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兒子在插秧,而月薪3000的,卻讓孩子上著3800的名媛培訓班!

2021-10-27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郭晶晶兒子在插秧,而月薪3000的,卻讓孩子上著3800的名媛培訓班!

前幾天,孫儷在微博曬出一組圖片,分享了自己趁周末帶兒女擺攤做公益的體驗。

細心的網友還發現了圖片中「童言童語」的廣告詞——我和我哥哥/妹妹畫的畫,在媽媽的幫助下印在了T恤/本子上,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流浪動物。

原來,兩個小朋友不僅是出攤的「小夥計」,還是義賣商品的「原創者」!

即便當天,上海的天氣已經變冷,又因為有風,所以格外的涼,但是他們卻沒有被冷風嚇到,興致勃勃在外堅持了將近4個小時。

即便結束時孫儷擔心他們受不了這樣的苦,但他們卻異口同聲的說:「下次還要來!」

雖然孫儷和鄧超作為明星,可謂是腰纏萬貫,但是他們卻沒有對孩子進行嬌生慣養,而是讓他們進行著普通人的生活。

先前孫儷還分享過給妹妹小花準備的「新衣物」——從衣服到鞋子全都是朋友送來的「二手貨」。

吹冷風、擺地攤、穿舊衣服,家境優渥的娘娘何至於這樣「苛待」孩子?

因為孫儷清楚,物質上的富裕對於孩子的成長永遠都是百害而無一利,但是精神上的富裕,卻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但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卻看不破這一點,拼了命也要托舉孩子進「貴圈」。

最近,有一種「西式貴族禮儀培訓班」火了起來。一堂課6小時,收費高達3800元,卻受到家長們的熱烈追捧。

但這種天價禮儀班上課的場景,卻讓人覺得「廉價」。

一群看起來10歲左右的小女孩,禮服精緻、妝容優雅,坐在餐桌前學習西方禮儀,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成熟氣息。

每個孩子都面帶微笑,舉止端莊,像極了城堡中的公主。

她們拿刀叉手抬起的高度一樣,微笑時嘴角咧開的角度一樣,低頭的幅度一樣,甚至用餐巾擦嘴時,動作都是一模一樣。

這些批量複製的動作,刻意而做作,敬酒時的圓滑世故,讓人產生一種她們在談幾個億生意的錯覺。

還有另一種噱頭十足的「中式禮儀班」——

十多歲的小女孩們穿著背心和超短褲,併攏雙腿、踮起腳尖坐在椅子上,一手握著茶杯,另一隻手捏著杯蓋輕刮杯沿。

有網友扎心評論道:「再過幾年可以去茶樓當服務員了。」

這話聽著刺耳,卻恰恰點出了這些孩子東施效顰般「惺惺作態」的本質。

可眼看著孩子們精緻人偶似的做作模樣,家長們卻還在為自己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沾沾自喜。

在這些父母看來,優雅的儀態是躋身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但他們錯了,真正的「名流氣質」,絕不來自膚淺做作的「貴族舉止」。

如陳丹青所說:「有教養的女子,有資望的名媛,沒有一個畢業於培訓班。」

刻意培訓出來的「肌肉記憶」在旁人看來無異於「搔首弄姿」,真正優雅的姿態,又怎會是一板一眼模仿出來的呢?

然而,更加普遍的現象是:普通人家傾盡財力物力,就為了培養一個「富二代」。

「富二代」的外殼裡寄居著無能的「巨嬰」

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普通人想靠金錢堆砌出個富二代,結果通常不那麼美好。

前段時間,「大衣哥」朱之文的兒媳陳亞男在直播間坦白,已經和丈夫朱小偉分開了。

網友這次「勸分不勸和」,紛紛祝賀陳亞男終於擺脫了朱小偉這個「巨嬰」。

記得之前某次陳亞男和朱小偉的合體直播中,陳亞男面帶笑容熱情推薦,一旁的朱小偉卻表情呆滯,一臉頹喪。

這和多年前他在鏡頭中說「上學煩得慌,不想上」的樣子如出一轍。

朱小偉的人生會走到這步田地,與朱之文盲目的「金錢誘導式」教育脫不開干係。

「窮怕了」的大衣哥成名以後,非常捨得給兒子花錢,為了勸兒子在學習上用點心,大衣哥用各種名頭給出「金錢獎勵」

可悲哀的是,他的做法不僅沒能讓兒子走上正途,反而助長了朱小偉驕奢的心氣。

還在讀初中的朱小偉,就把逃課打架、沉迷遊戲種種不良習氣學了個遍,14歲就落得個輟學回家的下場。

但更離譜的是,在孩子輟學以後,大衣哥依舊沒意識到事情嚴重性。

朱之文覺得,反正自己賺了不少錢,兒子即便沒出息,以後找個「通情達理」的媳婦,回家種地也能過一輩子

於是他繼續大手筆地在孩子身上砸錢,吃喝玩樂一手包辦,讓孩子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在父親的縱容之下,朱小偉心安理得地過著「米蟲」的生活,日日遊手好閒,別說回家種地了,恐怕現在半點苦都吃不得。

現在一事無成還不思進取的他,與妻子結婚才一年多,就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像朱小偉這樣被金錢「養廢」的孩子,還有很多。

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些孩子中的大多數,都來自條件一般的普通家庭。

曾經看過一部英國的紀錄片《他們被寵壞了嗎?》,反映的就是這種現象。

片中有位母親,一個人打最苦最累的三份工——清潔工、保潔員、鐘點工,只為讓孩子擁有一面「鞋牆」

紀錄片中的家長們,自己的吃穿用度縮減到極致,也要拚命把最好的一切堆到孩子面前。

他們擺出狼狽的「托舉」姿態,期盼著孩子能登上「大雅之堂」,殊不知早就事與願違。

這些孩子,把父母的傾盡全力的付出視為「殷勤」,甚至連一聲感激都沒說過!

為什麼父母的「良苦用心」會落得如此結局?

因為金錢只能買來「假貴族」的外衣,買不來「感恩、謙遜、上進」等等真正高貴的品質。

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哪怕成了物質的「巨人」,也只是個精神的「侏儒」。

穿金戴銀徒虛表,高貴內養最難得

郭晶晶與霍啟剛結婚以後一直很低調,兩人雖有上億身家,卻從不張揚物質生活。

這樣的品質,也直接表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霍啟剛曾經在微博曬出和老婆兒子一起下田插秧的日常。

頂著炎炎烈日,夫妻倆挽起褲腿光著腳踩進水田裡,手裡拿著秧苗,臉上掛著開懷滿足的笑容。

當時只有6歲的霍中曦穿著寬大的雨鞋,脖子上還掛著小汗巾,學著爸媽的動作,插起秧來有模有樣。

勞動結束後,一家三口在農舍里吃了非常樸素的一餐,但品嘗到的米粒卻前所未有的甘甜。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當孩子感受到「務農」的辛苦後,自然會懂得吃苦耐勞和勤儉節約的價值。

一堂生動的「勞動實踐」課,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還讓孩子獲益匪淺,何樂而不為?

李玫瑾曾言,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誠如斯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千百遍的耳提面命,也往往比不上孩子親身體驗一把更有效果

這一點,有錢人看得比普通家庭更清楚。

郭晶晶在普通人眼中絕對是「名門」。

在我們眼裡,他們賺的錢,即便讓孩子啃一輩子,也是綽綽有餘的。

但他們卻從不用金錢「武裝」孩子,只因為他們明白,所謂富養,絕不僅僅是為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質條件。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更注重給孩子精神上的滋養,讓孩子擁有一顆富足的心。

金錢搭建的世界雖有閃亮外表,內里卻空洞堪比深淵;而內養深厚的人,即便身處「陋室」,也自有風華。

就像葉嘉瑩先生,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古詩詞,書卷香也自然浸潤了她的靈魂。

她只靜靜立在那,就如詩般風雅,又何須金玉作配?

當你還在奮力托舉孩子擠進虛有其表的「貴族圈」時,真正的貴族正在教會孩子腳踏實地,豐養內涵。

50年後,「假貴族」即使還披著華貴的外衣,也藏不住匱乏的內養;

「真名媛」也許衣著樸實無華,卻能從內而外散發出優雅的光芒。

黑格爾說,理想的人生不只表現在物質生活的富足上,更重要的是精神旨趣上的滿足。

確如其言。

在教育兒女時,我們不必費盡心力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因為真正的「富養」,絕非通過物質供養來實現。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在一定物質基礎上開闊孩子的視野,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豐富他們的思想。

如雨果所言:「雙腳不能踏及的地方,眼睛可以;眼睛望不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做父母的,與其把孩子圈養在「金絲籠」里,不如給他們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助他們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7511540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