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暴雨,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山西,一個個平凡的身影築起了堅固的堡壘!

2021-10-11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山西暴雨,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山西,一個個平凡的身影築起了堅固的堡壘!

山西的暴雨,連下了6天。

全省超過18個縣(市、區)降水超過200毫米。

中央氣象台發布近30天的降水圖,山西的降雨量,是最醒目的赤紅色。

起初,這是在假期里,被太多人忽視的新聞。

但雨,從長假的第二天晚上開始下個不停。

下到第4天凌晨,2700多年的平遙古城,城牆被沖塌。

山西蒲縣荊坡村突然發生山體滑坡。

位於山下的交警中隊宿舍瞬間被壓垮,導致宿舍樓里的5名值班交警4死1傷。

下到第5天,烏馬河全線漫堤,多處決堤。

附近村莊,停電斷水,莊稼被淹。

1.5萬人,連夜撤離。

那些被淹的田地、牲畜,是老百姓的生計。

很多人舍不下,趁著白天雨停回村察看,指望能搶救一點是一點。

可有些人一去,就沒有回來。

到第6天,受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山西晉中介休市宋安村,村內積水最深處已達兩米,全村受災人員近2000人,並且全村只有一艘救援艇,救援力量薄弱、救援緩慢。

決堤的河流像湍急的野獸,哪怕用一輛輛裝滿石塊的廢棄公交堵住缺口,也瞬間被吞沒。

短短6天,山西降下的雨水,是以往整個10月的10倍。

11市76縣,175.71萬人受災。

洪水沖塌了1.7萬間房屋,285萬畝農田,1200多萬人,被迫轉移。

但,威脅的不只有洪災。

連日的失溫、地質災害,導致山西受災範圍,比3個月前的河南更大。

流離失所的人,望著被淹沒的家,痛哭失聲。

慘劇,我已不忍再講。

幸而,大水無情,人有情,在山西大水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後,隨著各地雨停的消息,各路的救援也都已經趕到,而捐贈的物資也越來越多。

暴雨下的山西,八方馳援,人們自救也在互救。

有太多普通卻偉大的人和事,值得被一一銘記。

一開始,因為處於國慶假期,很多人都沒有重視這次山西大雨,報道不足,在微博上熱度甚少。

山西日報雖然有很多記者身處一線,但官博粉絲數太少,導致話題一直上不去。

面對這種情況,年輕的網友急了,甚至評論留言怎麼「炒熱度」。

實時的報道,擔心發出去無人問津,就催促山西日報帶話題發。

怕官微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乾脆在評論里把熱搜話題貼出來,直接發。

發現日報不會設置評論,圖片也不清晰。

又細心地教怎麼開評論、怎麼調整圖片質量。

原本以為現在的年輕人,摸透了微博的玩法,只是為了追星、吃瓜。

但當遇到困難時,他們毫不猶豫的就站了出來,把微博變成了山西求助的陣地。

而官微,也真的在網友的「指導」下開始努力。

從最開始推送寥寥,到現在幾分鐘就發一條,認真帶上了網友提供的每一個話題。

原本默默無聞的山西日報官微,湧進幾百萬粉絲,成功把熱搜一次次頂上去。

太多災區的最新情況,也得以被看見。

好心評論的網友來自於天南海北,除了山西的還有北京、四川等等各地的網友。

在一條條的熱搜背後,是一顆顆來自於天南海北的真心。

在西安交通大學讀大三的20歲女孩祁一菲,本來是在學校過著假期,但當面對著家長連日暴雨引發的災難時,她卻坐不住了,時刻關注著家長的災情。

「哪怕不能衝到一線救援,也要用其他方式幫幫忙。」

從有想法建立求助文檔,到開始實施,不到半小時。

統計求助、物資需求、救援聯繫方式等信息,並擴散出去,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可經驗不足,她處理不過來。

突然,想到另一個人:3個月前河南暴雨里,用「救命文檔」幫了無數人的姑娘,李睿。

於是祁一菲就向遠在河南的李睿發了求幫助的微博私信,當李睿看到私信後,毫不猶豫的就放下了考試複習,與祁一菲一起梳理流程,分工合作,忙了一整個通宵。

更翔實的文檔發布了。

短短48小時,就匯聚了600多條求助和救援信息。

最多的時候,200位編輯者同時在線。

那些偏僻的村莊、困住許多留守老人的地方,就這樣在兩個女孩的信息接力下,有了生的希望。

暴雨中的凡人,在用身體築成堤壩。

那一天,祁縣洪水,把鐵路地基沖沒了,只剩下鐵軌和枕木在空中架著,像鐵索橋一樣。

一個女子,不幸被捲入水中。

聽到呼喊聲的村民,立即就趕到岸邊,手拉手一起去搶救落水的女子。

但落水的女子已筋疲力盡,拉不住救命者的手。

水流,甚至將她越沖越遠。

更多的人來了,不顧深秋的涼意,即便水都淹沒了膝蓋,他們依然勇敢的將女子救起。

被救起的女子,幾近昏迷。

可她醒來後一定會知道,原來為了她的生命,這麼多人,曾拼盡過全力。

晉中的公路上,因為連日的暴雨,導致有很多從山上被衝下的落石。

這些落石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過往的車輛發生事故。

一個大哥,就在這樣的道路上「巡邏」。

遇到小的石頭,他就用手搬走,遇到大的石頭,他就用隨身攜帶的繩索將石頭拖走。

巨石被拖行在路上留下的每一道痕跡,都記錄著不易。

那些電閃雷鳴的夜,他不知為清理路障,淋過多少雨。

平遙的香樂村,救災的人群中,有一支不一樣的隊伍。

這是由20個外賣小哥組成的隊伍。

他們自願來抗洪,將一袋袋100斤的水泥扛在肩上。

休息吃飯的時候,他們不喊累,卻一個個坐在地上笑。

他們說,「這是第一次等待別人送餐呢」。

他們還說,「平時送餐我不能慢,抗洪搶險我還能更快」。

更多人,接下了抗洪後勤的一棒。

有麵館老闆,看見周圍村子停水停電,很多村民都沒有飯吃,他直接帶著員工在村口支起了麵攤,免費給吃不上飯的村民提供滷麵,短短一上午就做出了三四百份。

村民們也自發地排起了整齊的長隊,沒有哄搶

那長長的隊伍,沒有一個人哄搶、插隊。

有飯店,連續四五天給救援人員免費送餐。

一份份,滿裝著肉蛋,生怕那些為家鄉拚命的人吃不飽、吃不好。

老百姓們,聽說飯館都在免費給抗洪人員送餐。

二話不說,回家背來了菜、水,一筐筐一桶桶往飯店送。

受災回不了家的人,有酒店,免費為他們準備房間。

200多人,連續住了好幾天,住宿、吃飯全都是老闆自掏腰包,免費提供給受災的群眾。

那些伸出的手,或許從不需要理由。

只因為,他們都是這場暴雨里的同路人。

暴雨里,還有一群最值得信賴的人。

那就是消防官兵,他們連續十幾個小時都泡在水裡救助,而山西的夜間氣溫只有幾度,他們甚至被凍的牙齒打顫,

可當面對著救援時,這些孩子沒有說一聲累,喊一聲苦,他們依然第一時間投入到救助工作中。

一女子不慎墜坑,下半身被泥石卡住。

消防隊合力刨挖泥土一個小時。

泥石濕軟,找不到支撐點發力。

一名年輕的消防員將頭埋進污泥,當作支點,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身體,將女子奮力拉出來。

有人在水流中被沖走了車子,萬幸爬上了隔離墩。

消防員吊在一根繩索上趕來,又跪地把繩索綁在他身上。

有阿姨被困,消防員緊緊攙著她。

一邊,小心翼翼地將水中的污物撥向自己一邊。

阿姨獲救了。

可沒等她來得及說一聲謝謝,一回頭,這個孩子已經又游向了遠方。

一個個純潔的眼神、稚嫩的臉龐,都在訴說著他們還只是孩子。

但在面對災難時,他們一個個挺身而出的脊樑,分明又在證明著他們的堅毅。

山西暴雨後,有網友這樣寫道:「以前對山西的了解,只有兩個詞,污染,落後。

可現在才知道自己有多麼淺薄。」

洪災里的一幕幕讓人看到,山西,有的是最樸實忠厚的人民。

不止如此,山西更該被看到的,是她的默默奉獻:

上月底,全國供電吃緊。

山西立馬與河北、山東等14個省區市,簽了煤炭保供合同,以一省之力,承擔起14個省的煤炭供應。

挖的是自己的土地,暖的是全國人民的冬天。

還有,她的及時支援:

新冠爆發之初,國家衛建委確立「一省包一市」戰略,19個省對口支援湖北各市。

有的是兩個省共同支援一個市。

只有山西,一扛三。

如今,山西在淋雨,我們怎麼忍心不為她撐傘?

河南、天津、廣東等各地的支援隊,第一時間就到了。

不能趕到的人,也在用各種方式幫忙。

有藍天救援隊急需救災物資,剛把求助發在網上,不到3小時,全部集齊。

打開微博,數不清的人貼出捐款證明書。

那些國民企業,幾千萬幾千萬地解囊。

鴻星爾克,甚至是悄悄做好事。

捐了2000萬物資,包括泡麵、礦泉水、礦工靴等,又什麼都沒說。

直到網友曬出照片,公司才承認。

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的人民。

大災大難面前,我們一定是全世界最團結的人。

所以當前兩天,山西暴雨關注度還不高,個別鍵盤俠在冷嘲熱諷的時候。

無數人,幫山西罵了回去,又把熱搜頂了上去。

現在,整個網絡,都是對山西的關心。

曾有人悲觀地說:山西照亮了14省的天空,卻照不亮自己的雨夜。

可現在我們該告訴山西:我們愛的,不只你輸出的能源,更心疼你被雨水沖花的容顏。

這一次,我們攜手共「晉」,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4422502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