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區長答丨「教育和醫療,這幾年財政投入最多、力度最大!」

2024-06-24     川渝本地消息

中國式現代化

民生為大

上午結束的「扛起新使命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江北專場上,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等關係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成為媒體網友提問、書記區長作答的高頻熱詞。

「教育和醫療,這幾年我們財政投入最多、投入力度最大。這是最關切民生的兩件事,我們的共識是,只要財政有點錢,就往這兩個地方投!」江北區委書記滕宏偉介紹江北如何「在惠民安民上爭當先行示範」時說的這句話,在直播間和評論區被眾多網友點贊「不避矛盾」「坦誠、暖心」。

滕宏偉帶來了一串翔實的數據和案例——江北全力辦好民生實事,新建成投用華新福寧村小學、溉瀾溪實驗校等6所學校,每年投入近5億元支持宏帆八中、魯能巴蜀中學高質量發展。去年一年內,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雙雙晉升三級醫院,結束了江北區沒有區屬三級醫院的歷史,並以全國第一的成績創成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本場發布會,也直面應對江北區內「矛盾比較突出、資源相對欠缺」的教育、醫療熱點難點,並給予公眾詳細回應——

學位供給矛盾比較突出的石馬河地區

今年9月將投用華新鹿鳴實驗學校

可提供學位約1300餘個

醫療資源相對欠缺的寸灘及以下片區

布局區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部擴建工程

和區醫療綜合服務中心新建工程等項目

建成後將新增近1400張

觀音橋商圈 唐安冰 攝

常住人口近100萬、城鎮化率99.45%的江北,一直努力讓城市運行得更順暢、環境更靚麗、服務更細緻,讓在江北的市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江北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陶世祥在發布會上,「翻開」了江北的「民生帳本」——

累計改造老舊小區86個、292萬㎡

完成棚戶區改造55萬㎡

高質量完成鯉魚池42號等

3個城市更新試點示範項目

98棟老舊建築消防設施得到改善

2.4萬群眾受益

每天1000多名專職網格員身處一線

累計解決群眾關心問題7萬多個

……

圍繞老百姓最關心的車位、學位、病床位等問題,江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曾偉說,區里每年謀劃推出10件重點民生實事,努力解決老百姓身邊最迫切的讀書難、就醫難、中心城區停車難等問題——除了上述提到在醫療、教育領域不斷推進的工作實效,為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江北區在街道、在社區開展了老年人助餐服務,建成養老助餐點87個,每天為4000多名老年人提供營養可口的飯菜;群眾反映突出的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實施「緩堵保暢」行動,建成投用13條城市道路,打通江北區12條「斷頭路」,在全市率先實現農村全域通公交,並積極利用閒置地塊、零散地塊、橋下空間,建成了停車位2500餘個,新增了「口袋公園」3個,累計建成社區的公園遊園100餘個,讓群眾有了更多的休閒好去處。

發布會上,網友們在重慶發布徵集預告下所提的「觀音橋堵車」「北濱路東延伸段建設」問題,江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曾偉,江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劉小輝也做了詳細回應。

主持發布會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瓊表示,涉及江北觀音橋商圈、交通建設等337條網友問題,江北區也將在線下進行回復,讓公眾知曉、參與家門口的大事小事切身事。

江北嘴 重慶城市影像師張坤琨 攝

民生無小事

政府把群眾小事

把百姓關注的麻煩事上心事擺在案頭

認真解決、積極回應

我們的重慶城就能讓市民

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查看發布會完整實錄

大家都在看

書記區長答|常住人口近百萬,江北如何讓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書記區長答|江北「兩副擔子」,你知道嗎?為何新春第一會連續3年聚焦營商環境?

書記區長答|學位較緊張的石馬河片區、醫療資源相對欠缺的寸灘、停車難斷頭路……您關心的,都解決、回應了!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劉敏

編輯:高陽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版權所有: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09c9d3b686fffdf60341dbafdd09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