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寄幸福的夢想於他人,終究是黃粱一夢

2022-03-17     老叄說娛樂啊

原標題:心理學:寄幸福的夢想於他人,終究是黃粱一夢

幸福全都建立在別人掌控的事物之上,你很難說這就叫「聰明」....

而依附他人才能得到的快樂,終究是黃粱一夢。

每個人的成長,都曾陷入各種「不如意」中,苦惱萬分。

人生是一個「四面楚歌,打怪升級」不斷突圍的過程。

而這突圍過程,得靠自己。

於是,人生中那些饋贈、支援、橄欖枝、救命稻草……

變得如糖一樣甜蜜讓人充滿渴望。

弱者的「藉口哲學」

如果爸媽更有能力,我是不是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

不,如果我一直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我就永遠活在別人的眼裡。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沒能擁有更優秀的人生?

許多人的存在,就是因為那個原因。

我們以為嫁給一個人就幸福了,卻發現並非如此。

因為婚姻和愛情不同,愛情只需要享受,而婚姻卻需要經營。

你不僅僅需要有被愛的能力,還需要有愛人的能力。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就是相互給予,相互包容,相互忍讓。

婚姻是協同合作的,沒有永遠的接受,也沒有永遠的付出。

一切的一切都與我們自己有關。

託付心態的由來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不足。

自我價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補足和別人的遷就。

得不到這些,我們的負面情緒便會出現。每個人都需要照顧自己的人生;

人生中的成功快樂,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託付心態的人,沒有完整的人格,要依靠另外一個人來給自己完整的自我。

在人格上形成依賴,而我就不是一個完整的自我,是殘缺的,

也等於說:

當你的預設一個美好的愛人和愛情,你得在印象裡面都是扣分的,這豈不是要扣到負分?

自己人生的成功快樂的控制權本來就是在我們的手裡,既沒有人能比我們自己做得更好,也沒有人會比我們自己更永遠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為此而努力。打破「託付心態」的辦法總結為一句話,那便是:

每個人照顧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連自己人生都無法掌握的人,卻想要牢牢控制住對方。

人心,是一個變量。

人們不幸福的根源大多來自於貪心,慾望和能力不匹配。

世間哪有兩全法,才華橫溢的帶不出去,膚白貌美的靈魂無趣。

勤儉持家的太現實;羅曼蒂克的又太作。

白玫瑰太寡淡,紅玫瑰又過分俗艷。

反過來看,女生也是一樣的。

不苟言笑你嫌沒魅力,八面玲瓏你又怕太花心;一邊追求精神獨立,一邊發朋友圈曬想要哪款口紅。

很多人對伴侶的要求,單拎出來看都不高,但就得要一個全。

有些女生,常常拿自己的男朋友和「別人家男朋友」

沒有邊界的人常常將自己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混為一體,常常出於為對方好、替對方著想的理由,將自己的擔憂、意願強加在對方身上。

邊界不清不是真正的情深意切,而是不能允許他人獨立地作為他人,其根源是自身的無法獨立。

因此要拽著他人跟自己一道,需要他人活在自己的界限內,否則自身的獨立存在就缺乏了意義。

每個人在婚姻世界中獨立,才是最有魅力的。

同時情感上連接,這樣的感情才會更穩固,彼此在一起生活既輕鬆又富有情趣。

兩個真正獨立的人才會有勇氣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當你們彼此人格獨立的時候,你對愛情的追求既不會迫於壓力和輿論,而是有自己的底氣選擇適合自己的愛人。

留住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靈魂的卑微,而是活得出色和獨立。

你可曾在愛情中感到無法離開自己的愛人?

然而,這也許並不意味著愛情的濃度,而是一種內心的匱乏而導致的依賴。在匱乏中,你們的關係也許會變成對方的負擔。

你可曾在關係中成為過對方的負擔?

你是否意識到過,愛是一種給予的能力,而非過度的依賴?

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講一萬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

彎路最大的屬性就是充滿未知。

你行駛在平坦大道上,忽然發現有個岔口可以轉彎,也許前方的路徑清晰明了,可那不知拐向何方的彎路,卻更具魅力。

犯錯是每個人的權利,苦難也絕不會因為你提前知道了很多大道理,就繞過你。

只有切身經歷過,才能痛徹心扉地領悟,才會轉化成使自己身體強壯的一部分。

人生該走的彎路,一米也少不了。

始終把方向盤握在自己手裡,人生才不會留有遺憾。

你把人生的方向盤交給誰呢?

作者簡介:小賢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22f437a9d4d0d7e18b54f1e5831ba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