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大媽失獨後直言:「再也不要生女兒了」,背後原因很現實

2022-04-26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52歲大媽失獨後直言:「再也不要生女兒了」,背後原因很現實

王大姐是一個苦命的媽媽,她早年生了一個獨生女兒,女兒已經結婚了。可是,在生孩子的時候,女兒因為羊水栓塞離開了人間,孩子也沒有成活。

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王大姐夫妻倆悲痛欲絕,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她就想到了再生一個孩子,於是,就去醫院做試管嬰兒。王大姐已經52歲了,這當然是很艱難的。

王大姐夫妻決定,如果可以胚胎移植懷孕,就一定要生一個男孩,再也不生女兒了。別人都覺得,這麼大年紀再生一個男孩,到時候都帶不動了。兒子結婚的時候,也買不起房子了。可是,他們夫妻還是很堅定地願意生兒子,最終,兒子剖腹產出生了。

每當看見夫妻倆帶著兒子出來,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兩口子有點想不開,這麼大年紀還給自己找這麼大的壓力。但是,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當初女兒的離開,給心裡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

生女兒好,生女兒壓力小,「有女萬事足」已經是很多父母的新觀念,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見生女兒的那一點好處。生女兒不用買房子,生女兒不用有婆媳矛盾,生女兒的弊端和這兩種好處比起來,可是要大多了。

Ø 生女兒的父母,培養女兒要更加操心。

女兒小時候乖巧聽話,比兒子更好帶,但是,女兒的培養卻需要更費心。學校里那些早戀的孩子,男孩的家長可以雲淡風輕,女孩們的父母則是氣急敗壞的比較多。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青春期早戀,對女孩們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父母要對孩子的思想動態關注,對於女孩保護自己的意識也要加強培養。女兒長大成人以後,婚姻生活里,女人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所以養兒子的父母是越來越松心,而養女兒的父母是越來越操心。

Ø 遠嫁的女兒,惦念著父母,也是父母永遠的牽掛。

生女兒不用買房子,在這個高房價的年代,是父母心裡最大的安慰了。可是,生女兒不買房子,女兒就要到婆家去生活,特別是那些遠嫁的女兒,也是父母永遠的牽掛。

作為一個遠嫁的女兒,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有兩年沒有回過老家了。每當老人打來電話,總是訴說著對我們的思念。還有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我們除了給一部分錢,其他的幫忙都是有心無力的。老人年紀越來越大,胳膊疼、腿疼、血壓高、睡眠質量不好,很多小毛病都只能自己面對,作為女兒,也不能在身邊照顧。

就算是嫁得不遠,女兒也要去婆家生活,這是我們的悠久的傳統。而作為岳父岳母,只要是能夠生活自理的人,是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的。所以,不能和女兒一起生活,是生女兒的父母要做好的心理準備。

Ø 女兒要面對生育這道坎,父母更揪心。

我們看許多醫院產科的門前,男方、女方的父母都有在外面等待產婦生產的。有人說,從一個人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是產婦的親媽還是婆婆。產房的大門打開的那一剎那,婆婆最關心的是孫子,歡天喜地地去哄孩子了,而產婦的親媽,最想要看見的是自己的女兒是不是安然無恙,臉上充滿了對女兒的心疼。

絕大部分的女人婚後都是會生孩子的,這也是一個關係到生命健康的大事。所以,生女兒的父母操心更多。如果女兒有什麼問題,年老的父母就是最悲哀的人。

Ø 女兒有婆媳矛盾,父母不放心。

我有一個閨蜜,自從結婚以後就去了娘家住,孩子也是親媽給帶大的。因為在婆家和婆婆發生了一點矛盾,婆婆就說:「這是我買的房子,是我的家,你給我滾!」吵完架以後,她回來娘家就沒有再回去。

女兒和婆婆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大部分都是會有婆媳矛盾的。生女兒不用買房子已經是過去式了,畢竟人家男方婚前買的房子,和女方是沒有關係的。如果女兒婚後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在婆家生活就是沒有底氣的。所以,很多心疼女兒的父母,擔心女兒會受氣,要麼接女兒回家住,要麼就直接給女兒買一套房子。

女兒貼心、孝順,是爸爸媽媽的心頭好。兒子也有兒子的好處,他們堅強、勇敢,不怕風吹雨打。父母生兒育女都要把孩子教育好,自己的後半生就能享受天倫之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21b9c9770fb9c854397adb3d97782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