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閨蜜茂茂,上大學時有個男朋友。
臨畢業,男朋友忽然稱自己得了絕症,將不久於世矣,想一個人平靜地度過最後的時光,讓她不要再聯繫了。
話都說得這麼悽慘了,茂茂怎麼可能撒手不管?於是想盡辦法聯繫他。
微信拉黑,就去支付寶跟他聊天,支付寶拉黑,就去微博看他動態。微博長期沒有動態,茂茂慌了:「不會真死了吧?」
最後茂茂根據地址,漂洋過海找到他家裡去,發現他正在臥室噼里啪啦打遊戲,唇紅齒白,紅光滿面,活得好著呢。
「為什麼要騙我?」
男的很深情:「因為你愛我愛得太深了,我怕你糾纏不休。」說完,還無奈地看了看天花板:「唉,沒想到你還是找來了。」
茂茂當時就打了他一巴掌:「你當自己是誰啊?要不是以為你死了,我才懶得找你!」
對茂茂來說,分手明明就是一句話的事兒,男朋友卻還以為,自己就是茂茂的全世界,她離了他會活不下去。
男人對自己的高估,有時真的令人震驚!
這讓我想到某男演員,跟老婆離婚,理由是懷疑兒子不是親生,要做親子鑑定。
在他眼裡,兒子長得太醜,也沒有他聰明,根本不可能是他的種。
可在旁人看來,這兒子長得並不醜,可以說跟老爸一模一樣,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可他還是無法接受,繼續跟前妻叫囂:「兒子到底是不是我的,你心裡有數!」
那潛台詞是:「我早就帥出天際,怎麼可能有一個這樣的兒子呢?」
-2-
我認識的一個姐姐,很小就出來打工,一路摸爬滾打,吃了很多苦。
如今她自己當老闆,收入頗豐,經常接濟家裡。
再後來,命運就跟樊勝美差不多了。
因為她有個三十多歲的哥哥,住在父母拆遷的安置房裡,一事無成,後來不知道怎麼喜歡上了賭博。
她爸媽一次又一次地打電話來找她求助。
給了幾筆錢之後,她實在不能忍了,回老家找哥哥算帳。
結果她哥說:「你應該感謝我。」
「你做了什麼,我應該感謝你?」
「你看啊,」她哥數著指頭:「第一,要不是我繼承了爸媽的房產,在老家待著,你能有機會出去打拚?」
「第二,要不是我賭博,輸光了錢,你能有動力繼續賺錢?」
「第三,我結婚了啊,給咱家生了個兒子啊,這是多大的貢獻。你能比嗎?」
她被問得啞口無言。
她知道有人無恥,但沒想到會這麼無恥。
原來哥哥即便窮困潦倒,但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還是會變著花樣往自己臉上貼金。
她講起這件事來的時候,是在一個私人聚會上喝了一點酒,說了很多。
她一邊講一邊笑,說小時候不管哥哥做什麼,爸媽都要夸好,考到60分就能吃肯德基,而自己,不管做什么爸媽都不會說好。
哥哥被誇著長大,非常自信甚至自負,她卻對自己永遠都不滿意,一門心思提升自己,卻沒有勇氣交男朋友。
她是否真的要感謝他們?
-3-
研究表明,男性普遍有較高的自我認知。
有個社會實驗,找來一群男生女生。
組織者先讓他們給自己的長相打分,然後再讓旁人對他們的長相依次打分。
結果很有意思。
男生給自己的打分,普遍比旁人的評價高出2分。
女生則恰恰相反,她們給自己的打分,普遍比旁人的評價低2分。
其中一位男生,對自己的得分有點失望,現場開口拉票:
「我手上現在有一部院線的電影,如果說你們能給我多打一分的話,我有可能會選你們,讓你們去見下明星。」
一個正在打分的姑娘大概不希望「被選」,主動把分又減了2分。
看完這段視頻,我沒有覺得很好笑,反而很羨慕。
因為就算被否定,男生們依然有自信說:
「他們沒眼光。」
或者:「別的的評價沒有那麼重要。」
而女生不一樣,女生總是對自己十分挑剔:「我媽說我不好看,我大姨也這麼說。」
或許相比男生來說,女孩子們真的需要更多鼓勵。
-4-
前幾天,我發起一個話題:「你經受過最深的誤解是什麼?」
一個粉絲在後台留言:
「大畢業後,收到同學的來信,他含蓄地告訴我,說他不適合我。天呀!我何時對他有過那樣的情愫?!」
據說,誤以為自己被暗戀,是很多男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產生的錯覺。
他們在擇偶方面也從不示弱。
我舅媽有段時間,想幫人說媒,問了一個之後就不幹了。
因為人家告訴她:
「我要求不高,就想找個老師,將來會教育小孩。」
「最好長得漂亮一點,但濃妝艷抹的不要,就要那種素顏看起來非常舒服的。」
「性格要好,孝敬長輩。」
「個子不能太矮,怎麼也得一米六五。」
舅媽打住他:「你自己也就一米七吧?」
男孩說:「你看,我自己一米七,不找高個子女生,怎麼改良下一代?」
敢情人家女生就不想改良下一代?
還說要求不高,就差沒選妃了。
舅媽氣得要吐血,再也不提說媒的事兒了。
後來她提醒我們,找對象一定要找優質男,至少對得起孩子。
否則,生出來的孩子又丑又笨,爸爸看了還會想做親子鑑定。
畢竟戳破了他們多年來美好的自我幻想啊。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C-ocXEBfwtFQPkdG8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