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aware享聲PA1 參考版USB處理器聽感報告

2022-10-05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Soundaware享聲PA1 參考版USB處理器聽感報告

享聲PA1參考版現在是我的系統里不可缺少的一環,雖然我得承認作為一台萬元級的USB處理器,也許我給DA1加上一個同價位的純耳放來的提升更大,但我現階段是圍繞DA1為核心去搭建的耳機/無源音箱系統,下一步會考慮旗艦級的純耳放,因此PA1對於我現在的系統來說是實用的。本篇文章會以文字為主,照片僅有PA1本體出鏡。

而我也看過關於PA1參考版的不少爭吵,其實無非從幾個角度,一是沒玩過的人在質疑它的能力,二是考慮到它的售價所對應的耳機系統,是否還需要這麼一台USB處理器,但我想說的是,解碼里的USB介面重心和PA1參考版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本身手頭的解碼在USB處理上是強項,那麼你大可以不考慮PA1,發燒產品本身就是對應小眾需求而生,如果不需要自然就Pass掉即可。還有第三類人,純粹認為數位訊號只是0和1的,不在考慮範圍內。

而至於為什麼我雖然也收到了享聲的PA1普通版,但我不打算利用本文的篇幅去詳寫,是因為我的主力機本身的USB信號並不差、而且我也添置了聲音我比較滿意的USB線,PA1普通版對我的電源和USB環境來說提升來的沒那麼大,而且和iFi家的USB凈化器+隔離器的組合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但我近期在臥室重新搭建的「二奶系統」,一台八年前的台式機,使用EM7為主力來驅動頭戴和天朗的有源音箱,我就把PA1普通版給用起來了。

我之前曾經說過,在我起初的認知里,PA1系列是做「減法」的東西,也就是把PCHIFI中不幹凈的東西所「去掉」,但事實證明是我狹隘了,這個結論對PA1普通版適用,也就是說,如果你所用的PC本身輸出質量較差、你的台機的USB介面也較為一般、同時整個電源環境也較為惡劣(比如在宿舍、不得已需要使用普通排插等場景),那麼PA1普通版的作用就是給你還原出一個乾淨的USB信號來、並且不引入額外的音染。

PA1參考版是擁有更進階功能的東西——在成都耳機展上,當我完全不抱期待值去AB基於PA1參考版的同一套系統去驅動HD800時,我發現它所帶來的提升不僅僅是「減法」,而是提升了整個系統的上限,能在那樣的電源環境下給HD800賦予更加飽滿安定的聲音,相比之下PA1普通版則主要只是改善了一下純凈度和層次感。而當我在家中接到無源音箱系統時,我發現PA1參考版帶來的改變甚至還要明顯大於驅動耳機時的效果。

關於PA1參考版的技術信息我在這裡就不做解讀了,感興趣的可以移步詳情頁,寫的很翔實,而我相信如果享聲林總為這個東西專門開場發布會,又能夠把發布會時間延後到天荒地老,但對他來說在技術層面「有跡可循」去做HIFI產品也一直是他的堅持。但總結一下的話,PA1參考版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消噪聲的裝置,而是把你的USB信號進行屏蔽、隔離、濾波、加上本地優質電源配置後基於獨立時鐘進行的USB再生信號,算是把你原本的USB信號重新給整合、洗牌了一次。

先介紹一下PA1系列的額外功能,除了USB凈化/隔離以外,還有USB網卡的功能,說白了就是一個去噪聲的USB轉網卡,可以用來接駁網播來實現更好的音質,但我手頭的網播Stream很便宜,其實並不需要用到這種級別的設備,就不折騰出來用了。此外,PA1參考版還帶了一個5V3A的線性電源,一時想不到可以用來接什麼設備,我手裡大部分需要用到DC電源的東西都是12V以上。

對比測試的部分,我變更了多種條件來測試,AB的過程是非常繁瑣且枯燥的,聽力是一回事,更多的是極其考驗耐心和記憶力。我設置了幾種條件來進行測試,僅供參考。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USB環境、電源環境、後端設備都不同,我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有所參考,也許完全為0,我僅對我文中的測試場景負責。

1、PA1參考版與DA1之間的連接線保持同一根不變,使用HIFI級的USB線去連接PA1,並對比驅動音箱和耳機的效果。音箱為樂聆Ryhme3,使用了麗磁216A電子管合併功放,耳機為HD800S原線,6.35mm,USB線為Zephone ZP-U1。

HD800S:在不仔細AB的前提下,二者的聲底是基本一致的,即便是不接駁PA1參考版時,HD800S也被DA1滿血版加上Zephone這根有著良好的厚度與安定感的USB線推出了我很滿意的效果。在換上PA1後,HD800S的兩端延展有明顯的加強,其中低頻部分要更為明顯,下潛深度有所增加、殘響更加彌散,同時能夠讓HD800S的低頻結像顯得更加鬆弛和從容,在不影響整體凝聚力的前提下,HD800S總體被推出了一個聲場高度更佳、動態穩中帶狠的聲音。但是基於流行樂的前提下,這種變化幾乎不可聞,人聲部分也只是輕微增加了點密度,必須得高質量的音源文件才能明顯感知。

樂聆Ryhme3:和HD800S不同的是,Ryhme3帶來的改善是更明顯的,基於功放超線性模式下的聲音更加有厚度、低頻部分的下潛深度提升一耳朵可聞,人聲口型更清晰、氣息尾音有很好的韻味和延伸,聲場的邊界感稍稍清晰了一點,高頻部分的變化不太可聞。216A這台功放本身的短板在於高頻的音色不鮮活,聽起來較為的平淡、甚至無聊,配上Ryhme3這種本身比較厚聲的音箱後高頻給人的存在感不強,聽不出高頻變化在意料之內。

2、PA1參考版與DA1之間的連接線保持同一根不變,使用鈺龍自帶的USB配機線去連接PA1,並對比驅動音箱和耳機的效果,其他部分同上。

HD800S:在不同品牌的配機線里,給我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是飛傲和鈺龍,飛傲的那根聲音清亮、稍薄,鈺龍這根相反,有著很好的厚度、尤其是中頻的部分質感很不錯。HD800S在搭配鈺龍原配線的時候中頻明顯是被拉近了,聲場縱深收緊、總體更加平面了一些,如果對於流行黨來說倒不是啥壞事。接上PA1參考版了以後中頻依然還是保持了較高的厚度、較近的距離,但是聲場的邊界打開了、向外擴開的混響感也出來了,相比之下原本的聲音就顯得比較擁擠和沉悶。

樂聆Ryhme3:鈺龍這根配機線在我的音箱系統里其實是有些八字不合的,整個聲音能量感大幅度集中在中頻、較為粗大,如果再加上三極體的工作模式的話就基本上是個純聽口水歌的箱子。接上PA1以後的改善程度和在耳機上基本一致,聲場打開了、低頻乾淨了,但總體的改善幅度較為有限,看來被這根USB線的風格明顯拖累了。

3、模擬一個非常惡劣的使用環境,在小米插線板上再拖出一個國產雜牌拖線板,使用原裝電源線和普通USB線接給DA1,音箱和耳機同上。

HD800S:動態基本全無,聲音軟又糊、聲場蜷縮,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相位問題,Gil Shaham版四季的第四樂章一分多鐘動態剛剛起來的獨奏部分,本應該大致在右臉位置的結像跑到了中間偏左的位置,人聲口水歌可以勉強聽。接上PA1以後,修正了相位的問題,聲音出來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動態依然是沒有,聲場倒是完整了,能夠有一個規模不錯的舞台、而且聲音的兩端延展與細節表現依然能聽出是一個旗艦級頭戴的樣子。

樂聆Rhyme3:比HD800S的表現還要更誇張一些,HD800S好歹此時還是有結像的,Ryhme3則是一片糊,器樂沒有形體、人聲沒有口型,只能聽到東一坨西一坨的聲音黏在一起,雖說我沒有給功放也接到插線板上面去,但這種表現實在是太意外了。接上PA1以後,對器樂形體感的改善較為有限、聲場倒是比原來要小,沒錯,是比原來要小,但有一個完整的舞台規模在那邊,高頻的部分依然談不上明顯的結像可言,但人聲的形體感是清晰的、能夠感受到在我前方顯示器再後面一點的位置有歌手的發聲點,如果此時聽聽流行的話已經是非常夠用且好聽的級別了。AB到現在,這個組合下的反差是最大的,完全超出預期值。

在這套惡劣電源環境和普通USB線的組合下帶來的巨大變化,我相信也能解釋為什麼成都展上的PA1參考版能給享聲展出的系統帶來如此大的提升。

以上是我刻意控制變量的一些場景,而作為一個中繼器一樣的設備而言,你需要面對的是得為PA1額外再添置一條USB線,而如果更換PA1到DA1之間的這根線,音色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我試著更換過ddHIFI的TC09BC、以及一根編織的比較粗的、但是聲音很軟糊的USB線,都能夠帶來和他們本身風格對應的聽感變化,前者聲音較為通透、明亮,後者的聲音偏向中低頻。但如果嚴謹對比的話,我應該把PC-PA1和PA1-DA1之間的線材進行對調,來分析一下PA1對於前端還是後端的USB線更敏感,但無奈我的主機背面布線極其麻煩,沒有兩個人配合很難隨意進行更換,就放棄了這一部分。而以我個人淺薄的經驗來看,我建議是把更好的那根USB線接在PC於PA1之間(大多數情況下,若沒有明顯短板,則越後端的線是越重要的),而PA1經過了優質的屏蔽/隔離/濾波/再生後的信號給你的解碼/設備時,這根線只要不嚴重拖後腿就可以,像ddHIFI這根線也不過五百元而已。

而在搭配過程中,你不僅可以作為PCHIFI的凈化器,其實使用一台帶USB輸出功能的播放器、經過PA1以後再接給另一個台式設備,也能過帶來明顯的變化,而兩端的USB線你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進行搭配。玩HIFI的路子千千萬,我也沒想到又一天可以把手裡的這幾根USB線開始玩搭配組合。而其實PA1可以分享的角度還有很多,更換更多頭戴、音箱、塞子、以及去使用它接駁你的網播系統、甚至是給PA1本身更換電源線,都也許會有更多、更好的角度來描述。但有一點我是肯定的,我認為PA1的不同版本在音色表達上沒有引入額外的東西,這一點對於高級的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作為「USB救星」還是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它本身不會給你的系統帶來不必要的音染,但你卻可以通過給它本身更換電源線/USB線的方式去折騰調味,真的要寫的話,我手裡數十根的電源線可真的寫不完。

我目前手頭的全套台式設備並不是什麼昂貴的系統,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個常見的萬元檔、或者更低價格的解碼耳放一體機、主要使用場景是PCHIFI、且電源環境和USB信號並不佳的話,去掉了網絡功能的PA1普通版其實是個非常實用的選擇,價格在2.5K。而對我來說,USB信號並不是我系統的瓶頸,本身也添置了質量較高的USB線,而加上因為我自己也會使用數播和CD機作為音源,PA1參考版對我來說起到的作用其實有點接近於壓榨PCHIFI最後那一小部分潛力的作用,這個作用不論是使用Jriver基於ASIO驅動播放還是使用流媒體都成立。因此如果基於我的系統,PA1參考版的升級確實可聞、但有限,但它對於我無源音箱的提升其實是一個意外之喜,若是拿掉它帶來的落差感比驅動HD800S和其他耳機要大的多,所以在我不改變其他大件、絕大部分的配件和線材都夠好的前提下,PA1參考版是我系統提升的重要環節之一。

PA1參考版適合哪類人,我覺得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首先當然是不差錢的,畢竟是12999元的設備,那麼你的系統肯定已經有了一定高度,若是解碼設備的USB介面較弱、你本身電腦主板給到的信號很髒、同時你又是個PCHIFI重度使用者,那麼PA1參考版必然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再往上去夠的話,印象中也只有希臘Ideon Audio 3R Master Time Black Star這台機器了,享聲在進行硬體設計的時候我覺得也許參考過,同樣也是USB再生的方向、技術細節有變化,但價格來到了PA1參考版的三倍,我由於沒有玩過,也並不清楚PA1參考版和它的差距在哪。

而存在的一些悖論在於,「我有了這個級別的系統了,我就不能挑個USB介面牛逼的解碼嗎」、「既然越差的電源環境效果越好,那我TM為啥不花點錢整一下我的電源環境啊,大不了老子換個電腦!」沒錯,以上的質疑都是非常非常合理的,買東西自然是基於自身需求去挑選,所以如果你真的對於PA1參考版有很多疑慮、質疑我的耳朵收貨不靠譜,試著去官方途徑試聽一下、和自己的系統搭配一下當然是最穩妥的選擇,畢竟我的系統、箱子、耳機,對你都也許毫無參考性。就我個人而言,看到享聲如此花心思去打造一個也許需求非常小眾的產品,其實是抱著欣賞態度的,本身在小眾里挖掘更小眾的需求、並為這幫人服務好,不就是HIFI本身存在的意義和魅力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99eee08d026db6e6640452d3555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