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位於山區,多數農戶以養殖山雞為主。但疫情的暴發讓農戶措手不及,山雞大部分還未成熟,市場封閉缺糧的農戶可能面臨著血本無歸的局面。而一直以產業扶貧帶動當地發展的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站了出來,把全縣11萬隻山雞全部買走,幫助農戶走出困境,並決定下個月再給他們發放10萬隻雞苗,保障農戶之後的生活。
多數農戶以養殖山雞為主。受訪者供圖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此前一直靠養殖山雞為主,山裡的農戶借「雞」脫貧增收。疫情的突然暴發讓農戶慌了神,道路封鎖後,他們發現給自家山雞儲備的糧食明顯不足,眼看著還未成熟的小雞由於沒了糧而悽慘的樣子,農戶也跟著發愁,「斷糧小雞就要餓死了,這可怎麼好?」
不僅如此,長大了的山雞也沒有了銷路。據了解,每年農戶都會進城趕集賣雞賺錢,但今年全村封鎖,集市關閉,這也斷了銷售渠道。養不活、賣不出去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戶們。
此前一直在當地開展產業扶貧的企業知道了農戶的困境,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公司負責人吳攀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知道此事後就決定把全縣農戶手裡約11萬隻山雞全部買回。「我們之前也是一直在縣裡幫助大家搞產業的,現在他們遇到了困難,肯定要幫忙的。」
據了解,他們將小雞和成熟了的山雞一併買走,「之前我們儲備了很多飼料,因為當地不產玉米,所以我們都是從外面拉回來的。之前農戶的飼料也是由我們統一從東北購買,再低價給他們。現在他們無力養殖,我們負責買回來養。」而對於已經可以出售的山雞,吳攀稱,他們收購回來以後就進行了線上銷售,「現在已經賣出去2萬多隻了,之後還將繼續賣。」
雞場裡的雞苗。受訪者供圖
由於農戶將家中的山雞全部出售給企業,沒有留下之後可再生產的母雞,吳攀表示,他們將在下個月20日給全縣農戶發放10萬隻雞苗,蓄力產業扶貧。「不能讓他們沒有了養殖生產,所以為了讓大家儘快復工復產,我們會在全縣206個村,每個村給500隻雞苗。還有一些種雞,它們可以每天孵化300隻小雞,這樣農戶們的養雞產業也會逐漸恢復。」吳攀稱這是為了不讓大家因為疫情而對養殖失去信心。
據了解,這家企業從2006年開始為當地開展產業扶貧,給4700多戶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去年每戶平均增收約2萬元。吳攀表示,他們還將繼續支持當地的產業扶貧,保障農戶的生活。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