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倒計時,中國式元宇宙,迎來大爆發

2023-09-18     張書樂

原標題:1000天倒計時,中國式元宇宙,迎來大爆發

元宇宙這個充滿科幻元素的概念,如今正在走進現實。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中提到,元宇宙是數字與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聯空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應用的未來產業,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高級形態,有望通過虛實互促引領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加速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支撐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行動計劃》明確提到,強化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

同時,時間線也劃定,《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技術、產業、應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為數字經濟重要增長極。

經歷過2022年的火熱之後,元宇宙的聲量似乎弱化了很多。

此次《行動計劃》的出台,對元宇宙產業發展將起到怎樣的推動效應?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李哲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先工業後消費,才是元宇宙在中國發展的關鍵之路。

元宇宙正在從最初的蹭熱點和盲目發展,走上產業化方向。

同時,尤其要注意在工業元宇宙領域有更多的涉及。

《行動計劃》本質上是對元宇宙基礎設施、基礎軟硬體和各種技術支持進行規劃和推動。

此舉必然讓中國的元宇宙產業從瘋狂試錯後的遇冷,走向有序規劃、可見規模的提速提質階段。

從具體產品上來說,突破也需要有兩條道路,兩種打法。

例如VR被看作是當前接通元宇宙最直接的硬體接口。

但硬體產品卻在市場不溫不火。

據相關機構統計,2023 年一季度VR 虛擬現實產品全球總出貨量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之所以會如此,就在於打法上的問題。

VR硬體有兩條路:

其一是消費元宇宙的小型化、便攜化。

但硬體性能制約較大,泛娛樂內容支撐難度大,急需技術突圍。

其二是工業元宇宙的數字孿生和垂直產業滲透。

但整體也由於硬體制約和工業網際網路的普及程度,而發展緩慢。

而《行動方案》則提出:

工業元宇宙發展初見成效,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形成一批標杆產線、工廠、園區。

元宇宙典型軟硬體產品實現規模應用,在生活消費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換言之,就是指明了道路,兩個領域齊步走,工業成型,進而形成規模消費。

由此,硬體之路的打法也就明確了。

此外,遊戲產業作為「超級試驗場」,在元宇宙的發展過程中將扮演「吃螃蟹」的角色。

《行動計劃》對遊戲產業將起到怎樣的帶動效應?

愚以為,元宇宙必然是遊戲產業的發展方向,《行動計劃》提供了發展方向和指導意見,並在產業鏈布局上提供了規劃。

一旦元宇宙基礎設施呈現規模,遊戲產業作為內容端必將形成井噴,從而達成國產遊戲和國外遊戲行業之間的真正意義上的差異化發展和體驗性碾壓。

同時,元宇宙的核心技術之一便是區塊鏈技術,遊戲玩家在深度的參與到遊戲過程中產生的可交易道具,這類產品類似於數字藏品類的商品。

我國目前對數字藏品的監管趨嚴,有觀點認為此後或許會放鬆。

在書樂看來,數字藏品存在虛火和爆炒的可能,會變成一種泡沫經濟,在國外已經變成了一種危害。

目前為了避免風險,不大可能對其放寬監管限制。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b00132fe4d67ae345a2161b6f87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