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城市」安徽之行——蕪湖,宣城,銅陵,安慶

2019-05-30     剎那流轉

從蕪湖開始,算是進入皖南區域,隨後去了宣城、銅陵和安慶。在去這幾個城市前,我對這些城市都是一無所知,我最想去的是安慶城,因為這裡的歷史,以及天平軍與清軍在這裡的過往。

當我去了蕪湖之後,才發現這裡曾經輝煌,至今依然有著活力的一座城蕪湖曾經是安徽的首府,也是四大米市之一,毗鄰長江。傻子瓜子在這裡起家,三隻松鼠在這裡,還有一家汽車公司奇瑞也在這裡。

當我到了宣城,宣城總是讓我天然的以為宣紙在這裡產生,宣城的露天攤有許多,尤其傍晚時道路上時常見到滷煮推車,個體戶在馬路邊經營著。宣城的整體城市的商業繁榮度比之蕪湖差了許多,包括比之銅陵。

當我到了銅陵,銅陵之前給我的唯一印象是銅陵醋泡姜。來到後,發現銅陵是一座令人喜愛的小而美城市,區域不大,大抵如同一座縣城。銅陵之美不僅是風景,還有這裡的繁榮。

安慶,是我此行重點的一座城市,作為戰略重地,清軍和太平軍在這裡相互廝殺爭奪。當站在安慶城,看到城下的江水時,那種看歷史的感觸也會更濃一些。而安慶的發展有些慢,讓人不勝唏噓。

一,蕪湖



1,去了蕪湖的博物館,外觀設計和館內設計都值得讚嘆一下。這裡也還原了蕪湖在民國時的樣貌,以及作為四大米市之一的繁榮,當然這裡也書寫了蕪湖過往的所有。



2,傻子瓜子,沒想到傻子瓜子店鋪依然存在,此後愈來愈發現傻子瓜子的規模目前依然不小,包括傻子瓜子的老闆年廣久依然如故。這也不由得感慨三隻松鼠在這裡的發家,也許傻子瓜子無形中鋪陳了這些土壤,提供了這類企業的發展。



3,去了這裡的一家寺廟,進去看了下。過去幾年我出去時常常會看每一座城的寺廟,也許是有些也許是無意去寺廟,但總之經常去。雖然我並不信這些,但還是會去。這是什麼樣的原因呢,也許是流淌血液里天然的會願意去看一看,也許是因為它的古典設計,也許是因為它的佛的文化氣息。



4,蕪湖這裡的可口點心與零食的確不少,來到這裡可以一飽口欲。吃了梨水,與我見到的以往完全不同,甚為討巧和可口。板栗,顆粒飽滿,入口香甜。還有這湯包與鴨血粉絲湯。

二,宣城


1,來到宣城有一個感慨,這裡的個人攤販挺多,而且有些讓人觸動。在路邊一家推車上的滷製品吸引到我了,因為這家第推車外觀以及食材裝扮都顯著極為乾淨。拼湊了幾樣,老闆又用調料和蔥蒜來調製,味道調製的非常可口。

老闆是夫婦倆,四十多歲,老闆拿了13年的報紙給我看,說是對他在的宣傳,報紙因為久遠而泛黃,我看了下確實是的,13年有記者專門採訪因為他做的滷煮美食。 此後他去福州開飯館賠了,又繼續回到宣城乾了老本行,剛一個多月。

我問他為什麼離開宣城去福州呢?明明你在13年就已經做的這麼好了,他說了原因,身體非常糟糕,做滷煮本身又熬身體,同時還有兒子上大學等各種原因,於是決定去福州開飯館,只是情況變得更糟了一些。

我的確在真心地和他說滷煮確實好吃,尤其調料,其他的感慨只放在了心裡,臨走時又買了一些。

2,我還見了一個老太太,和兒媳婦兒孫子在偏僻路賣水果,於是也去買了些。老太太六十多歲左右,說活時總是聽不清,大體 也是感謝之類,可是我也只是10元水果。哎,拼搏的人在想著如何靠著自我活著,有些人苟且著靠他人乞討。老太太無疑屬於前者。

3,第三個遇到的商販,是一個三四十歲的女子,在宣城的大街小巷推車賣著桔子,我遇到了兩次,她一邊推著車一邊賣,我買了5元桔子,給了一大兜。

三,銅陵



到了銅陵的長江岸邊,風有四級的樣子,江水拍打著岸邊,這一處的江水並不清澈,有點渾濁的樣子。銅陵是一座小而美的小城,騎著哈羅電動車溜達了一大圈。銅陵的風景是怡人的,這風景既指這座城的樣子,也指這裡的自然風光。

四,安慶


落日餘暉,站在安慶城下的長江岸邊,在城牆上瞭望,瞭望這歷史。來到了安慶,前幾天想不通的安徽的"安"字不自覺的對上了號,查了下資料,果然取自於安慶。

在歷史上的位置重要,尤其太平軍與清軍的在這裡的多番交戰,只是看了下信息,原來安慶過往還是省府所在,怪不得。只是,安慶在現在的城市化進程中,似乎落伍了。

總結

皖南的這幾座城市,無論是蕪湖,還是銅陵,抑或安慶,都在長江邊上,在江水的陪伴下,更顯得美麗。更無論安慶,蕪湖與宣城的歷史之厚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xFWwBmyVoG_1ZaA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