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為何成了慢綜藝的「獨苗」?|編輯部特評

2021-04-29     娛樂產業

原標題:《嚮往的生活》為何成了慢綜藝的「獨苗」?|編輯部特評

作者 / 莉莉安

《嚮往的生活》來到第五季,迎來了開門紅。

從收視數據來看,第一期播出後,六網收視第一、全網熱搜熱榜151次、微博雙榜熱搜62個的戰績。

對節目的討論也很有梗,圍繞的是#看嚮往的生活想泡腳#、#節目組給黃磊設規則設了個寂寞 #、#張藝興套路節目組#、#張藝興與彩燈的距離 #、#黃磊何炅划船版暗戀桃花源#等生活上的細節。

慢綜藝貴在「慢」字,通過嘉賓們的溫情互動讓觀眾體會人間煙火,這一點,陪著節目從第一季走到現在的大廚黃磊,暖心何炅當之無愧賦予了節目的靈魂。

但當老牌慢綜藝節目模式創新和內容疲軟,新興慢綜藝落入只講概念,內容乏善可陳的慢綜藝環境下,《嚮往的生活》也免不了也有唱衰的聲音,特別是回看上一季,已經很難出現綜藝名場面了。

很明顯,到了第五季,無論是在人員配置、節目規則、嘉賓邀請上都看到力求創新的決心。

而這次,最大的改變要數張藝興的加入。他的到來,有與黃磊在《極限挑戰》接下的師徒情緣,想必,更有其作為初代流量偶像帶來的超強話題和討論。在節目官宣新成員時,有些節目的忠實粉絲對張藝興的加入頗有微詞,擔心成員間和諧的氣氛會失衡,但他的到來,更有可能是節目更需要人氣明星來拉動節目。

對於已經走到第五個年頭的綜N代,難得的是依然能保持最初節目大框架下和立意,接下來節目IP的路能走多遠,還且看。

《嚮往》為何成了慢綜藝的「獨苗」?

把時間倒回5年前。

一類名叫「慢綜藝」的節目類型在國內興起,這種綜藝形式主打放棄競爭的敘事,倡導內心寧靜,追求舒適和輕鬆的生活而形成風格。一時間,視頻平台和衛視狂放複製,同期現後出現了《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妻子的浪漫旅行》《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多檔節目。

但大多數的節目,打著慢綜藝的旗號,卻做著急吼吼的事情。

就拿熱度不低的經營類綜藝《中餐廳》來說,前兩季趙薇做餐館老闆時,主張「餐館不虧損,成員合作有愛享受經營生活」,但到了第三季,黃曉明做老闆,就開始「瘋狂營業,員工累到癱瘓」的社畜圖景。這樣一來,節目最初立意承接不起來,固定MC接連換人,也累積不起路人盤。

更不要說,另一檔民宿經營類綜藝《親愛的客棧》,三季都是劉濤做老闆,前兩季保持勤勞賢惠的老闆娘角色,到第三季增加節目看點,人設秒變憤怒霸總,節目設置成以營收利潤為任務的「快」綜藝。好傢夥,社畜們好不容易看個綜藝放鬆一下,還要感受一把優勝劣汰,第三季豆瓣只有3.9分,一點也不虧。

而復盤《嚮往的生活》,發現節目組的確設置了很多巧思。

首先,早早沉澱IP價值。看過節目的觀眾就會發現,節目組從第一季就給蘑菇屋的動物們取了很有標緻性的名字,像哲學家尼古拉斯·燈,第五季和張藝興怕尖嘴動物的性格聯動,狗圈頂流小O和小H,兩隻小狗生的小狗鍋碗瓢盆,被陸續送給來節目的嘉賓,甚至還給動物們註冊了微博,給觀眾在節目外帶來不少樂趣。

再者,很多節目遊戲環節也成為經典,比如數馬遊戲、開關遊戲、抽烏龜、黑魔法遊戲、你畫我猜等在嘉賓活動上創作了不少名場面。

但讓節目能夠穩定向前,一定是固定MC的搭配。節目第二季導演陳格洲曾在採訪中曾說過:「做真人秀即是做人物,核心MC決定了整個節目的風貌。」

節目靈魂人物黃磊和何炅自不用說,三十年的好友已非常默契,且一人主廚,一人招待的搭配支撐了節目大部分互動。而其他人員變動,無論是劉憲華的退出、迷糊但勤快的哥哥彭昱暢和安靜內斂的妹妹張子楓的先後加入,都能在嚮往家族中找到定位。

可以說,從節目一開始,家庭成員,甚至家居布置一開始就長線布局。你看,第五季一開始做的事情就是搬運前幾季嘉賓留下的東西。

搬家而不離家,不正是慢綜藝的主旨嗎?

常駐嘉賓穩定、熱度穩定的節目形式和口碑,也會證明它在品牌方眼中的價值籌碼幾何。

在第五季中,目前就有淘寶買菜、七貓免費小說、特侖蘇在內的11個品牌,從最簡單的口播、硬廣植入到環節定製花式植入各個場景。

但過猶不及,娛sir發現,第一期節目直接安排了超過5分鐘廣告遊戲時間。另外,有一場玩套圈圈換,名義上是換菜,但實際上通過成員之口念出廣告,這一段被一些觀眾吐槽四位個人成了莫得感情的廣告復讀機器。

節目走到第五季還保持高熱度實屬不易,節目組可別為了一時的利益,損害了節目的內容價值。

「慢」綜藝「快」了,還能走多遠?

《嚮往的生活》也沒能避免在變「快」。

最為明顯的是,節目組在第五季初始,加入了更多關於兌換、升級的虛構規則。甚至勞動獲得報酬也有不同等級的難度,譬如,種樹難度的最高等級是雜草重生的荒地。嚮往的生活也不再輕鬆。

而桃花源的新家,也設定了「貧窮」從零開始。蘑菇屋是一處被荒棄的舊居,處處都顯得十分的簡陋,所以,第一期的任務就是修繕新家。

這檔節目的剪輯師在知乎總結過這季節目主線——展示人類生產生活進階升級的過程。可見,新規則的變化,讓這檔主打生活享受的慢綜藝開始變「累」了。

另外,節目一直被觀眾詬病的「奶嘉賓」。綜藝感強的嘉賓,則會讓節目比較有趣,而綜藝感弱的就會讓節目比較乏味,甚至觀眾一眼就看出哪些嘉賓是來宣傳新劇和新電影。

據統計,前三季節目,出現了100位以上的嘉賓。而在去年第四季,很多新人嘉賓都是走馬觀花似的出現,甚至,有些嘉賓黃磊都不認識,只得了無生趣地呆在廚房做飯。節目成員們心累,螢幕外的觀眾看的氣憤。

顯然,第五季節目組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據透露,這一季雖然依舊會有嘉賓來,但是數量會變少了,沒有一組超過兩位的。而客人待的時間也會更長了,一來至少兩三天,而且大多數都是帶著技能前來幫忙,大家會一起共度一段生活。

結合上文提到節目規則的變化,也想必嘉賓們是「累並快樂」著的吧。

而節目成員的變化,也在影響著節目的走向。節目製片人王征宇給成員們定位:黃磊、何炅、彭昱暢、張子楓是一個「嚮往的生活」的家庭,張藝興就像是放暑假來親戚家小住的大哥哥。

從第一期的表現來看,張藝興的確有些放不開,有時顯得不知所措,想必,也是與其他成員特別是跟彭彭和妹妹都不太熟有關。後續能否有不一樣的性格挖掘,且看。

但張藝興的加入,不能否認,是節目組需要擴大流量話題的野心外露。節目播出與他相關的熱搜話題就有4個,而此前就不斷出現張藝興學拖拉機的路透。張藝興幾乎成了節目的宣傳委員。

再者,其他成員的變與不變,也開始有些微妙。妹妹張子楓此前被詬病太過安靜沒有綜藝感,第一期節目出來之後,就有話題#張子楓變活潑了#,而彭昱暢也開始積極健身、敷面膜變身精緻男孩。

你看,《嚮往的生活》雖然才剛剛開始,但觀眾就已嗅到節目已經有所變化。或許,變,是為了更好的保持初心,以應對不變。

只不過,節目設置再創意、老成員的新鮮感、流量明星的加入但定位尚屬模糊、品牌植入和內容分配的平衡等等變化,觀眾會不會買帳,還得再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4FeHHkB9EJ7ZLmJDN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