c108558511e6b2c43c90aa0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