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兒》太扎心了:「我媽為我操碎了心,但我只想逃離她」

2020-10-09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電影《女兒》太扎心了:「我媽為我操碎了心,但我只想逃離她」

前段時間,有個高中女孩在網上發布了這樣一個求助帖:

我媽對我管教特別嚴格。

我什麼事情都要聽她的安排,無論生活還是學習,我都得按照她的要求來。甚至連吃飯時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她都要管。

我最受不了的是,她現在還要在我房間裡安攝像頭,打算24小時監控我,我該怎麼辦啊?

無獨有偶,不久前,也有一位高中生給《朋友請聽好》欄目組寄去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家剛剛搬了新家,他好不容易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

但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父母的一個決定氣到了:

父母要在他的臥室安裝監控。

聽到這位「聽友」的求助,在場的嘉賓紛紛表示這對父母不夠尊重孩子。主持人何炅更是直言:「這絕對不行,你得有多麼不會教育你的小孩,你才能用監控的方式,你也太不相信這個孩子了。」

為孩子制定各種各樣的標準、要求孩子把自己的要求當做聖旨、想盡辦法監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父母,真的會讓孩子壓抑到喘不過氣。

我相信,大部分控制欲強的父母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想讓孩子生活習慣更好,想讓孩子成績更出色。

但是,無法否認的是:

父母的超強控制欲,就是壓在孩子身上的一座大山,讓孩子無法自由呼吸、身心俱疲。

韓國曾拍了一部名叫《女兒》的電影。

這部電影名字聽起來很溫情,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很扎心。

電影中的母親,有著極強的潔癖和控制欲,還非常熱衷於拿女兒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因為自己有潔癖,她便要求女兒每天一回家就必須洗澡;由於總覺得外面不幹凈,她甚至會把女兒的皮膚搓到出血。

不僅如此,她還不允許女兒在外面吃任何東西。

有一次,女兒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她從來沒有吃過的棉花糖,便被她當眾打了一巴掌......

跟大多數媽媽一樣,這位媽媽也非常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

為此,她對女兒提出了嚴苛的要求:每做錯一道題,就要被打5下。

更過分、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了讓女兒也能考第一;

她不惜花高價買了鄰居家學霸孩子的內衣,要求女兒穿上它學習。

更別提其他各種近乎病態的要求了。

不能跟男生說話、天再熱也要穿長袖、吃飯不能用左手......

在這樣壓抑、暴力的環境下長大的女兒小杉,自然跟媽媽有著深深的隔閡。

她害怕媽媽、厭倦媽媽、怨恨媽媽,無時無刻不想逃離媽媽......

其實,電影中的這位媽媽對女兒並非沒有愛,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女兒的生活,關心女兒的學習;

甚至經常為女兒祈禱,希望女兒健康平安。

然而,因為過度關注女兒、想控制女兒,反而使得女兒離她越來越遠......

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被尊重的獨立個體;

無視孩子的隱私權,想監控孩子的方方面面,最終都會適得其反。

越想控制,就越容易失控;

有時候,給孩子一些自由和空間,親子關係才能更和諧。

「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能監控你?」

這是南京一位父親對兒子說的話。

去年10月,南京發生了這樣一起家庭糾紛:

一位正在上中學的男孩報警求助,稱自己的臥室被父親安裝了攝像頭,隱私權受到了極大的侵犯。

等民警趕來調解時,男孩父親的情緒非常激動,一再表示自己有權監視孩子。

直到民警耐心為他講解了相關法律知識,他才承諾拆掉監控。

因為父母總是想控制孩子、不給孩子隱私權,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都很緊張。

安徽潛山縣就曾發生了一起孩子因為父母在客廳安裝監控,而離家出走的事件。

而這樣的事件,也絕非個例。

有些父母總想讓孩子活成自己心中的那個樣子,卻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從來不傾聽孩子的心聲。

殊不知,如此強勢霸道的育兒方式,會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養育孩子,是悉心培養一個親密的朋友,也是慢慢告別一個成熟的個體。

作為父母,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悉心照顧和陪伴;

當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定的空間和自由。

因此,孩子小時,我們儘量做到不缺席,孩子長大了,我們也應該自覺退離。

父母,只是孩子的引路人;

不以愛之名控制孩子的人生,孩子才更容易擁有幸福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yFeDnUBeElxlkka7b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