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區域,在我們小時候,甚至十多二十年前,曾是很多人製造幸福密碼的重要區域:買衣服、換手機、購家具、逛廟會、看球賽、聽演唱會、聚會聚餐……
這片沿天府廣場東側的人民中路,經後子門、順城街、鑼鍋巷、玉帶橋、提督街、白絲街、忠烈祠街、太升路一大片城中心區域,因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古老的街巷、新建的商業、延續多年的煙火味道,正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感官、感知體驗。
成都天府廣場,拍攝於2020年。
天府廣場由西向東,由南至北,連結人民北路、人民南路、蜀都大道等城市主幹道,是成都核心地理位置和城市座標所在。
天府廣場也是成都城市公共運輸樞紐核心。這裡有客流量最大的成都地鐵1、2號線的換乘站,是中心城區連接各大城市片區的交通節點。
與天府廣場咫尺相望的順城大街,是市中心連接成都南北的主幹道,從鹽市口向北直達文武路。
順城街夜景
明代時期,順城街所在區域是蜀王府的一部分,俗稱皇城,沿著皇城建有抵禦外敵入侵的蕭牆。
根據成都方誌記載:「蜀王府分外、中、內三層,建築坐北朝南,其建築可與北京故宮比美,處處殿閣樓台、金碧輝煌。外城城垣又稱蕭牆,高1丈5尺,周長9里。它北起武擔山之南今羊市街、玉龍街一帶,南至紅照壁街一帶,東垣沿今西順城街一線,西垣沿今東城根街一線,占去了當時成都城區的五分之一。」
成都博物館明代蜀王府模型。 圖源:視覺中國
蕭牆、蜀王府在清代晚期被拆除。民國時期,在原址上建起了「銀錢總市」、「油米錢業工會」等為成都市民提供生活服務的市井街市,新中國成立後改為紅旗菜市場。
解放以後開始的大規模人口遷入和城市建設,順著蕭牆遺址和街市進行了街道道路拓寬修建,才有了今天上、中下三段順城大街的雛形。紅旗菜市場也遷徙到了今天紅旗商場的位置。
1995年時的人民南路廣場。西側的永靖街,東側的東鵝市巷。 攝影:劉陳平
連接著順城街的鹽市口,四川府縣誌輯中這樣記載:「鹽市口的發源要追溯到漢代,清代作為鹽貿易的集中地盛極一時,抗日戰爭時期是維持我軍所需鹽資源的重要保障。」
當年,鹽市口方圓0.5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集合了新世紀廣場、人民商場、成都百貨大樓、仁和春天百貨、新世界百貨、摩爾百盛、大業百貨等多家商場,從90年初期直至千禧年後,一直都是成都人氣最旺的商圈之一。
當年的鹽市口廣場。攝影:劉陳平
天府廣場東側,有一片被順城大街、提督街、三桂前街、鼓樓南街、忠烈祠西街、太升南路等街道合圍的街區,這裡算是中心城區具有煙火氣的區域之一。
順城大街
下西順城街88號的銀河王朝大酒店,是成都首家中外合資的四星級涉外酒店和城市發展的標誌性建築。
當年銀河王朝大酒店開業時的場景
如今的銀河王朝大酒店
現任酒店副總經理的Roger,在酒店任職超過二十年。「90年代初期,順城街還只是一條狹長街道。酒店所在區域,還是成片低矮瓦房。銀河王朝大酒店從1987年破土動工,1995年建成試營業。隨著1995年成都世貿中心等寫字樓逐一建成,大批外資、合資企業入駐,為酒店增添了不少客源。」
1998年順城街街景。攝影: 劉陳平
如今的順城街夜景
下西順城街219號有座教堂,原名聖約翰堂,始建於1909年。1992年開始的順城街城市改造,更名為上翔堂。
說到中西順城街的熊貓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現在是擁有城市CBD功能的富力廣場。
上順城街5號,有一條叫三多里的小巷子。其名「三多」源自「多福、多壽、多子」吉祥之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曾經是成都青年潮牌服飾發源地之一。成都人耳熟能詳的「三多里」服飾品牌在此發跡。
如今,每每入夜,在三多里,美食扎堆,吃客雲集。遙想當年, 珠峰賓館大門口的五星上將牛排,可是風靡一時,很多人的聚會慶生,新年團聚的必選之地。
順城大街262號,是成都市青少年宮本部。承擔了成都市青少年藝體、棋類和興趣愛好比賽,舉辦了各類遊園活動,伴隨很多成都人度過了童年歡樂時光。
貫穿整條順城大街的天座商城,曾經也是成都商業界的一枝獨秀。作為成都首個地下商業項目,從1993年建成開業,經歷了高光時期、也度過了無人問津的低谷歲月,現在也成為了成都人不磨滅的永恆記憶。
橫跨順城大街和人民中路的成都體育中心,曾經無數次座無虛席。作為主場,全興足球隊在當年全場搖旗吶喊的雄起聲中,多次取得輝煌成績;張學友首個成都演唱會,那一晚的激情仿佛還在腦海中迴蕩。
2008年中超新賽季開幕式,俯瞰成都體育中心。圖源:視覺中國
2013年底開始,經過數年的文物發掘工作,在體育中心發現了從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城牆、宮闕、道路、池塘等考古遺蹟。
2016年的發掘現場
鑼鍋巷的家具市場,曾經紅火過很長一段時間。
「早些年,經營家具商店的成都市國營日雜公司就在鑼鍋巷,後來鑼鼓巷自發形成了家具市場。再後來市場拆遷,修建了辦公樓,部分商家搬遷到了玉帶橋。」小時候,鑼鍋巷是IVY和她哥哥常去玩耍的地方。
玉帶橋,曾經就是一座橋。前後連接順城大街,左右貫通鑼鍋巷、西玉龍街,是一座交通環島橋。
關於玉帶橋的歷史典故,民間存有很多不同版本,已無從查證。但成都人記憶最深刻的,是從鑼鍋巷搬遷至此的家具市場,也是紅火了很多年。
從玉帶橋向東,有一條與白絲街交界的小街,這裡就是梵音寺街。街上有不少蒼蠅館子,每到中午,所有館子都坐滿食客。熱火朝天的盛況,一直延續到光明巷、內姜街。
提督街
銀河王朝大酒店背後,就是提督街。
曾經的解放軍影劇院,簡稱軍影,就在酒店後門。據《成都電影志》記載,解放軍影劇院解放前叫勝利電影院,1942年建成,是當時成都僅有的七家電影院之一。直到上世紀90年末,很多當年膾炙人口的流行電影依然還在上映。
提督街61號,伴隨了幾代成都人成長的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在清朝時期是四川提督衙門所在地。1949年,更名為中山公園。1951年,公園建設成為西南地區第一所工人文化宮,成為百萬城市職工的休閒娛樂場所。
2005年,文化宮開始搬迀。攝影:劉陳平
「從文化宮大門進去,左邊是一大片密林。樹蔭下擺放有茶桌和茶椅,是夏天乘涼、下棋的好地方。往裡走,北邊有個噴水的荷花池,養了很多金魚。荷花池旁邊,就是文化宮影劇院,當年很多電影在這上映。電影院後面,就是燈光球場,經常舉行城市、工廠之間的籃球比賽。球場旁邊還有展覽館、閱覽室。」現在已經是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的Irene,時不時還會憧憬童年時代在文化宮的美好時刻。
「那兒年的文化宮,每年春節都會舉辦廟會,賣吃的,賣衣服的,賣各地土特產的,鬧熱得很。人山人海,陣仗之大,擠都擠不進去。」
1998年文化宮廟會。攝影:劉陳平
當年家住李家沱的溫睿,是典型老成都人。身為電信工程師的他,對成都的街巷如數家珍,尤其對文化宮記憶深刻:「文化宮在市中心得嘛!過年當然要往城裡頭跑哦!」
昔日的文化宮所在地,現在是城市商業綜合體恆大廣場。
傍晚的恆大廣場
西溝頭巷,與提督街交界。是成都兩條以溝命名的街巷之一。如今,西溝頭巷建起了高端寫字樓的民興金融大廈、建行大廈,眾多名企駐紮。
鼓樓南街
鼓樓街劃分為鼓樓南街、鼓樓北街、鼓樓洞街。鼓樓南街,與提督街縱向交界。
位於鼓樓南街142號,曾經有一座青磚灰瓦白牆懸樑,氣勢恢宏的門樓,這裡原來是劉湘部下石肇武的公館,隨著城市建設,門樓拆去,如今已建成為成都市交管局管理大樓。
鼓樓南街向南,就是鼓樓洞街,因歷史上建有鐘鼓樓而聞名。
據青羊方誌記載:「鼓樓洞街上的鐘鼓樓原名韻遠樓,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1617),重建於清代。在城市之中擔當了報警的重任。主要功能是報火警,所以鐘鼓樓在清代是成都全市的消防救火中心。」
三桂前街
三桂前街51號的清真皇城壩牛肉館,鎮店三寶的蒸牛肉、牛肉湯、缽缽飯是必點的老三樣,據說這還是一家百年老店。
牛肉館子一旁院落門口牆上有塊炮廠壩街的牌子,因清代造牛耳大炮而得此名。
三桂前街63號南充方酥鍋盔,以四方的造型,多重的餡料,復合的味道在成都鍋盔界獨樹一幟。
大牆東街
大牆東街152號老字號店小譚豆花,從招牌的豆花到店裡木窗木椅木桌,都充滿了老成都的味道。主打的撒子豆花、牛肉豆花人氣很高,冰醉豆花也是很多人夏天解暑的首選。甜水麵,還是記憶中始終沒變的童年味道。而分布在街面上的周記麵館、李莊白肉、宜賓燃面、蜀香冒菜等美食,每到飯點都是座無虛席。
小譚豆花店
忠烈祠西街
忠烈祠西街,因街上建有在辛亥革命時期四川紀念保路運動犧牲的烈士祠堂而得此街名。忠烈祠街由會府街改名而來。
位於忠烈祠西街47號的劉宅,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私宅,現僅存門樓和一部分四合院,還能依稀感受到當年的輝煌。
太升南路
很多成都人的手機,都來自太升南路。作為手機一條街,太升南路曾經是成都最具科技感的街道之一。
在90年代初期BB機大流行年代裡,太升南路成了全國聞名的傳呼一條街。
1993年成都太升南路,電信186/187搞促銷活動。攝影:劉陳平
「那些年,最洋盤的是要把傳呼機別在腰杆上滿街晃蕩,專門在人多的地方等傳呼機響。」
已是華為區域負責人的劉強,對當年的盛況記憶猶新:「最早的數字傳呼機還配有對應的密碼本,一旦收到數字傳呼,需要翻看密碼本解密。那時候一台松下數字傳呼機最高能賣到近兩千元,遠遠超過了當時成都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1993年,成都太升南路,賣傳呼機的商販跟買主講價。攝影:劉陳平
坐落在太升南路興隆街的成都棋校創辦於1961年,前身是成都市青少年棋類業餘學校,隸屬於成都棋院。是四川省僅有的一所專業公辦棋類培訓學校。這裡培養了不少圍棋、象棋、西洋棋、國際跳棋、五子棋人才。
興隆街
沿興隆街向東,暑襪北一街和興隆街的路口處,西川郵政管理局舊址就坐落在此。這座建成於1937年的歐式建築,是當年成都人對外寄信、寄件的主要場所。90年代初,自發形成的集郵、集幣市場,沿郵局外街沿一字排開,在郵票發行年代,很多人到此淘寶。
郵電局老樓 攝影:馮暉
在網絡電商衝擊下,太升路上各個品牌手機實體店的生意和客流量已大不如從前。更多新的業態,正在賦予這條街道新的生命。
太升南路88號的瑞吉酒店,是一家由喜達屋酒店管理集團經營管理的五星級酒店。酒店公關主任Fancy,在從青島來成都生活的兩年多時間裡,走遍了太升南路每個角落,也吃遍了太升南路每家館子。
「我就是衝著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句話來的。」Fancy渴望在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天氣適宜,美食遍地,包容性強,生活節奏慢。成都,有我所有嚮往的生活。」
無論城市如何演變,新老成都人在此交迭,揮之不去的那些街巷裡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都是這座城市給予我們的溫暖慰藉。
——漫成都.城市——
文字| 劉鎧瑞
編輯 | Penny
圖片|怡霏、劉陳平、受訪者提供
監製丨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