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室外做飯,還是借著春光,做了一道鮮靈靈的筍蕨餛飩。
冬天嘛,可不得熱乎起來!支起小碳爐,架上土砂鍋,咕嘟一鍋番茄啤酒牛腩煲。
牛腩是我一早去市場挑的,新鮮大塊,還帶著漂亮的雪花紋。
因為足夠新鮮,連香料都不必多放,只需交由番茄來調味,這菜就足夠動人了。
番茄和牛腩,一直都是好搭檔,製作起來可以說毫無難度,但若是注意這幾個細節,味道會更加分。
首先,番茄最好分成兩份,一份切成小丁,一份保留大塊。
小丁和牛腩塊一起翻炒、燉煮,直到完全融成沙,變身酸甜可人的番茄湯底。
大塊的則等出鍋前兩三分鐘再加入,保留塊狀,吃起來也更有口感。
當然,想要得到一鍋濃郁酸甜的番茄湯底,我還有一個秘密武器
番茄膏
番茄膏是用純番茄做成的,番茄味濃郁,質地也更濃稠,能夠很好補足現在大棚番茄所沒有的番茄風味。
為了讓味道更豐富,燉牛腩的時候,我還加了一罐啤酒。
沸騰的水汽帶走了酒精,只剩下清新的麥香,與番茄香、肉香一起飄散開。
等待牛腩軟爛,大約需要1個鐘。
這段時間裡,你可以拿起許久未讀的小說,也可以廝殺幾盤遊戲,又或者什麼也不幹,只是靜靜地看太陽一點點西斜。
直到設定好的鬧鐘響起,再揭開蓋子,迎接撲面而來的香氣。
湯色紅亮,肉大塊兒,無須多餘的修飾就足以撩人。
把番茄牛腩轉移到燒熱的砂鍋里,讓它們繼續小火保溫。
即使北風再起也不怕,這一煲,足夠暖身暖心!
- 番茄啤酒牛腩煲 -
[ 食材 ]
牛腩500g 番茄3個 啤酒1罐500ml 冰糖30g 生抽2大勺 番茄膏1大勺 姜1小塊 蒜2粒 香葉2-3片 鹽少許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牛腩洗凈,擦乾水分後切塊
新鮮牛腩不用焯水,如果牛腩放的時間較久,可用清水浸泡1小時泡出血水,這樣更能保證肉里的鮮味
2.大蒜對半切,生薑切小塊,番茄去皮,1半的番茄切小丁,剩下的切成大塊
3.熱鍋下油,加冰糖炒出糖色
4.加入牛腩炒至表面上色
5.下入姜蒜、番茄丁、2大勺生抽、2大勺番茄膏,開小火翻炒出香味
番茄膏也可用5大勺番茄醬代替
6.加入沒過牛腩的啤酒、香葉大火煮開後,小火燜50-60分鐘
喜歡牛腩軟一點的,可以燜多20分鐘,記得要留意鍋中的水量,以免糊鍋
7.下入大塊的番茄再煮2-3分鐘
8.加少許鹽調味後,便可轉移到燒熱的砂鍋中,撒上香菜,即可享用
鹽量根據自己口味調整
番茄鮮紅,牛筋軟糯,一切都剛剛好。
夾起一塊兒牛腩,筷子一戳一挑,輕易地就能分成兩半。
吃的時候,我還喜歡連肉帶湯混著番茄一塊兒澆到米飯上,讓濃香沾染每一顆飯粒。
也不要筷子了,勺子才能兼顧周全地往嘴裡送。
嚼一嚼,滿口香濃,一本滿足!
吃完肉,湯底也別浪費,加點熱水煮開,就可以開始涮菜了。
菌菇、青菜一樣來點,打邊爐是屬於廣東人的快樂。
我常常羨慕北方那種「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詩意,在廣州幾乎沒有機會遇到。
但轉念一想,何必非得等下雪呢,紅泥小火爐,想安排隨時都能安排起來。
明日大雪,正好也是周末。
希望大家都能不辜負好時光,愉快地度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