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沒幾年,其實西方普通人生活好起來也就不到一百五十年

2024-05-08     寧南山

原標題:常說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沒幾年,其實西方普通人生活好起來也就不到一百五十年

一點想法:常說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沒幾年,有人說是改革開放以後,還有人說其實是2001年加入WTO之後,但其實西方普通人生活水平好起來也就是不到一百五十年。

這是我的觀點,包括西方國家在內,全人類生活水平真正提高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具體來說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人類逐漸開始進入電氣時代,石油時代之後,到今天也就一百多年。

也就是說,跟電力和石油實現了能源革命,人類開始大規模利用電力和石油有關係。

我在之前發過,從18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爆發),有五千萬歐洲人永久的離開歐洲去了北美,澳洲等地,而其中主要是最貧窮的人口,這多少說明19世紀的歐洲底層百姓,絕對生活水平也是不太好的。

1845年恩格斯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出版,

裡面英國普通工人的生活貧困狀況仍然讓人吃驚,裡面引用了統計學會會刊1840年對倫敦聖約翰和聖瑪格麗特兩個教區5366個工人家庭的調查,總共26830人,平均每個家庭人數超過5個人,但是其中四分之三的家庭生活的住宅只有一個房間。

對倫敦一個貴族教區聖喬治的統計同樣如此,這裡1465個工人家庭有總共將近6000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家庭只有一個房間。

不僅是居住擁擠,這些工人居住的街區道路通常是沒有鋪砌過的,骯髒,坑坑窪窪,到處是垃圾,沒有排水溝和污水溝,到處是臭氣熏天的死水窪,而雜亂無章的建築又阻礙了空氣流通,人員密集,因此街區氣味難聞,天氣好時,街道上從一幢房子到另一幢房子,橫過街心會拉上繩子晾上衣服,天上滿是濕漉漉的破衣服。

童工也被大量使用,1839年對大不列顛地區的工人的結構進行過一個統計,

這本書沒有說是不是完全統計,總之在統計的幾十萬工人中,竟然接近一半是童工。

18歲以下未成年工人總數為19.2887萬人,其中未成年女工11.2192萬人;

而成年男工人數為9.6569萬人,成年女工13.0104萬人,總計22.6673萬人。

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工人為未成年,年僅9歲的童工每天也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和石油時代之後,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的提高,電力進入了家庭,像1879年愛迪生髮明了可以大規模商業化的白熾燈,室內外照明才被大規模應用,

而全球電力的應用也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全球第一座發電站也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哪個是第一座發電站有不同意見),像美國第一座發電站就是愛迪生1882年建立的(也有人認為這是全球第一座真正的發電站)。

1885年人類才發明了第一輛汽車,1903年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架飛機,

再往後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話等產品才進入千家萬戶,像是電冰箱的發明極大的延長了肉類,蔬菜的保存時間,而汽車的發明又使得農產品可以快速的運抵城市的菜市場,使得大量的城市平民吃到較為新鮮的食物,而不是腐敗變質的食物,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在醫療領域,1928年人類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才發明出來。

而這些能夠進入千家萬戶的工業品,又反過來推動了市場需求的迅猛增長,擴大了工業部門工人的崗位需求,提升了工人的工資水平。

農業領域對於糧食增產意義重大的化肥,其大規模生產技術在1909年才在德國實現了突破,而真正實現大批量生產應用還要在此之後了。

總的來說,西方國家進入高生活水平狀態其實還是在十九世紀末之後,像8小時工作制,雖然19世紀末西方各國工人就在風起雲湧的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並開始在部分國家以及部分行業實行,

但實際上各主要西方國家全部在法律上確定8小時工作制也是在一戰之後,

像德國是在1918年,法國是在1919年,比利時是在1924年,澳大利亞更是晚到1948年才在全國範圍內法律上確立8小時工作制。

美國從19世紀末開始陸續有不同行業實行8小時工作制,其中1914年福特汽車公司帶頭在汽車行業實行8小時工作制,並且增加工資,這個影響非常大,但直到1940年才在法律上確立了5天40小時工作制。

因此總的來說,西方人的確先富裕了起來,但真正的過上較為現代化的高水平生活,還是在19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新發明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之後,注意是大規模的應用。

這個時間差不多得到二十世紀初尤其是一戰之後了。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比中國到改革開放後才逐漸過上現代生活還是早了不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41a16c8ca597a5fc2350aa982c9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