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
浪漫的話,浪漫的人懂,茶空間設計師無疑是最懂浪漫的人群之一。
當詩和遠方成為都市裡多數上班族心中的願望,設計師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人們對現狀空間的不滿,於是,便打造了禪意滿滿的茶空間,為都市人們提供了譜寫詩意生活的好去處。
為什麼不讓「詩和遠方」來到朝九晚五的生活當中?於是設計師決定改造現有的空間,實現都市裡的詩和遠方。聽起來似乎有些衝動,不過實踐證明,就是這樣的衝動和追求被衍生出了觸手可及的詩意空間—慧舍。
慧舍是慧空間設計的一部分,位於寧波市高新區華之大廈的三樓,由75㎡的室內空間和45㎡的露台組成。慧舍空間裡室內有一個茶室,一個8個人座的長條茶桌,一個吧檯,一個儲藏室,一個酒精壁爐牆面,室外露台有個8個桌位的戶外長桌和一個BBQ。整個功能分區主要分室內空間和露台空間,中間用一個抬高300mm的榻榻米茶室過渡。
設計師把一個方形的鐵盒子置入茶舍和露台之間,取代了原先的封閉牆面,通過可以完全打開的摺疊門,完成這個空間的延續。
於是,從茶舍進入露台的經歷又添驚喜——穿過空間的過程多了榻榻米式的茶室,靜謐而又靈動,一個開放空間一個封閉空間,在形成室內外對話的過程中,綠意,陽光,氧氣和匠心親密的融合在了一起。特別在現代化的辦公樓空間裡,白天用遮光簾,空氣用新風系統,人們穿行在高層的住宅和辦公空間裡,完全與自然隔離了。
由於慧舍的周邊大樹環繞,讓慧舍裡面的空氣充滿了氧氣,坐在慧舍里喝茶,人自然便得到了放鬆。若談笑間,風滿座,得水聲入耳,豈不妙哉?
為此設計師養竹造景,用近3000mm的舊馬槽,舊時的石墨和當地的竹筒,做成水循環,空間裡有了潺潺水聲,送錦鯉入池,空間便幾分添生趣。再配上有幾百年歷史的石凳,點綴在全新的空間裡,形成對比,讓全新的空間裡有歷史的痕跡。
用真實、簡單、自然的材料,打造精緻而舒適的空間,一直以來是慧空間始終在堅持的,改造選用的是最普通的材料——水泥、水磨石、鋁方通、銹板,既是基層和結構也是所見所觸的完成面。通過重新組合有了設計感,這是設計的價值。
整個改造是一個整理思路,重新出發的過程,在繁華的都市裡,辟得一域,詮釋著都市亦可同大自然親密相容,詩和遠方亦可以在朝九晚五之中。
一直以來,無論是茶館,甚至整個設計行業,無法超越自身的創新,真正能產生空間與人的心靈有感應的茶館少之又少。未來人類的生存環境以及環境體驗,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及使命,直接起到了引領當代的關鍵作用。
本案在設計師的創意發揮下,將自然生態的竹子運用到茶館的空間,將茶文化與環境有機的融合,進入空間,第一感覺一下被大自然竹林奇妙所震撼,茶客的心裡立刻安定下來,寂靜的水面與瓦片的結合,撲面而來的自然氣息,讓人耳目一新。
由於原建築是90年代新建的主體商住樓,一樓整層都是沿街商鋪,二樓以上都是住宅區,使得空間性質較為複雜,柱子間隔相近很難聯動空間,故外建築立面大膽突破,用圓鋼管將整層的外立面連貫起來,加上自然景觀,產生強大的磁場,讓人過目不忘。
空間竹子為元素貫穿每一個區域,尤其是一區和三區之間,讓空間垂直連貫,產生強大的互動,每個包間設計效果都是非常有層次,包廂空間感個個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人坐其中,心靈安然自得,樸素而接地氣的材料,如:瓦片、細竹、青石板、枯乾樹、素水泥等自然材料。
用順應國際上倡導的生態環保理念來對空間進行演繹,做到曲徑通幽,既有隔斷,又有通透,打破了傳統的分割,既有私密又不壓抑。
設計師通常日會運用哪些元素來營造禪意靜謐的茶空間呢?
天為幕、地為席、粗石為幾、草木相對望、蟲鳥伴和鳴……這大概是飲茶之極限的理想空間了。
禪從不追求以美艷示人,而是力求滲入自然深處,表現出純潔和簡樸,表現出一種平淡、含蓄、單純和空靈之美。禪意用物質上的「少」,去尋求精神上的「多」,將人引入寂靜的禪宗境界,讓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徜徉,負重的靈魂便可以得到放鬆。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每一個自然之物都深有禪意。
此文章為岩茶帝網絡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私信交流!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武夷岩茶? 不忽悠,不做作,帝哥教你選茶!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歡迎關注公眾號——岩茶帝
了解岩茶帝 點擊下方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