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最高的皇天大醮——石家莊三簡良皇京會

2019-09-05     大美石家莊

三簡良是指今石家莊市橋西區留營鄉的東簡良、南簡良、西簡良三個自然村。三村過去是一個村,因在古太平河畔建村,故名太平莊。明末因村名叫太平莊,常有兵匪駐擾而改名減糧(簡良)。清初清兵燒殺和太平河水泛濫等天災人禍而分成三個村子,以方位分別為東,南,西減糧,後諧音演變成簡良。

明代太平莊曾有玉皇宮一座。有山門,左右鐘鼓樓,皇天上帝殿,左右配殿,王母殿,瑤池和石橋一孔等建築。建築之考究,宛若天宮,惜被清兵焚毀。

明代太平莊崔氏家族出了兩個通奉大夫和雲貴總督,明威將軍,文林郎等眾多官吏;婦女中有三位被封為誥封夫人及其她恭人,孺人,宜人等多名。所以崔氏家族有財力來資助玉皇宮廟會——皇京會,被喻為「皇天大醮」。皇京會的規模也波及到南方雲貴安(雲南,貴州,安南今越南)三省土民都來上香火。崔氏家族在清代退出政治舞台後,減糧村也就無力再承辦如此規模的廟會了。廟會就改為十二年一大辦,並由三個村子輪流主辦。玉皇宮被焚後,皇天上帝的神牌由崔督堂的後人改為家供,過廟時從崔家請出。

崔應麒(督堂)碑

崔氏恩榮三代坊

最後一次承辦皇京會的是南簡良村,會首是杜廟成和楊大孝。因南簡良村無力承辦而使會期一直推遲了24年,後因為直奉戰爭又被推遲,直到民國十五(1926)年才籌備好。據當時打第一牌第一面龍旗的東簡良村已故崔春喜老人講:當年三個村子十二歲以上的男孩都派了活,動用了兩千餘人。在廟會之前請了許多的能工巧匠在會場上搭建全神大棚,在村裡還有落駕棚,十齣大戲扇面形式地擺在全神大棚的前面。各村都有社火參加,如高柱村的耍大叉,還有從明代皇京會就必演的技術高超的留營活動花燈,那花燈扎的會唱會動,裝有活動機關,如關公斬顏良誅文丑燈,關公一刀下去,人頭就落地了;劈山救母燈,沉香一斧劈下,山崩地裂,火光中他的母親徐徐出現等等。俗話說:留營的燈,簡良的廟,雲南貴州都知道。再有就是神像全是布面彩繪,足有數以千軸為計,光裝神像用的箱籠就有數十箱子。用時請出,廟會後奉安存放。光老人知道埋存的部分禮器就有幾個大瓮,以後再未過過大廟所以也未挖出過。三簡良村已有八十多年沒有舉辦過皇天大醮——皇京會了。當年卻因為趕廟得人太多,石太鐵路不得不加開了一趟列車,至今還被老人們津津樂道。

三簡路南簡良真像寺

獲鹿縣誌

在東簡良舊村一戶村民家門口,還有一塊斷碑,分辨碑文內容應當也是描述極樂寺的,上邊有「建於唐」的字樣。懷疑極樂寺亦是唐朝所建。東簡良村民家門口那塊斷碑,碑文上諸如「與眾極樂七日而止」等字樣,至今仍在傳達著當時當日古人在此地的生活及思想。隻言片語,欲說卻「斷」,耐人尋味,顯得神秘。

崔氏陵園老照片

崔氏陵園老照片

崔氏陵園明信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H4zAm0BJleJMoPMqR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