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2019-11-09     剎那流轉

內容 :華仔

編輯:紫岸

這本書應是尹建莉老師的作品。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出版後,尹老師在書上公布了自己的電子郵箱,之後便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朋友的來信,諮詢各種孩子教育問題。

這本《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就是整理了在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尹老師給了詳細的解答。有類似情況的家長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這本書按照家長的提問進行分類,一共分為九章。每一章題目就是整章的核心,通過閱讀目錄便可快速查到到你所需要解答的問題或類似疑問。

這本書都是以書信形式呈現,內容通俗易懂,集科學性和實用性於一身。針對不同的家庭,尹老師都給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這本書應妥善保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不同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看完這本書,以為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目前我正處於第一個階段要和孩子多接觸,了解他的內心,知道他心裡所想,做他的朋友,呵護他健康成長。

當然這本書也有吐槽之處,在尹老師給的解答中,始終將孩子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體罰、打罵孩子等行為是堅決杜絕的。但我覺得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要恰到好處的管束。適當的體罰我覺得是有必要的。現在的孩子十分難管,以前總說七歲八歲討狗嫌,現在五歲六歲也開始討狗嫌了。

這本書對我的實際還是有很大知道意義的:

1,在吃零食上平時我採用的方法是強硬態度,不讓吃就不讓吃,任憑孩子哭。在書中尹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另一位家長的做法很值得我學習,這個家長是主動買很多零食,都放在茶几上,讓孩子觸手可及。

然後家長抱著「不鼓勵也不禁止」的態度觀察著。發現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喜愛零食,孩子吃這些東西,常常是處於好奇。有些零食孩子打開後只吃了一小口就不吃了,還有的飲料喝了一口就吐掉了。慢慢孩子也不在什麼零食都要了。

這個家長的做法其實是在滿足孩子的認知慾望,這也是成長的需要。我也可以按照這個家長的做法試一試,另外不想讓孩子吃零食,我們家長也不買零食回家,「眼不見為凈」。

2,刷牙問題。我家孩子之前是不喜歡刷牙的,每次刷牙就像打仗一樣,家長逼孩子刷,也講了很多刷牙有好處的大道理,可是孩子根本就不願意聽。針對這個問題書中給的建議是製造成就感,在浴室弄一個掛曆,全家人在日曆上各自標記自己的刷牙記錄。

每個月進行評比一、二、三名,設計不同的獎勵。如果孩子不想刷也沒有太大問題,允許孩子有幾天不刷牙。最近我就在浴室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有爸爸、媽媽、孩子的名字,每刷牙滿3分鐘,就讓孩子畫上一朵小紅花。

第一天孩子就非常喜歡,認真刷了三分鐘後高興的給自己畫上小紅花,然後又幫助我拖地又畫上了一朵花,一晚上他得到兩朵小紅花,非常開心。到目前我們已經堅持一周了,孩子都能主動刷牙,我再也沒催促過他。效果不錯,後續如何還需時間檢驗。

3,溝通。我家孩子很內向,有什麼事情不願意和家長說,即使問他幼兒園發生什麼事情,他也是不回答。書中的指導意見是要和孩子耐心溝通,要對孩子說:家長和你是兩代人,我們的年齡不同,成長環境和思維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我們都不可能完全猜透對方的願望和需求,你內心如果有什麼願望和要求要說出來,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不要去猜父母的想法。

你說出來,父母才知道你的需求,說了至少有實現的可能。我也將這段話告訴我的孩子,前天他小心翼翼地告訴我,他想吃冰淇淋,(這是我們嚴明禁止的食物)我很高興孩子能告訴我,我也滿足了他的小願望。

書中還有很多實用的例子,等待我一一去踐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IyIXG4BMH2_cNUgM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