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最強航母陣容稱霸世界的美國海軍,最近曝出了即將因國防戰略重大調整減少航母部署的消息。按照五角大樓方面的要求,美軍將會讓更多的軍隊集中到應對中俄方向,削弱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除了繼續減少當地陸上駐軍外,還將停止航母戰鬥群常駐該地區的例行計劃。在以色列在當地麻煩仍有加劇趨勢的情況下,這一舉動顯然對以色列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過只要稍微結合美國海軍在冷戰結束後的發展情況,很容易就會發現這種情況的發展是必然的。實際上很多人對美國海軍特別是航母實力獨霸天下,領先世界其他海上力量之和的印象,是冷戰結束前後留下來的。在20世紀80-90年代,美國海軍一度保持著12-13艘現役超級航母,即使嚴格按照1/3分別進行維護、訓練和戰備的需要,也足以滿足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地隨時保持2艘可用航母,在兩大戰區同時進行一場大規模作戰行動的需要。海灣戰爭時期美國海軍甚至一度調集9艘航母形成空前強大的海軍航空兵陣容。同時期2艘航母的艦載航空兵打擊實力甚至可能超過整個中國空軍的總和。當年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軍雙航母戰鬥群就給解放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著冷戰結束後享受勝利紅利的美國國內不斷去工業化,2000年以後美國海軍陣容在事實上開始了不斷萎縮的過程。較早建造的常規航母相繼退役,核動力航母的維護大修工作也隨著國內造船業工廠和工人的缺乏不斷延長,實際上即便不考慮2020年前後疫情的影響,現在美國海軍多數航母也因維護嚴重不足,只能在排隊等待大修過程中停在軍港里無所事事(雖然看上去還是很唬人)。現在真正可用的航母已經下降到2-4艘,可投入戰備的還要減半。而在老航母逐漸功能停擺的同時,最新一代CVN-78「福特」級航母的建造過程和技術成熟程度不斷跳票,甚至在官方宣布服役後,「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器成熟程度仍讓軍方高度不滿而不斷推遲戰備值班。相比中國海軍後來居上的電磁彈射技術情況,美國海軍在引領航母發展的技術先鋒地位已經開始喪失了。這些年推廣兩棲攻擊艦搭配F-35B的所謂「閃電航母」方案,不過是純血航母實在不夠用,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
如果考慮到2000年後美國海軍一度提出的「由海向陸」大戰略,整個美國海軍更是走了整整十年彎路,發展出至今完全失敗的瀕海戰鬥艦和DDG-1000驅逐艦等放棄遠海作戰需要的艦艇。如今美國海軍猛然發現,反而是中國海軍的最新型驅護艦遠比上述艦艇更加符合美國海軍爭霸大洋的需要。要知道這種轉變的時間跨度甚至不過20年,就顯得相當有時代的諷刺意味了。
換句話說,如今美國海軍要停止中東部署航母,不是不願,而是不能。而且這種變化僅僅是開始,美軍艦艇青黃不接的趨勢大機率還將不斷惡化下去。讓時間擊沉美國海軍,對美國的對手來說,再也不會是茶餘飯後的無妄笑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