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李子柒」登陸央視被贊一年後,面對生活的不易,仍要熱愛生活!

2021-09-18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河南李子柒」登陸央視被贊一年後,面對生活的不易,仍要熱愛生活!

去年4月,河南一個95後的姑娘在網絡刷屏。

梳著兩個麻花辮,帶著小草帽,坐在西瓜堆上,笑靨如花。

大家都以為這不過一次「網紅擺拍」。

過段時間就會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在4月份播出的央視紀錄片《這五年》,我們再次看到了這個女孩:

擺過攤兒、做過家教、送過外賣,被稱為 「最美外賣女孩」「拖拉機女孩」,她就是來自河南安陽的95後女孩麥小登。

女兒,父親,農田,小院,這些都是這個女孩的日常生活,而她通過一部手機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農村生活。

夏日炎炎,她會騎著三輪摩托車去田野農作,摘瓜,也會與父親坐在土地里跟父親快樂地吃著瓜。

汗水浸濕了後背,也不妨礙苦中作樂。

秋雨綿綿,她會做一碗熱氣騰騰的醬大骨。

每天忙碌,也要和家人享受溫馨的午後時光。

過年了,即使外面天氣寒冷,也會不懼嚴寒的去集市上擺地攤。

即使凍得瑟瑟發抖,依然賣力地叫喊。

春日裡,父女倆還會一起去摘槐花。

回來後做上香噴噴的一大碗,裡面既有童年的快樂,也藏著酸澀的舊時光。

平日,女兒會貼心地給老父親送來面膜。

父親也會戴著老花鏡,給女兒親手織一頂帽子。

姑娘給自己的西瓜視頻取名為麥小登,

「去年6月,回家幫父親收麥,望著金燦燦的麥田,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兒——麥小登,意為期待小麥年年五穀豐登。」

樸素無華,但又意義深厚。

姑娘真是的笑容,與父親之間的深厚感情都深深吸引著眾多的網友。

在麥小登的視頻中,她與父親說著家鄉話,一起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

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燈火通明,但卻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回憶。

也許這正是麥小登受廣大網友歡迎的原因。

麥小登原名王曉楠。

在很多人眼中,麥小登無疑是「幸運」的。

但是對於那個叫王曉楠的女孩來說,生活於她,有太多難以言說的「不幸」。

麥小登的家在河南省滑縣大寨鄉的一個貧困山村。

兩歲時,麥小登的母親就離開了家,年幼的她,沒有奶水喝,也沒有錢買奶粉,父親就只能給她喂些米湯。

幾乎不識字的父親,一個人守著9畝地,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大。

八歲那年,她的父親又因病摘除了一個腎。

2013年,麥小登一家被識別為貧困戶。

「窮的時候,學費、生活費都拿不出來。」

在面對上學的費用時,父親都做好了女兒輟學的準備,但親戚和村裡人極力勸說,讀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就這樣,靠著大家東拼西湊的錢和學校提供的困難生補助,小登來到鄭州上大學。

因為家境貧寒,初入大城市的麥小登,內心有過失落,也有過自卑。

同學好意將舊衣服送給她,她總是婉拒。

因為這個從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姑娘,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

「我自己會掙錢。」

她利用課餘時間,在補習機構做家教,在鄭州街頭擺地攤賣服裝,只要有一絲改變自己生活境遇的可能,或者能離夢想近點的機會,她都要試一試。

王曉楠的故事裡,童年時沒有洋娃娃,年少時沒有公主裙,長大後留給她的也只有臥薪嘗膽、奮發圖強。

她一刻都不敢停下來,每天只想著一件事:努力賺錢,讓父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7年,麥小登大學畢業,靠著在廣告公司的工作和業餘時間擺地攤的收入,她終於不再需要親戚的資助了。

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正當小登覺得自己可以憑藉努力,改變家庭困境,一步步接近夢想的時候。

2019年年底,父親被檢查出另一個腎臟也出現了病症,需要長期吃藥控制。

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王曉楠瘦弱的肩頭。

父親心疼女兒,覺得女兒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可以留在城裡發展,未來還能找個好的歸宿。

但這個倔強的姑娘,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做出了辭職回到了滑縣老家的決定。

「父親,一個人把我拉扯長大,這些年省吃儉用供我上大學,真的很辛苦,所以我一定要孝敬。」

女孩的努力,是建立在父親的艱辛之上的。

所有的走出去,只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麥小登的回鄉,一開始在大家的眼中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

但是,麥小登卻硬生生地將它活成了「王曉楠重生記」

以前當外賣員的時候,她會把自己做飯和送外賣的日常發到西瓜視頻上。

起初並不如人意,第一個星期賺了兩毛錢,第一個月只有二三十塊錢。

但是她堅持不懈,隨著作品發布的越來越多,粉絲數也在不斷增加。

後來,她每個月在視頻創作上的收入,已經可以和工資相抵。

回到家裡之後,她乾脆把這個副業發揚光大。

但很長一段時間,父親並不理解女兒,天天拿著手機在拍什麼。他甚至認為,「網紅就是對著鏡頭唱歌跳舞、賣弄姿色。

於是父親就嚴厲叮囑她:「不該說的話你別說,不該做的事不要做。」

直到後來他看了曉楠的作品,才覺得「拍的也沒啥不好」。

她每天除了照顧父親、干農活,就是拍視頻。

漸漸地,「麥小登」的西瓜視頻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父女間的日常,讓許多人感到了溫馨,感受到了普通人面對困難是勇敢的精神。

人紅是非多,網絡上什麼人都有,漸漸地除了讚美聲,慢慢地也有質疑:「又一個李子柒?」「有團隊吧?」「演員吧?」「肯定又是炒作……」

當我們看到了鏡頭前父女間的溫馨快樂,但卻不知道這短短的幾分鐘後,麥小登到底經歷了什麼。

回到家鄉後,無論是種地、收麥子還是賣西瓜,為了避免父親勞累,每次幹活,她總是沖在最前面。

體重只有40多公斤的小姑娘,背著20公斤的噴藥器,一人打了10畝地。

打完農藥,早已經筋疲力盡。

但是父親的一聲問候,她馬上生龍活虎。

嘴裡連連說著「不累不累」,只不過是不想讓父親擔心。

家裡的院牆需要翻修,和泥、壘磚,所有的重活、累活,能幫父親乾的,她一力承擔。

木工、拖拉機修理工……沒有一絲一毫的含糊。

「我身邊沒有團隊,沒有助手,而且,家裡住的是老式平房,吃的都是最簡單的粗茶淡飯,怎麼會是作秀呢?」麥小登苦笑著說。

只憑藉著一部手機,一個三架支架,一年多的時間,她總共製作了300多期視頻,拍攝了2萬多個素材。

有一次,麥小登和父親去摘榆錢,十幾米高的大樹,光線角度都不是很好。

為了一個幾秒鐘的爬樹鏡頭,她上上下下十多次。

平時都是一個人策劃拍攝,白天需要幹活做飯,而剪輯需要8個小時,經常到凌晨兩點才能夠睡覺。

為了每天構思新的內容,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她都開始擔心自己不久就變成二禿子。

麥小登說:「我每天把要做的和遇到的事記錄下來」,「從沒有寫過劇本。」

心裡有太多虛情假意,一些人反而看不到真心。

生活已經讓這個95後的姑娘拼盡全力,只是所有的艱難都被她的樂觀掩蓋。

「不賣慘、不無厘頭,只想展現一幅溫馨美好的鄉村圖景。」

帶著這份初心,麥小登在視頻博主這條路上奮力前行。

回鄉後成為全職視頻創作者的她,不僅將麵包和生活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還把這片麵包做成了一個蛋糕。

「從來沒有想過當網紅,我的初衷很簡單,只是想回來陪伴父親,用手機多記錄一些美好的生活場景。」麥小登說,在她心裡,這些視頻素材非常寶貴。

當然,最重要的事情,她要努力幹活,爭取多賺些錢幫父親看病,讓父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對於麥小登而言,拍攝視頻帶給她的收穫遠不止於此。

「以前沒見俺王叔笑過,今年曉楠回來後,他臉上的笑越來越多了。」

鄰居眼裡那個鬱鬱寡歡的大叔不見了。

在麥小登的陪伴下,父親不僅打開了苦難半生的心結,還從她身上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從一開始對女兒回鄉的不理解,到現在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女兒的視頻拍攝工作中。

父親的身體狀況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有一句話,麥小登經常掛在嘴邊:「爸爸只有一個,做什麼都值。」

守護父親、守護這個家,這是麥小登永遠的承諾。

更為難得的是,成為「大紅人」的麥小登,始終保存著心底的那份善良和純凈。

在《抖音美好奇妙夜》上,主持人問麥小登,成為網紅之後,未來之路有何打算?

她堅定地說道:「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讓家鄉人民都能脫貧致富。」

你以為這只是一句官方回答。

卻不知道她早就默默做起了直播助農的公益活動。

那個曾經吃著「百家飯」,被鄉親們心疼的小姑娘,終於長成了一棵可以為別人遮風擋雨的大樹。

而這樣的故事還在不停地繼續著:

「之前我參加過一次公益活動,為一家貧困戶賣滯銷的大蒜,一小時賣出了五千箱呢。

下一步我打算在抖音開直播帶貨,除了幫鄉親們賣西瓜、大蒜這些農產品,還有像我們的道口燒雞這樣的土特產和農民們編織的手工藝品。」

如今已經過去一年多了,王曉楠的苦日子也早已結束了,不過麥小登依然沒有停止向前的腳步。

當她作為一個成功的視頻博主,站在聚光燈下,其實最想告訴大家的還是那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不易,如果你熱愛生活,它也一定不會虧待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0689995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