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跟我吐槽,自己的孩子太愛哭了,不知道該怎麼辦?關鍵還是一個男孩子,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
孩子和爸爸下圍棋,眼看就要輸了,沒有用心思考如何取勝,而是抹起眼淚,不想再下了,不管爸爸怎麼鼓勵都不管用。
孩子英語發音不標準,所以,每當老師要求朗讀英語課文,都要媽媽領著讀,自己的聲音就像蚊子嗡嗡響,媽媽一說眼圈都紅了。
孩子練小提琴,總是練那一首曲子,最簡單的,再難一點的都不願意,他說:「我還不熟練,不能練難的曲目」。
孩子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不敢。
孩子稍不如意就哭,遇到困難就退縮,該怎麼辦?不止一位粉絲朋友曾經說過類似的話。有一點挫折就崩潰、逃避,說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差。
人生總要面對各種失敗,不管是誰都不能避免
王楠是桌球檯上的「大魔王」,因此她的女兒從拿起桌球拍的那一天,就備受矚目。
笑笑第一次參加中國乒協組織的比賽,別的孩子比賽,勝敗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笑笑面對的卻是千萬的觀眾和億萬的網友。
笑笑的比賽成績不錯,在北京賽區一路高歌殺進八強,但是,在8進4的階段止步,沒有能夠進入四強。
有人失望,有人感嘆,媽媽王楠卻可以很從容地和孩子溝通比賽失敗的原因,笑笑的技術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心態和經驗需要繼續磨鍊。
也許對於女兒的比賽成績有一些遺憾,但是,看著不畏艱難,越挫越勇的女兒,王楠對女兒的教育卻是成功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學霸會在考試中失敗,運動員會在比賽中失敗,創業者會做生意失敗,如果害怕失敗最終就會一事無成,如果一失敗就情緒崩潰,就會承擔更慘烈的後果。
只有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能夠重新建立信心,有勇氣去面對更大的挑戰,才有可能成功。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免疫力,面對失敗不會受傷,還能有更大的動力去克服困難,去戰勝自己。
如果家長培養一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強,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如何培養孩子有比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呢?講太多道理,還不如身體力行,帶孩子去經歷一些事情。眼界寬了,經歷得多了,孩子自然就更勇敢了。
父母如果能從小經常帶孩子去這幾個場所,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不會太差。
第一,經常帶孩子去體育鍛鍊場所,孩子身體素質好,心理素質更好。
我兒子的身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的,因為他是籃球場上的常客,更是練習跆拳道的小健將。受傷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孩子根本就不會哭,只會覺得讓自己受傷有點笨。比賽的時候,也會有輸有贏,贏了當然高興,輸了也會敬佩對手,想人家到底長處在哪裡。
體育鍛鍊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去跑步、爬山,要戰勝自己的心率、疲憊,孩子要打籃球、踢足球,比賽就會有身體上的對抗和競爭,這些都會讓孩子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
所以,優秀的運動員比的不僅僅只是身體素質,更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
家長要帶孩子走出去,經常在運動場上奔跑的孩子,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一般都是比較強的。我們家長有時間別只知道動嘴皮子講道理,應該多帶著孩子去參加體育鍛鍊,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堅強、勇敢的。
第二,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擴寬孩子的視野,孩子更堅強。
如果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朋友間的聚會,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言就不會害怕。
如果我們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馬上就可以適應過來。
如果孩子經常去遊樂場、公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會學會分享、合作、溝通、交流。
現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差,是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太單一了,在家庭里,孩子總是處於順境,太舒適的環境里是不能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
所以,父母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適應不同的環境,見更多的人,孩子在一步步的旅途中會越來越成熟的。
第三,書中自有黃金屋,多帶孩子去圖書館讀書,向偶像學習。
讀書有很多好處,書里有數不清的偉人、志士,都可以成為孩子的偶像,他們的英雄事跡會給孩子的心靈一次次洗滌,讓他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也嚮往成為英雄一樣的人。
所以,如果父母有時間就放下手機,躲帶孩子去一次圖書館,也許在圖書館裡播種一顆希望的種子,就能讓理想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滿腔熱血的人。
當然除了帶孩子去這些地方,家長也不是要學會引導的,可以通過提問和復盤的方式,讓孩子對於挫折和失敗有更深刻的理解,讓他看到好的一面,多鼓勵孩子,那麼孩子再次面對挫折就不一樣了。
孩子的成長,身體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最近網上發布了一條,說「孩子得精神疾病的孩子很多」,痛心之餘,也讓我們家長反思:為什麼心理健康,反而成了孩子的稀缺品了。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經常去以上3個場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