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城市」西北之行——陝西,甘肅,青海與新疆

2019-05-28     剎那流轉



去年7月,去了一直想要去看的西北。從北京出發,此行去了這些城市:安陽、西安、西寧、海東、烏魯木齊、吐魯番、敦煌、瓜州、玉門、嘉峪關、酒泉、張掖、蘭州。這一次額外去了安陽,因為這裡有著殷商的痕跡。

大西北,是一個值得去的所在,尤其大漠,晴空,荒蕪,給人的感知不一樣。會聯想到歷史上的過往民族:匈奴、羌、羯、鮮卑、月氏、蒙等。包括聯想到古稱所在:西域、安西都護府、西夏、大月氏、高昌、吐蕃、回鶻、西涼。

包括聯想到歷史事件:還有三征葛爾丹、左宗棠收復新疆、林則徐禁煙後被貶這裡、張騫通西域、張議潮歸義軍收復失地的歷史往事。也不禁在這裡,浮出一些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葡萄美酒夜光杯、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好像都是唐代詩句。

還有這千年敦煌,無論如何,敦煌的許多內容還尚存在世界,並至今散發的光彩。

還有這新疆,新疆的風貌給人的感受是異人的。無論文化,還是美食,古之西域,依然有所感知。

西安,無疑是西北最繁華的一座城,能覺知它的發展進度和活力,以及文化充沛的所在。逛了那麼多博物館,只有這裡是排隊都都排不上的。還有西寧,早晚的溫差是如此明顯。而蘭州,早上一份牛肉麵,湯水鮮美。嘉峪關和酒泉,是第一次見到的兩個相鄰如此近的市,看了下歷史原因,也是頗為有趣。

每一座城都有它的歷史,能看到它的生命歷程。看一些風景,看一些城,總是好的,開拓視野和感知。

一,安陽



1,第一站安陽,下車後直達殷墟遺址,殷墟博物館館址位於地表之下,從地面步入地下,更有一種歲月感。博物館並不大,看這些古物,能看到這一時期的部分殷人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戰爭水平。這一時期的玉,做的比較精緻,看不出竟然是這一時期的。



2,隨後去了袁林,袁世凱之墓,其實看歷史多了,看的史料多了,會自然的會對一些人物有了更多的觀感和認識。這種認識無關道德,道德並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尤其在一種複雜環境下。袁世凱身於亂世,做出那麼多有實實在在的事,這一點就很了得。袁林破舊衰敗,大抵來的人也不多,不過整體占地面積還是可以的。



3,隨後去了這裡的文字博物館,文字博物館頗有氣勢,整體建設新穎大氣,並且恢弘,在這裡能夠看到中國文字的發展。

二,西安



1,來到西安,先是了樓。去了許多城,發現每一座城的鼓樓附近都是很熱鬧的,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而西安,作為如此有歷史感的一座城市,其鼓樓更是值得過來一看。,



2,西安的城牆更是給人一種歷史之感,圍著這城牆處處是人群,處處有表演。比如這一處,民謠歌手在這裡靜靜地唱著歌,唱著自己的歌,唱著喜歡的歌。尤其一曲陳綺貞《旅行的意義》更是引起此時的共鳴。



3,去了大雁塔,記著記載這是三藏回到大唐後的修行所在,圍著大雁塔方圓百米有著水池,有著各類特色的擺攤一條街,透著一種清幽。

西安是否長安,即使抽象意義,依然被人認為代表著長安。它歷經朝代,也是絲綢之路的源起。走在這裡,能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氣息,這裡的發展還是蠻快的。當去過整個西北之後,發現這西安無疑是整個西北最為繁華的所在,也無疑是西北的重心。

三,西寧



1,來到東關附近,這裡有許多有特點的吃的。我在這裡來了份有著類似醪糟的米酒,以及類似粽子的米糕了,還有著這裡酸奶。我看到那不知是饢還是麵包的麵食,做的都是超級大。

進到東關清真寺,感受到這裡宗教的厚重,不自覺也會肅穆起來。繼續往裡走,能看到一位寺里人員正在講解這裡的概括和宗教信息。



2,西寧的夜裡和早上,都會極度的涼爽,甚至有些冷意襲來。西寧這裡的的時差大概也是錯了兩個小時,我一直很好奇位於西部的城市,是如何按照時間上班的,而實際上和內地一樣,機構都是早九晚五。

四,海東



來到海東這裡搭乘飛機,在旅途規劃時總是一件極度考驗人的,尤其在有限時間內。我在這一行也是做了好幾個疊代和規劃,最終決定在海東這裡坐飛機直達烏魯木齊。

海東這裡的藍天是如此湛藍,連帶著白雲都是如此清澈。海東這裡的紫外線依然強烈,讓人不得不繼續戴著墨鏡。而這一行,似乎也一直是戴著墨鏡,包括我在太陽下都是一直打著傘著,因為這強烈的紫外線灼燒皮膚的感覺一直在提醒著我。

從西寧海東直接飛到烏魯木齊,依然以此南行,順著吐魯番直達敦煌,而後折回到瓜州,再一路南下玉門、嘉峪關、酒泉、張掖,至蘭州。

五,烏魯木齊



此時正值七月中旬,烏市夜裡十點天還亮著,真的是頗為感嘆這時差的反差。這裡是一個離不開身份證的地方,安檢隨處都能遇到,在酒店、在小區入口、在景點入口等都需要刷身份證,這裡的安檢沒有以為的或者所謂聽說的那麼多,但的確很容易遇到安檢。

8元一碗的牛肉麵秒殺在其他地方的許多拉麵館,夜裡氣溫並太熱。還有這裡可口的醪糟,甜絲絲的西瓜。新疆博物館裡館藏著詳細的新疆介紹大巴扎有著各種特產和特色的衣物以及石塊之類的。

走在烏市的路上,能看到許多帶有維吾爾字樣,也能看到許多特色的民族服裝,以及特色的飯館。烏市的城市規模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六,吐魯番



吐魯番站居然離市區這麼遠,反倒是吐魯番北站離市區近,很反邏輯呀。這裡的食物安慰道我了,在這裡吃了許多瓜,葡萄等水果。在周邊大致看了下,周邊都很荒蕪,在吐魯番周邊能看到許多風力發電設備。

七,敦煌



敦煌博物館完全超出了預期,館藏設計陳列與說明可以媲美省級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到敦煌的興盛與衰落,至明之後百十年之久以至斷層。



敦煌市白天沒有一絲人氣,反倒是這裡——鳴沙山月牙泉,人氣爆棚,非常之熱鬧,在這荒涼之地。來這裡,就是看了些沙子。還有五隻駱駝各自鼻子被前方的尾部繩子處相連為一組,供一波波遊客騎乘一圈,而遊客只能被掌駝人不停歇的按路線一直前行而不能停留。還有那聞之出彩的月牙泉,在傍晚下透著更加迷人。

爬到了沙丘高處,風沙比較多,比較擔心被這細沙吹到眼裡。沒想到居然下起了一點點雨滴,難得在這荒漠地帶遇到一場不大不小的雨,敦煌這座城市,矗在一片荒蕪的沙漠之上,也是甚為神奇。只是這大風把沙子吹起打在身上,不得不趕緊下去,離開這小沙丘。這裡,對於我這樣沒見過沙漠的人而言,是值得來的~



莫高窟,也許因為處於絲綢之路要道,文化交融之地。也許是因為處於這荒漠之中,離中原王朝太遠,無論戰亂抑或繁華,都對它影響不是太大。也許是這沙漠,使得它部分被埋沒沙漠之中物流,而讓人忘記有藏經的存在。也許是這乾燥的氣候,使得它整體不因空氣潮濕而自然損壞。看過許多關於莫高窟的介紹,所想大於所見,而所見能讓人更加感知它的存在和對接記憶中的故事。

敦煌之行感慨頗多,而敦煌之行也讓我對敦煌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去一次的。

八,嘉峪關



去了嘉峪關,這裡大藍天、大朵雲、大日光,盤踞在河西走廊要道。在嘉峪關長城步行到峰頂和關頂,看了下這裡的建築和風格,感受古之將士在嘉峪關所做 不勝唏噓。在這裡靜靜的坐了會,看那廣闊天空。



也去了嘉峪關博物館,讀取這嘉峪關城近幾十年的發展。

九,張掖



先去了甘州博物館,博物館做的相當精緻和內涵,是給人驚喜的。館藏設計與介紹,很充分的闡釋了甘州歷史,張國臂掖,自漢正式設置府郡,千百年來歷史翔實,是我很早就想來的一座城市~

十,蘭州



騎著哈羅,沿著黃河岸邊行走欣賞這黃河,以及這夜景,聽著黃河的水聲,逛了一個大圈。蘭州的交通有些讓人吐槽,也許是在老城的緣故。

自蘭州後,做高鐵回到了北京,結束了這一次的西北之行,而這一次出行,也讓我看到了書本之外的風光風景,美麗與風采。

總結

當我這第二次去往西北時,我的感受更加濃烈一點,西北的風光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如此的美麗,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去一次,再去二次,再去一次次。我來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西北的樣貌,但是書上即使所看,依然不如面對實地的體驗。讀萬卷書,行萬里里,看每一座城。

如果有時間,還是想要再去西安,去古城牆下看看夜景,聽聽歌;去蘭州,吃一份牛肉麵,走在黃河邊,聽河水拍案的聲音;去張掖,去酒泉,去嘉峪關,去敦煌,看這塞北的風光,大漠的風景,尤其是那敦煌;去西寧,去德令哈,去看看青海湖,看看海子,看看這青藏高原;去銀川,去鼓樓,享受走在這裡的心寧,當然還要看看西夏的遺留;去烏魯木齊,去吐魯番,這裡的水果與食物都好可口,還有這裡的風景。

總之,西北,如此美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eRSC2wBmyVoG_1Zk6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