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披露季的落幕,A股43家上市券商的成績悉數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43家上市券商中,共有13家營收超百億元,位列「百億俱樂部」。其中,中信證券以461.42億元位居榜首,穩居券業「一哥」的寶座,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則依次位居第二、第三。
從歸母凈利潤來說,今年前三季度,有兩家上市券商位列百億陣營。其中,「一哥」中信證券以167.99億元毫無懸念地拿下歸母凈利潤排名第一;華泰證券以125.21億元緊隨其後。
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中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為負值的雖仍占一半以上,但與今年年中時業績普遍下滑相比,改善明顯。
市場分析稱,這得益於第三季度權益市場推動業績的強勢反彈。多家上市券商在解釋營收增加時也表示,主要為投資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增加。
整體業績較年中時明顯改善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43家上市券商中,共有13家營收超百億元,位列「百億俱樂部」。其中,中信證券以461.42億元位居榜首,該營收規模甩出其他同行一大截,穩居券業「一哥」的寶座。
位居第二、第三的是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314.24億元、290.01億元。此外,同一報告期營收超過200億元的還有中國銀河 (270.8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超百億元的還有廣發證券(191.37億元)、申萬宏源(174.56億元)、中信建投(143.15億元)、招商證券(142.79億元)、東方證券(140.79億元)、中金公司(134.49億元)、海通證券(128.99億元)、國信證券(122.71億元)、浙商證券(118.96億元)。
從歸母凈利潤來說,今年前三季度,有兩家上市券商位列百億陣營。其中,中信證券以167.99億元毫無懸念地拿下第一名;華泰證券則以125.21億元緊隨其後。
另有4家上市券商的凈利潤超過50億元,包括國泰君安(95.23億元)、招商證券(71.50億元)、中國銀河(69.64億元)、廣發證券(67.64億元)。
從相對值來說,今年前三季度,共27家上市券商營收同比增長率為負值,占比62.79%;此外,23家上市券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值,占比53.49%。
不過,儘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速仍然不佳,但與今年年中時業績普遍下滑相比,有著明顯的改善。
以頭部券商為例,今年上半年,營收前十券商同比增幅悉數為負值。其中,營收下滑最為嚴重的是海通證券,下滑幅度為47.76%,近乎腰斬。中信建投營收同比下滑29.24%;招商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均在11%左右;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均為個位數。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前十券商中,同比增幅為負值者僅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等3家。當然,這離不開第三季度券商業績的發力。
兩家上市券商凈利潤虧損
事實上,在權益市場與債券市場的表現均大幅好於去年同期的背景下,外界對於券商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反彈早有預期。
而多家上市券商在解釋營收增加時亦表示,系投資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增加。
比如說券業龍頭中信證券,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營業收入461.42億元,同比增長0.73%;歸母凈利潤167.99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62.29億元,同比增長21.94%。
中信證券解釋,因證券市場波動導致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中信證券今年前三季度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幅高達130.55%,變動幅度醒目。
10月29日,招商證券也發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司實現營業收入142.79億元,同比下降3.98%;歸母凈利潤71.50億元,同比增長11.68%。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84億元,同比增長14.89%;歸母凈利潤24.02億元,同比增長43.43%。
從收益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招商證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變化同樣頗為醒目,增幅高達190.05%。
雖然多數券商在第三季度的出色表現帶動了前三季度整體業績的好轉,但也有券商在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進一步下滑,進而導致前三季度整體業績進一步大跌。
以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已跌出前十榜單的海通證券為例:2024年前三季度,海通證券營收128.99億元,同比下降42.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9億元,同比下降115.12%。其中,第三季度,海通證券歸母凈利潤虧損達到了16.13億元,同比暴降403.05%。
海通證券也是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唯「二」虧損的兩家上市券商之一,且虧損最為嚴重。另一家是天風證券。
天風證券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收13.41億元,同比下降48.37%;歸母凈利潤-5.36億元,同比下降226.4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營收6.18億元,同比上升41.57%;歸母凈利潤-2.12億元,同比下降66.57%。
四季度行業盈利能力有望較前三季度明顯改善?
那麼,券商板塊行情走勢如何?第三季度末,在一系列超預期增量政策的驅動下,市場信心顯著回暖,A股迎來大幅反彈。10月以來,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近2萬億,10月8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3.45萬億,創歷史新高。而被譽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亦在政策推動下,收穫了一波上漲行情。
雖然在快速上漲後,券商板塊行情有所回調。但市場有聲音稱,適當回調是良性的,也是行情走長走高的必要條件。
而在10月18日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批覆同意20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請央行互換便利。隨著「互換便利」正式落地,券商股後市繼續被看好。
方正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互換便利融資資金僅可投向資本市場,有助於增強資本市場流動性、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幫助非銀機構盤活存量資產、緩解流動性壓力,對於券商而言,基於互換便利開展自營投資、做市交易的風控指標計算優化,有助於風控指標偏緊的頭部券商提升投資槓桿、增厚投資收益。
方正證券補充道,看好市場風險偏好提振下券商板塊利潤彈性,建議關注券商一流投行建設進程中頭部券商配置機會。「基本面看,我們預計券商24年凈利潤增速2%,若後續市場交投活躍持續,有望帶動券商業績進一步上修;供給側改革看,證券行業有望在資本市場建設新階段中更好發揮專業優勢、助力金融強國建設,預計頭部券商有望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進一步做優做強。」
市場也普遍認為,在政策面的強驅動下,券業四季度的盈利能力有望較前三季度實現較為明顯的改善。
「在充分換手整固後,伴隨著行業基本面的改善,券商板塊有望向上挑戰2倍P/B的近年來估值高位;即使在震盪整固的過程中,券商板塊內也有望保持較好的結構性行情,積極保持對券商板塊的持續關注。」中原證券稱,在行業基本面及板塊估值整體實現持續修復的背景下,板塊內的個股均有階段性投資機會,關注頭部券商、個股估值明顯低於板塊平均估值的中小券商。
采寫:南都灣財社 記者王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