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寫作中使用生物學名的要點

2020-02-13     達晉醫學


來源:科學網、Editage意得輯博客

包含計數和測量的量化在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嚴格的規則和慣例已演進成為國際單位制(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SI),作為測量數量的指標。一個同樣詳盡嚴格的系統或說一組系統也用於規範生物體的命名。這些系統通常稱為命名法規(codes of nomenclature),如國際動物學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ICZN)、國際細菌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ICNB)和國際— 藻類、 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ICNAFP),以下介紹適用於所有命名風格的4個基本要點。

物種的名稱常用於大多數的研究論文,這些名字一般是拉丁語,由兩部分組成,稱為雙名法(binomial),例如,Oryza sativa 為水稻,Oriza 在拉丁語中是稻米的意思,sativa 則是栽培;Homo sapiens 為人類,Homo 在拉丁語中是人的意思,Homo sapiens 代表著聰明的人。第一部分的 Homo 是名詞,第二部分sapiens 是形容詞,用來修飾第一部分,因此,第二部分被稱為種加詞(種本名,specific epithet)。

1.大寫

第一部分的名稱為屬名,開頭應該大寫,而二部分為種名,開頭小寫。

作者應注意單字母后的縮寫點(如 T. turgidum),Microsoft Word 會認定為句點,並自動將下一個字母大寫,然而種名不該使用大寫。而單字母縮寫是否作為句子的開頭屬於風格的一種,會根據期刊不同而改變:一些期刊能接受而有些期刊要求將屬名全部拼出,即使前面已使用過全名。

2.斜體

雖然這些雙名法是用斜體字印刷的,不過要記住,斜體字的用意是要將名字從周圍的文字中區分出來,如果周圍的文字已經是斜體,那麼名字就以正體方式呈現即可。

3.縮寫

在第一次提及時提供完整的雙名,之後屬名使用縮寫是正常的, 如The most commonly grown species of wheat isTriticum aestivum, or common or bread wheat. Macaroni wheat is T. turgidum and emmer wheat is T. diacoccum.。

論文可能會討論不同屬的物種,有的屬可能有相同的首字母,如 Solanum tuberosum(土豆)和 Sorghum bicolor(高粱,小米的一種)。雖然一些代碼允許一個屬名可使用3個字母的形式縮寫,但《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特別不鼓勵這種做法。

4.提及未指定物種

有時需要提及一個或多個物種而不指定確切的物種,比如不提到種名。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的形式是使用 sp.(單數)或 spp.(複數),也就是 several Triticum spp. were compared 或 the collection included two specimens of Zea mays, three of Oryza sativa, and one of Sorghum sp,請注意縮寫詞 sp. 跟 spp. 不用斜體但一定要有縮寫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ZCxRXABjYh_GJGVcd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