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拍「貧血」,華誼兄弟缺錢

2024-08-13     張書樂

太缺錢了!華誼兄弟已經不再掩飾對資金的渴望。

華誼兄弟擬定增募資不超10.29億元。

8月9日晚間,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約10.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將全部費用用於影視劇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具體來看,華誼兄弟擬用約7.2億元資金在影視劇項目上,3.0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

2024年是華誼兄弟的而立之年,而過去的30年,華誼兄弟經歷了「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

1994年,王忠軍、王忠磊「王氏兄弟」開始創業,1997年,王忠軍機緣巧合下參投了英達的電視劇《心理診所》,令華誼兄弟在影視行業拿到了第一桶金。

此後,華誼兄弟同期投拍了《鬼子來了》《荊軻刺秦王》以及《沒完沒了》三部電影。

其中,華誼兄弟投資的《沒完沒了》拿到了1999年的票房冠軍,也讓「王氏兄弟」與馮小剛結緣。

此後,《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和《非誠勿擾》等電影上映,「王氏兄弟」與馮小剛可謂是互相成就。

王忠磊也曾說,「華誼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來的」。

與此同時,華誼兄弟也發展藝人經紀,李冰冰、范冰冰、胡軍、佟大為、任泉、夏雨、周韻、楊紫瓊、關之琳、劉嘉玲、吳君如等國內的一線藝人都曾與華誼兄弟簽約合作過。

2009年,華誼兄弟登陸創業板,成為國內影視公司上市第一股。

上市首日,華誼兄弟發行價28.58元,開盤即暴漲,最高達到91.80元,後收盤於70.81元,收盤漲幅達147%。

不過,此後藝人出走、「去電影化」、布局實景娛樂,這些都為華誼兄弟衰落埋下隱患。

而馮小剛的《手機》事件則成為華誼兄弟沒落的轉折點。

王忠軍曾公開指出,「從創業到上市,到2017年、2018年都蠻順利,真正的轉折是《手機》事件。」

想真正觸底反彈,華誼仍需寄望於影視作品。

而在今年,華誼出品的《狗陣》6月15日上映後票房3268.4萬元,黃軒和柳岩主演的《來福大酒店》目前累計票房5643萬,4月20日上映的電影《屋頂足球》全素人出演,票房僅103萬。

這些中小成本影片票房均未破億,很難幫華誼扭轉頹勢。

華誼急需大片壓陣。

儲備項目中,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陸川導演的《749局》去年便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但遲遲沒有進一步動作。

《特殊的禮物》《網中人》《平行任務》《少年火箭》《超級馬麗》等新項目仍正在創作或籌備開機中。

電影項目推進緩慢,華誼大力布局短劇業務。

今年4月,華誼與閱文集團合作出品男頻短劇《鴻天神尊》,華誼兄弟的執行總裁王中磊將擔任出品人。

此外,華誼兄弟還組建專門團隊,圍繞短劇精品化展開布局,陸續與淘寶、抖音、閱文、番茄等平台啟動合作,開發華誼多個影視劇IP和各類網文作品。

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包括郝景芳的《癲狂者》、唐家三少的《大龜甲師》,以及電影《狄仁傑》《畫皮》《太極》衍生短劇等。

華誼兄弟的發展是否更難?

進軍短劇,能拯救嗎?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於玉金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華誼兄弟缺錢是表象,最缺的依然是影視怎麼在票房之外找錢的方法論。

影視及其衍生周邊,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光靠爆款票房不足以維持,華誼兄弟陷入困境中,如不能拓展影視IP的新衍生場景,後續將更加艱難。

華誼兄弟被自身此前大手筆以影視小鎮進軍商業地產的打法,嚴重拖累。

其IP衍生場景,沒有足夠的內容和情懷支撐,消費者並不會為一些復刻電影場景、卻無更多玩法創新的主題公園買單。

光靠影視上出爆款,僅能貼補家用,難以為重啟積蓄足夠的力量。

行業目前的低迷之下,華誼兄弟自身的隱患則更容易被引爆。

短劇如果爆款,確實有可能緩解現金流緊張。

但華誼殺入短劇的時段,已經是紅海階段了,且許多傳統影視公司早已入局。

華誼走IP路線,用網文去啟動短劇,路線正確,但仍需要獨特打法和獨有元素支撐,就如當年依靠馮小剛、張國立這樣的台柱子那樣。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033e70c2bb3b4b39d6b0c7d38f52b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