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是明教的第三十三代教主,雖然沒有正式出場,但許多側面描寫都說明此人的不簡單,首先,他手下的逍遙二仙、四大法王個個都是當世豪傑,他活著的時候這群桀驁不馴之人一個個服服帖帖,少林三渡個個武功高強,渡難可以一人對戰楊逍、殷天正聯手絲毫不落下風,然而三渡卻被陽頂天打的自閉了三四十年不出少林寺。這麼一個高手武功具體多強呢?本文來分析一下。
陽頂天
韓千葉報仇事件中,明教眾人如此形容陽頂天的武功,當世高手除了張三丰外,無人能勝他一招半式。
眾人都想: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此人竟敢孤身上光明頂來,必有驚人藝業,【但陽教主武功之高,幾已說得上當世無敵,除了武當派張三丰真人,誰也未必勝得他一招半式】。
從時間上看,這是倚天主線故事發生的近四十年前,陽頂天這個除張三丰外無敵的含金量可能相當高,當世的其他高手,郭襄如果活到了八十多歲,那就可能還沒有死,崆峒五老的師祖木靈子明確是活到了九十多歲的高壽,很可能也在世,木靈子的內功是練到了氣走諸穴的境界,以致於練七傷拳無傷,至少是遠勝謝遜的程度。
再看明教眾人對韓千葉的評價,他們認為韓千葉既然敢獨力上明教找明教教主尋仇,必然不是簡單的人物,但他們依舊認為韓千葉畢竟年輕,就是有三五個一起上也不會是陽頂天的對手。
韓千葉
這裡辨析一下,當時的逍遙二仙、四大法王都是年輕人,在他們認為"敢獨自上光明頂尋仇,必然不簡單"的前提下肯定是不會小覷韓千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們以自身為標準衡量,他們當時本身就是武林中年輕一輩最高水平的代表了,就是了當時的陽頂天可以輕易打自己手下三五個法王級別不為難,這才讓這群人有這種想法。
接著再看成昆對陽頂天武功的評價,七十多歲的成昆自認為現在或許也及不上陽頂天當年的功力,這個評價比較模糊,需要再看看其他的證據。
這股寒氣和韋一笑所發的"寒冰綿掌"掌力全然不同,只覺是細絲般一縷冰線,但游到何處穴道,何處便感酸麻,【倘若正面對敵,楊逍有內力護體,決不致任這股凌厲指力透體侵入】,此刻既受暗算,只好先行強忍,助冷謙擊倒敵人再說。
按照原文,正面對戰的情況下楊逍決不會被幻陰指的指力侵入,幻陰指是成昆的最強絕技,要正面拿下也楊逍絕不是簡單的事情。
楊逍
同時楊逍連中成昆兩下幻陰指也未倒地(第一次被偷襲,第二次有防備),成昆被受傷韋一笑的寒冰綿掌擊中後,旁白說幻陰指與寒冰綿掌的勁力原難分上下,只是韋一笑受傷再先,威力才不如幻陰指,而中了一擊寒冰綿掌後成昆同樣要大約有一個時辰失去戰鬥力。
以上種種都說明了,成昆比之倚天后期的逍遙二仙、四大法王,雖然強,但要說遠勝其實也談不上,類似的還有其他證據,幻陰指被破後的成昆三百多招才能拿下受傷的謝遜,幻陰指被破和謝遜受傷抵消的話,再次說明成昆比逍遙二仙、四大法王強得有限。
成昆
但陽頂天比後期的逍遙二仙、四大法王又如何呢?陽頂天死前,乾坤大挪移到了第四層的水準,楊逍卻只有第二層。而從原文來看,二層乾坤已經是楊逍的極限了。
【我練了十多年,也只練到第二層而已。再練下去,便即全身真氣如欲破腦而出,無論如何,總沒法克制】。陽教主能於瞬息間變臉三次,那是練到第四層了。
楊逍練到第二層之後顯然到了資質的極限,無論如何也無法再進一步,以乾坤大挪移來看,二層和三層只怕是有檔次上的差距的,用來套陽頂天和楊逍的差距,莫說陽頂天到了四層,就算是三層的水平,也已經是楊逍不可企及的地步了,而四層的陽頂天比之後期的成昆應當也是遠勝。
陽頂天
再說三渡和陽頂天的差距,前期三渡到底怎麼跟陽頂天動手結仇的原文不清楚,但大體可以推測,前期的三渡要麼是聯手要麼是車輪戰,但絕對是被陽頂天輕易吊打了,這才會三人一起發瘋,參了三十多年枯禪也要去找陽頂天報仇。前期三渡什麼水平雖然不清楚,但三渡是空聞等人的師叔,只比張三丰小了一輩,這個輩分推算在當年三渡也應該有五六十歲,這個年紀武功也基本成型了,無論陽頂天是輕鬆擊敗三人車輪戰還是擊敗三人聯手,書末的三渡都不見得能辦到。更有一點要注意到的是,陽頂天和前期三渡的交手,甚至連乾坤大挪移都沒有用到。
張無忌適才所使武功,涵蓋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三大神功,而最後半空中一個筋斗,卻是聖火令上所刻心法。三位少林高僧雖身懷絕技,但坐關數十年,不聞世事,【於他這四門功夫竟一門也沒見過】,只隱約覺得他內勁和少林九陽功似是一路,但雄渾精微之處,又遠較少林派神功為勝。
三渡
總結下來,陽頂天的武功固然比不上張三丰、張無忌,但保底也是在三渡級別以上的,在他活著的時候,三渡完全是被他吊打的時候,而當時的二使四法王更是三五個聯手也不會是他的對手,從這個角度講,若非倚天出了一個張三丰,又出了個主角張無忌,他若生在五絕已死,張三丰又未大成的時代,未嘗不可當上天下第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