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015字,需5分鐘,建議收藏後詳讀。】
從麻栗坡拜謁晚烈士陵園之後,我們來到了麻栗坡相鄰的縣城,去之前幾乎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查地圖的時候,下一個目的地太遠了,一天之內趕不到,這個地方剛好是下一個目的地的必經之地,我們就在這裡落腳了。
第二天早上閒逛菜市場,剛進入菜市場的時候,就發現在門口最顯眼的攤位上,一個坐在菜筐里的小朋友很惹人矚目,交談中得知他才八個月,爸爸媽媽因為比較忙,賣菜要從早上賣到晚上,小孩兒沒有人看管只能帶在身邊了。
最沒有想到是這裡的豬肉價格,在全國一片看漲,人們喊「吃不起」的時候,西疇的豬肉還保持在每市斤12元,後腿肉10元,排骨17元(8月28日價格),不知道是不是全國獨一份了。
這裡除了物價低,我們還發現,這個菜市場有很多農民背著背簍,裡面都裝滿自家種的蔬菜。其中有兩位70多歲的老奶奶,也是附近村莊裡趕來的,賣黃瓜和菜瓜。
走到菜場裡面的時候發現一個老爺爺也在賣菜,他每天上午都來賣自己的菜,而下午再回去侍弄菜地,他說自己住的比較遠,來菜市場要花2元錢乘公交車,因為閒不住,每天來這裡讓他可以忙起來,這樣心裡踏實。
逛完菜市場出來的時候,發現一個老奶奶踉踉蹌蹌的推著小貨車,在菜市場門口和管理人員大聲說著什麼。攤位前圍了幾個人,我們也上前去看了看發神了什麼事情。
原來是一個賣針頭線腦的老奶奶要在菜市場正門口擺攤,菜市場工作人員勸她給進出的人留出位置,想要幫她把小推車推到旁邊。老奶奶一時沒明白工作人員要做什麼,就爭執了起來。
市場的工作人員一邊幫她,一邊好心向她解釋。後來我們了解到,市場工作人員知道了老人的情況以後,把門口旁邊最好的位置留給她擺攤,不僅不收管理費,還幫她招呼行人,幫她賣貨,而這個位置只有全縣只有她一人可以占用。
旁邊有知道老奶奶情況的人說,老奶奶今年已經95歲了,有三個兒子,按照規定,老奶奶還有低保和高齡養老金,合計有六百多元,但由於種種不好說的家庭原因,老人其實自己拿不到,老人沒有錢花,只能出來賣自己以前的一些「貨物」了。
看著老奶奶攤位上東西,都是早年的針頭線腦,有人說老人二十年前就擺攤賣東西,這是老人的「存貨」。同行的老師在老奶奶攤位上選了清涼油、指甲鉗、一團線、一根針,最後給了奶奶100元,聽說老奶奶還沒有吃飯,我就去市場裡幫老奶奶買了早餐和一些老人家可以吃的甜點。
雖然回來了兩個多月了,但是在整理老奶奶的圖片的時候,還是很感慨,生活不易,希望老人家健健康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