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鑑 | 為了民族的利權:「南洋兄弟」簡照南 簡玉階

2023-12-26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史鑑 | 為了民族的利權:「南洋兄弟」簡照南 簡玉階

香煙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慣用消遣品,很多人喜歡茶餘飯後來一根。不過從歷史上看,煙草雖然產生很早,但真正變成香煙卻是最近百餘年的事。

大約在明朝中後期(1600年前後),煙草傳入中國。清朝時期,國內以吸食旱煙為主。直到19世紀70年代後期,西方發明了捲菸機,現代意義上的捲菸才開始輸入中國。據記載,1889年時,美國人菲里斯克帶著「品海」牌10支裝香煙到上海試銷,這也是外國捲菸輸入中國之始。此後,英美煙公司出品的「老刀」牌、「三炮台」等香煙也開始湧入中國。

洋煙進入中國後,每年從中國賺取的利潤十分驚人,這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嚴重關切。為了挽回民族的利權,國內機制捲菸廠也紛紛設立,其中又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代表。

1905年,在「抵制美貨」運動的刺激下,一家名為「南洋煙草公司」的煙廠在香港成立。由於各種原因,這家煙廠經營數年後難以為繼,後於1909年被簡照南、簡玉階兄弟買下。簡氏兄弟是廣東南海人,早年因父親去世而隨叔父簡銘石在香港學生意,後赴日本開設東盛泰商號經營磁器及布匹批發,後又創設順泰輪船公司,生意頗為興隆。

在南洋煙草公司即將拍賣之時,其叔父簡銘石向簡氏兄弟建議:「外國煙草入吾境,歲售中國金錢以巨萬計。今創煙草公司,將以挽外溢之利而歸之。如創者一蹶不復興,我國既無以塞漏卮,且為外人竊笑。」在叔父的幫助下,簡氏兄弟以13萬元的代價買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簡玉階分任正、副經理。

重組復工之後,簡氏兄弟以「中國人請吸中國煙」為宣傳口號,其產品不僅暢銷華南,而且還遠銷南洋。1912年後,公司轉虧為盈,獲利穩定在10萬元以上並且連年增長。1915年7月,公司向北洋政府農商部立案,資本增至100萬元。次年,公司在上海設分廠。在之後的數年中,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發展迅速,雇用員工上千人,日產香煙600萬支,擁有「飛馬」「雙喜」「紅雙喜」「飛艇」「地球」「自由鍾」等多個知名品牌。

作為主要競爭對手,英美煙公司對南洋煙草公司的發展勢頭感到極為忌憚。最初,他們採取「合併」策略,打算以高價收買的辦法將之消滅於無形。對此陰謀,簡氏兄弟十分警惕,簡玉階就表示:「昔之東吳,不甘屈事曹操,卒獲三分天下。且我營業之增進,多借國貨二字為號召,故得社會人心之助力,致有今日。蓋吾國實業之薄弱,今日稍能與外人競爭、為全國人民注目者,以本公司為最。若一旦屈降外人,縱不為社會唾罵,亦令提倡國貨者灰心,而我公司營業必從此失敗矣。」於是,簡氏兄弟再三拒絕了英美煙公司拋出的「橄欖枝」。

此計未逞後,英美煙公司又利用五四運動時期的反日情緒,讓上海「滑頭商人」黃楚九等向北洋政府控告簡照南加入日籍,南洋煙草實為日貨。當然,這一指控也非空穴來風。早年在日本經商期間,簡照南為了生意的方便而於1902年入過日本籍並取名松平照南。事後,南洋煙草公司被吊銷執照並勒令停業,一時損失慘重。為了挽回信譽,簡照南當即前往日本辦理脫離日本籍手續並連續公開登報聲明,南洋煙草公司重新註冊並大力宣傳「振興國貨」「杜塞漏洞,挽回利權」,聲譽由此挽回。

1918年,南洋煙草公司改為有限公司,額定資本為500萬元。改組後,公司總管理處及總工廠從香港遷至上海。是年,公司在上海的煙廠職工超過3000人,捲菸機70餘台,日產捲菸200至400箱,盈利在100萬元以上。1919年7月,公司再次擴股改組,資本額擴至1500萬元,當時的北洋政要黎元洪、王占元及上海聞人虞洽卿、朱葆三等也都成為公司股東。這時,南洋煙草公司已成為民族捲菸工業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企業。

1923年,簡照南因病去世,簡玉階繼任南洋煙草公司總經理。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全國上下掀起了洶湧澎湃的抵制外貨運動,民族工商業包括煙草業在內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良機。在此時代浪潮下,英美煙公司業務萎縮、銷量銳減,而民族煙廠卻業務興旺,國產捲菸供不應求。一時間,「愛國牌」「華夏牌」「長城牌」等國產香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吸愛國煙,吸煙不忘愛國」成為當時最具特色的時代符號。據統計,在「五卅運動」前,上海捲菸銷量中有九成被英美煙公司壟斷,本國煙廠僅占一成,而「五卅運動」之後,兩者正好掉了個位置。

客觀地說,1912年後民族煙廠的增長速度雖然很快,但這些公司的體量與英美煙公司相比仍舊差距懸殊。而且,在抵制外貨運動時,它們往往得以擴張;一旦抵制運動結束,英美煙公司又會捲土重來,很多民族煙廠由此轉入頹勢甚至破產。

1925年後,南洋煙草公司營業額陡增,盈利突破200萬元。但好景不長,隨著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蔓延,公司逐步陷入困境,虧損不斷擴大。這時,以宋子文為代表的官僚資本也盯上了南洋煙草公司。1936年,趁著公司處於低谷時期,宋子文通過收買低價股票取得半數以上股權,由此控制了南洋煙草公司。事後,宋子文成為公司董事長,程叔度為總經理,簡玉階成了徒具空名的董事和設計委員。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上海的工商企業損失慘重,南洋煙廠也被戰火焚毀。後來,雖然一些煙廠轉到租界陸續復工,但處境仍十分艱難。抗戰勝利後,南洋煙草上海總公司得以恢復,宋子文之弟宋子安出任董事長,潘銘新任總經理,漢口、重慶等分公司也先後恢復生產。1949年上海解放後,南洋煙草公司被實行監管。當年9月,簡玉階作為全國工商界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1951年實行公私合營後,簡玉階出任公司副董事長。1949年至1957年,他先後任第一、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直至1957年去世,終年82歲。(金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