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三個對手,其中並沒有紀曉嵐,他們到底是誰

2019-11-17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康康)無授權禁止轉載

很多人因為受影視劇的影響,以為紀曉嵐、劉羅鍋才是和珅的兩大苦主,其實不然,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兩位與和珅打交道的機會其實並不是很多。一來是他們的政治生涯交匯時間不長,要知道紀曉嵐和劉墉可是比和珅大了有二三十歲,他們入仕的時候,和珅還不知道在哪呢,而等到和珅真正大權在握的時候,他們已經垂垂老矣了;二來就是地位職位不同,紀曉嵐在職期間基本都在修史撰書,而劉墉長時間在地方為官,官位級別和工作職能都不一樣,所以和珅的對手並不是他們二人。

在正史中,和珅在朝堂之上的主要政敵有三個人,分別是是:鐵將軍阿桂,一代名臣朱珪,以及十五阿哥愛新覺羅.顒琰,也就是後來繼位的嘉慶皇帝。

鐵將軍阿桂

其實乾隆皇帝還是聰明的,他雖然「深愛」和珅,但是也懂得不能一權獨大的道理,這個時候,阿桂就是用來克制和珅的人。

阿桂出身於達官顯貴之家,父親是三朝元老阿克敦,由於父親的緣故,阿桂在朝中的人脈甚廣,但是他並沒有仰仗父親的權勢在朝中作威作福,反而刻苦學習,努力練武,以求報效祖國。

阿桂一生戰功赫赫,他鎮壓回民起義,橫掃緬甸大軍,駐軍治理伊犁等等,他不僅帶兵打仗,還時常參與國事的商討。阿桂一生為大清付出的功勞,是和珅不能比的。和珅雖然貴為軍機大臣,但是阿桂位居「公爵」,還是首席軍機大臣,地位還在和珅之上,名望和資歷上和珅也遠遠比不過阿桂。因此,忠貞不二、鐵面無私的阿桂才是和珅懼怕的對手。

一代名臣朱珪

朱珪為官五十多年,一生清廉,愛國愛民,品格端方。他在任職期間還多次前往災區賑災,深切感受過當地百姓踞爐炭上、家破人亡的慘狀,所以就更為痛恨那些不顧百姓死活,貪污腐敗的貪官污吏們。

乾隆中晚期,和珅在乾隆的縱容之下獨霸朝綱,當時朝堂之中只有朱珪和王傑敢於與和珅作對。朱珪雖然對和珅恨之入骨,但無奈自己身單力薄,儘管向乾隆三番四次的檢舉和珅,但是依然無法撼動和珅在乾隆心中的地位,無奈只能忍氣吞聲,默默等待反撲的機會。

後來朱珪成為了嘉慶的老師,在朱珪的教導之下,嘉慶對和珅的恨意與日俱增,為日後和珅的結局也埋下了一顆雷。

愛新覺羅.顒琰(嘉慶皇帝)

在朱珪的教導之下,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對和珅的所作所為十分痛恨。等到乾隆禪位之後,雖然他登上皇位,但是和珅當時把握朝政,成為了乾隆的代言人,朝堂上下依然還是被乾隆左右,嘉慶根本沒有施展拳腳的機會。

當時和珅等同攝政,更加過分的是,和珅還被清人稱為「二皇帝」,完全不把嘉慶放在眼裡。於是從這時開始,嘉慶便聯合阿桂、朱珪、劉墉等一眾不與和珅同惡相濟的大臣們建立自己的權勢。一方面,嘉慶悄悄的在搜查和珅犯罪的證據,另一方面,嘉慶將自己的心腹不斷安插到各個機構,為日後除掉和珅鋪路。所以在乾隆去世後,嘉慶在第一時間就將和珅查辦,手段之高深,計劃之謹密。

還有一點就是,和珅雖然權勢很大,但畢竟是無根之火,乾隆去世以後,他便沒有了仰仗,註定是嘉慶砧板上的一塊魚肉,任人宰割。失去依靠的和珅是永遠也鬥不過皇權加持下的嘉慶。

總的來說,阿桂是制約和珅的枷鎖,朱珪是和珅心口的一把暗箭,嘉慶是最終奪取和珅性命的一劑毒藥。在乾隆期間,這三個人才是真正威脅和珅地位的人物,同時也是這三人將和珅送上了那三尺白綾。

歡迎閱讀漢宣原創,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分享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