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禁賽,能杜絕發展聯賽中的假賽現象嗎? | 電競世界

2022-08-09     電競世界

原標題:終身禁賽,能杜絕發展聯賽中的假賽現象嗎? | 電競世界

前日,關注過英雄聯盟發展聯賽的朋友們一定看過一段視頻。

7月10日,LDL,12對陣TO的比賽,12戰隊在領先龍魂以及經濟巨大優勢的情況下,在一次暫停後選手連送三波遭翻盤。比賽一結束便在各社交平台上引起激烈討論,觀眾對這種明顯的假賽行為表示憤怒。

隨後官方成立專項小組進行調查,並在一個月後公布了處罰名單及結果。

首先是對12、TO兩個俱樂部的部分選手及教練做出終身禁賽的處罰,並吊銷了俱樂部管理層設計人員的管理人員認證資格,並將永久不得報考相關認證資格。

除了這兩支戰隊之外,官方對其餘22支LDL俱樂部都進行了突擊調查,並根據事實情節、違規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做出了相應的處罰。在這份公布的名單中,被禁賽的LDL選手達28人。

被假賽毀掉的職業生涯

在終身禁賽的名單中,並不全是名不見經傳的選手,部分選手也曾登上過LPL賽場。

前LNG的AD選手 Asura,S9、S10賽季的他敢打敢拼,競技狀態火熱,能多次carry比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FPX二隊AD選手Jingyi,曾臨危受命與Lwx承包下路,平穩度過對線期並與隊伍一同走向勝利,回歸二隊後又突然離開賽場,假賽事件爆發時正是他直播事業的上升期。

這些被觀眾熟悉的選手無論曾在頂級賽場上有多麼高光的瞬間,都因假賽而一去不復返了。在Jingyi的道歉信中,他反覆強調,「不要觸碰底線,我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但對後人的告誡真的有用嗎?終身禁賽的處罰真的會讓年輕的選手們抵擋住誘惑嗎?

上一次LDL爆發大規模假賽事件,還是去年前FPX打野選手BO主動承認曾在LDL有過假賽行為,由此引發的LDL聯賽整頓、徹查,同樣也是「收穫頗豐」,被禁賽處罰的選手及教練達36人。

除去主動坦白的BO還算幸運,憑藉競技實力還能在LEC找到工作之外,其餘涉及過假賽的選手永遠離開了賽場。據包括BO在內的這些選手們自述,假賽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當年輕的選手從簡單的「第一隻河蟹」「第一條小龍」這樣不影響比賽結果的盤口開始,便會越陷越深。當「莊家」威脅選手送掉比賽時,他們才能意識到主動權已經不在自己手中了。

為何發展聯賽的假賽現象屢禁不止?

雖然官方已經開始重視處罰,但假賽現象依舊屢禁不止。為什麼選手會選擇面臨被終身禁賽的風險選擇去打假賽呢?

首先是LDL聯賽的機制。自從取消升降級後,失去大量關注度的次級聯賽宛如一潭死水,手拿死工資的普通選手看不到動力和希望,打假賽成本低,報酬高,轉帳一接也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

在此次假賽名單公布後,LDL選手Acheng的爆料令不少人唏噓。俱樂部拖欠薪資,只能通過貸款生存。「我雖然天天吃泡麵但還是拒絕打假賽,雖然一場就有好幾萬。」

最後便是老生常談的,關於電競選手素質教育的問題。進入到電競圈的選手大多年輕,尚未建立起完整正確的價值觀,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蠱惑。這種時候不僅僅需要聯盟重視,俱樂部也要承擔教育選手的責任。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俱樂部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當假賽現象屢禁不止,除了表達對假賽行為的譴責、零容忍,行業還有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機制,但可以先嘗試補補漏洞。

結語

杜絕假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傳統體育至今也尚未能完全解決假賽問題,更何況是新生的電競行業。但也正因為是新興產業,嚴格的管控與自我的約束便顯得格外重要。

艱苦時代的電競人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讓行業逐漸受社會認可,乃至使「電子海洛因」成為今日的「競技體育」。希望每一位踏上職業道路的選手們可以牢記今日的來之不易,若競技無原則,則榮譽無意義,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f71a67e6e97397606ed6c216f19e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