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寫作與閱讀是密不可分的,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以大量的閱讀為基礎,同時閱讀也可以激發寫作的靈感。下面主要闡述如何選擇閱讀SCI 論文的方法:
如何精讀一篇文獻
1.文獻閱讀基本方法
(1)把握正確的閱讀順序。
(2)泛讀與精讀相結合。
(3)堅持記筆記和反覆閱讀。
(4)電子文獻與紙質文獻結合看。
(5)對精讀文獻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評述。
2.外文文獻閱讀方法
(1)在閱讀外文文獻時,避免對前幾段進行大量的重複閱讀。
(2)在閱讀時,需要帶著問題和思考去讀。
(3)一定要做到手腦並用,看到好的句子,記下來,然後可以運用到自己的論文中去。
3.精讀外文文獻具體幾點建議
(1)避免快速閱讀。
(2)摘抄和分析不易理解的長難句。
(3)「不求甚解」。
(4) 利用詞典軟體輔助閱讀。
(5)圖文分開看。
(6)每讀一遍,認準一個目標。
如何略讀一篇文獻
略讀是快速的閱讀,了解文章的大體意思,讓我們從一篇文獻中快速找出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這在研究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在略讀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是否了解文獻中所涉及的課題,如果不是,則需要仔細閱讀前言部分,熟悉相關背景知識,甚至可以將其看作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同時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2.關注文獻的實驗細節。在閱讀摘要、圖表及結論的過程中,沒有提前看實驗部分,則可能會不清楚作者得出某些數據的方法。這時就應該返回去細讀實驗部分。當然也可以在看圖表、結論之前瀏覽一下實驗部分,了解實驗部分每一段的主題句。對於略讀的文章一般不需要將其列印出來,也不用在本子上記錄。
在我們拿到一篇文獻的時候,看到文獻標題後需要判斷這篇文獻是否與自己的研究方向相關,然後去了解摘要、圖表和結論等信息高度集中的部分。這是最基本的略讀方法。
我們在閱讀文獻過程中要靈活地將精讀與略讀結合起來,有效地利用閱讀時間,提升閱讀能力,豐富知識儲備,提高寫作水平。但是,在尚未掌握閱讀方法時,我們通常讀了好多遍後仍不得其中要領。這時,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些比較容易上手的方法來學習文獻:
1.通過翻譯文獻內容來掌握文章里的一些要點;
2.學會使用圖表等形式來理解及表達文獻核心內容;
3.多與他人交流閱讀文獻後的感悟;
4.要學會快速地從圖表等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獲取想要的信息。
文獻閱讀技巧
1.由點到面
閱讀檢索到的文獻,學習別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寫作的亮點,並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總結有用的信息。
2.由雜到精
定期瀏覽、閱讀高質量、高水平的期刊,深入了解學術進展和熱點。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後,對於繁雜的文獻,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性地閱讀了。
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要有作記錄的習慣,無論是工作中的發現,還是靈光乍現的想法,都應該記錄下來,並且經常整理。寫文章的時候,點滴的積累都將是重要的材料,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4.整理下載的文獻,方便閱讀
整理文獻的常用方法有:按時間先後順序分類,按期刊名稱分類,按主題分類等。或者籠統一點,同一主題按精讀與略讀進行分類。
5.跟蹤新文獻
堅持跟蹤新文獻,就能積累起自己的知識庫,同時這個知識庫還能持續更新,保持在最新的狀態。
總之,閱讀文獻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研究方向的最前沿動態,還可以激發我們在科研中的靈感,獲取科研想法。閱讀文獻是寫作的基礎,更是科研的基礎。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為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