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福建孩子獨自做CT的背影,這些懂事的孩子,讓人看著心疼!

2021-09-17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4歲福建孩子獨自做CT的背影,這些懂事的孩子,讓人看著心疼!

福建這輪疫情,截止到17日,確診人數已達289人。

繼莆田、泉州、廈門後,漳州昨天也首次發現了一例確診。

專家分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仍處在上升期。

而在這次疫情中,有一個群體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那就是孩子。

9月15日,莆田衛健委網站通報新增本土確診33例中,16人為學生,最小只有3歲,確診病例地點涉及多所小學和幼兒園。

在疫情的反攻下,抵抗力差,還沒來得及打疫苗的孩子們,成了最大的受害人。

這幾天,疫情下的福建孩子,實在是讓人心疼。

福建莆田學院輔助醫院,一個僅僅4歲的孩子,在核酸檢測呈陽性後,獨自穿著隔離服,背著書包去做檢查的視頻,讓很多父母都哭紅了眼。

小小的身體,都撐不起大大的防護服。

孩子的手裡還緊緊攥著媽媽給的麵包。

他或許並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卻不哭不鬧,勇敢得超乎想像。

護士說:「13日接診的都是五六歲的孩子,看到他們下車那一刻,眼淚止不住了,每個孩子都好勇敢,一人提一袋好吃的零食。」

還有那些連夜接受核酸檢測的中小學生們。

檢測結果因為要到了凌晨才能出來,而學生們只能坐在教室里等待結果,一直到凌晨。

老師說:我在外面,不要害怕哦。

他們大聲回答:好!

隨後老老實實地趴在桌子上休息。

沒有人吵著要看動畫片,沒有人哭著要爸媽。

幼兒園裡,也是一樣。

小朋友們搬著小板凳井然有序地坐成一排,胸前別著自己的健康碼。

整個隊伍安靜極了。

這次疫情,不少來檢測的孩子,尚在襁褓。

一個7個月大的孩子,面對護士伸過來的棉簽,雖然恐懼,但還是張開了嘴。

全程沒有哭鬧。

看到這樣的視頻,雖然我們很為孩子的勇敢、懂事而高興,但是還是禁不住為這些在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這樣痛苦的孩子揪心。

看著那些被迫一夜長大的孩子,心裡難受極了。

從小沒離開過爸媽的他們,都不得已獨自對抗世界,經歷人生的第一場分別。

沒有預告,沒有演習。

有一個扎心的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

那就是在疫情中,最無辜的永遠是孩子,他們天真,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只能夠承擔因為大人們的疏忽造成的傷害。

而許多大人,直到疫情肆虐的時候才會有所醒悟。

「要是平時防護做得再好一點就好了。」

廈門的疫情是怎麼開始的?

根據流調信息顯示,廈門的首例病患吳某為莆田市報告鞋廠病例王某的親屬。

期間兩人曾同乘一輛車回家探親。而後吳某返崗上班,吳某所在的工藝品車間日常要求戴口罩,但吳某開早會期間未佩戴。

與他同一會場的6、7人,也都沒有佩戴。

因而導致了疫情擴散。

我並不想只指責吳某。

因為他的行為,是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

我們身邊,難道就沒有不按照規定佩戴口罩的人嗎?

一定有,還不少。

很多人,現在除了出入嚴格要求佩戴口罩的的場所之外。

在其他地方,都不會主動戴口罩了。

每次看到疫情,我們都會緊張起來,但總是會感覺來自己很遠,沒有什麼可害怕的。

但卻一次次的被突如其來的疫情狠狠打臉。

但真正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那些無辜的孩子,因為大人的原因而置身於危險之中。

還記得揚州疫情里,深夜被通知去隔離的那一家嗎?

父母手裡拿著大包小包的行囊,沒有人牽的孩子,踉踉蹌蹌地跟在後面。

連路都走不穩。

在炎炎夏日中,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就算是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說是孩子了。

而這一切,卻是因為一個不守規則的揚州毛老太。

即讓人對孩子心疼,又對毛老太感到生氣。

疫情當下,病毒無情,不論老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病毒不會因為孩子年紀小就網開一面。

作為父母我們更要做好防護,不能心存僥倖。

不僅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年幼的孩子。

疫情中,不僅僅醫護人員、工作人員,成年人付出,而孩子也付出了很多。

他們要忍受痛苦。

剛剛會走路的寶寶、幼兒園裡的孩子,被大人抱著仍不斷掙扎的兒童……

不論多大,在面對疫情時,都要做核酸檢測,看著他們哭的撕心裂肺。

他們要習慣恐懼。

雲南瑞麗,去年1月28日出生、才1年歲的他,8月31日剛剛做了自己的第59次核酸檢測。

而這一年半以來,他還經歷了4次封城。

現在他每次見到核酸檢測醫護人員,都會自覺地拉下口罩,張開嘴巴,儘管很容易乾嘔,但每次都堅持做完。

檢測完之後,他就會在一旁坐下來,手裡舉著一顆小皮球,拿著不斷地敲擊地面,同時表情呆滯望向天空,一臉生無可戀、思考人生的樣子。

讓人看得心疼。

不知道在20後孩子們以後的記憶中,做核酸會不會成為一件日常的事情。

他們還要忍受分別。

抗疫期間,辛苦的不只是醫護,還有他們的子女。

山東,一位在一線抗疫的護士家裡。

已經25天沒有見到媽媽的4歲弟弟,忍不住哭了起來。

嘴裡喊著:我想讓媽媽回來。

旁邊,6歲的哥哥霸氣開導:「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世上不是媽媽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看似懂事背後,其實他又何嘗不是強忍想念?

還有揚州疫情時,那個一月未歸的抗疫護士。

五歲大的女兒看到她之後,第一時間卻是躲在了外婆身後。

不肯叫媽媽,不肯抱抱她。

我們當然能夠理解孩子的埋怨。

她還只是個孩子,他什麼都不懂,她不明白為什麼其他人的媽媽都在身邊,而她的媽媽卻要離家這麼久。

她只是難過,只是失落。

這些孩子,在還不能理解分別意義的年紀里,卻都早早地感受了分別的痛苦。

疫情下的孩子,奉獻犧牲的,並不比任何大人少。

他們是不幸的,遇上了新冠病毒,承受著本不應他們這個年紀所承受的。

在疫情面前,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夠讓自己變得堅強。

也許病毒還會存在很長時間,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孩子,請將防護做得再嚴謹一些。

孩子和我們不一樣,他們還沒有能力去獨自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福建疫情里的孩子們,讓不少大人都感慨。

原來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像得都更加勇敢。

但我想說,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孩子,也遠比我們想像得脆弱。

他們更容易被擊倒,更容易被病毒鑽空子。

如果有選擇,沒有人會願意堅強,孩子也一樣。

在還不足以獨自對抗世界的時候,孩子面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取決於大人決定要給他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是危機不斷、恐懼常在,還是平靜安和,無憂無慮。

都關乎你我。

所以,真的不要再抱怨麻煩。

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及時消毒。

認真做好這些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很可能就能保衛一個孩子的童年。

我們每一個人的安危,都不僅僅代表自己。

請記得,你的選擇,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孩子的手太小,千萬別給他們放太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0451356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