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同城這個概念最早應該是出現在2008年,這一年國務院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正式把廣佛同城化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過對於普通市民朋友來說來說,真真讓他們感受到廣佛同城的,應該是2010年,這年廣佛地鐵一期(魁奇路-西塱)開通運營,廣佛街坊的來往,開始變得便捷。
雖然廣佛同城已經十年之久,但是真的了解廣佛的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廣佛可真不止同城了十年。
首先,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廣州與佛山兩地,自古以來一家親。
現如今佛山的南海區,再歷史上其實是屬於廣府的,而廣州下轄的花都、從化、番禺,曾經也屬於過佛山。特別是番禺,由南海、番禺、順德組成的「南番順」地區在早年可是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和興盛之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佛山才從南海縣下轄的鎮逐漸升格為地級市,並代管南海、順德等縣級市。
因此,廣佛在歷史上實際上是有非常多的交集的。
地理方面就很好理解了,所謂的同城,距離一定是個重要的屬性,近對於同城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廣佛在這方面的優勢自然是不言而喻。
首先,廣佛兩塊地方屬於直接接壤,且與北京那樣市中心繁華等區域在圓中心的圓形發展不同,廣州像是老中軸線那一塊較為範圍發展較好的點都是偏向於西側。而這一塊正好和佛山直接接壤。而這也造成一個現象,那就是對於接壤的地界到底這裡是屬於廣州還是屬於佛山,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此外,不對比外市,單對比自己的市區,還是以老中軸線為標準,廣州市區與從化直線距離約59公里,與番禺距離約24公里,與花都距離也有近32公里,與增城距離約57公里。而與佛山市區距離僅有18公里。
可以這麼說吧,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幾乎沒有兩座城市像廣佛這樣,城市中心相距如此之近的。
最後風俗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廣佛兩地同根同源,因此風俗方面都十分的像。
比如廣府人說的粵語(白話),實際上發源是在佛山,之後在廣州發展。與比如,在廣州和佛山都有除夕行花街的習俗,在端午的時候,兩地也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而在飲食方面,兩地相差也不大,對於食物的要求就是追求本味,要鮮。
不知不覺,廣佛同城已經走過了十年。當年的魁奇路-西塱的廣佛線也一路延伸到了新城東站,往後,佛山會修建多條地鐵線路,而其中不少線路也會接入廣州地鐵。廣佛之間的交通越來越便利,同城化將會更加徹底。
未來十年,廣佛會發展到什麼樣,你看好未來廣佛同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