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歲女童被遺忘車中悲慘死去,將他們帶來這世間,請對他們負責!

2021-09-24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深圳3歲女童被遺忘車中悲慘死去,將他們帶來這世間,請對他們負責!

本來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可深圳某小區卻發生一起慘案,3歲女童被鎖車裡一天身亡。

據知情人介紹,事發前一家人出去吃飯,大概中午1點回到家,後來他爸媽就出去了。

這段時間女童父母並未發現異常,直到孩子的哥哥發現妹妹不見了!

女孩哥哥去找了一下,說沒看到妹妹;她爸媽說可能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後來突然想到是不是在車裡。

當天深圳天氣炎熱,車內空氣封閉,又沒有開空調,當下午5點左右,在自家車裡被找到時,嘴唇已經發白,還口吐白泡,已經生命垂危。

送到醫院時,孩子就失去了生命體徵。

孩子母親坐在急救室外崩潰大哭,請求醫生一定要救活孩子。

但再多的後悔與自責,都無法挽救這個幼小的生命。

她才3歲,卻因為父母的失誤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她本還有這美好的未來。

而整個悲劇的發生,孩子的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廣東台觸電新聞顯示,父母把女兒忘在車內,竟是因為要去打牌。

因為打牌,他們忘記了睡在車上的女兒。

因為打牌,他們在女兒被困車內3個小時後,才發現女兒還在車上。

如果不是孩子的哥哥發現了自己的妹妹不見了,那麼他們還要多久才能想起自己的孩子?

那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不是物件。

有條評論說:手機落車上了,估計10分鐘就要回來取,這麼大個孩子,居然能忘?

可惜,過了那麼長的時間才想起孩子孩子的存在,而孩子卻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難以想像,在孩子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里,她時多麼的恐慌,多麼的痛苦。

陽光直射下,密閉車廂一個小時的溫度,就能上升20多度。15分鐘,就會讓孩子大腦損傷,體溫高達40度。

當孩子體溫到達41.6度,就會致死。

中秋當天,深圳的溫度高達30度以上,可想而知,孩子幾乎在炙烤中煎熬。

一個細節,令人十分心痛。

她被困時,把車上的3瓶水都喝完了。

她才僅僅3歲,為了能夠活下去,她需要費多大力氣才能夠擰開瓶蓋。

她多麼努力地想活下去,在最後的關頭,就有多絕望。

直至她乾枯脫水死亡,她望向窗外,等待父母的救援。最信任的父母,卻在不遠處逍遙快活。

最該保護她的父母,偏偏,將她推向絕境。

那三個小時煉獄般的折磨,她是怎麼孤獨地走向死亡的?

一想到這,就覺得無比心痛。

我們都知道孩子沒了,最傷心的就是父母,可在傷心痛苦也換不回孩子的生命。

為了自己的行樂、享受,讓自己年幼的孩子在絕望、痛苦中死去,難道孩子就那麼不重要嗎?

在法律上,過失殺人是要判刑的。

難道就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哭幾聲,說幾句後悔,就能夠不受懲罰嗎?

我同情這個痛苦死去的孩子,但我不同情這對父母。

」父母「這個身份,他們當的真是不稱職。

有人說,當了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不在眼前,一會看不見孩子,就擔心孩子受到傷害。

而她的父母卻將自己的孩子留在車中半天而毫無察覺,這是多麼的沒有責任感

悲劇並不是孤例。

「孩子被困車內死亡」死亡的新聞並不少見,而其中大都是因為父母的疏忽造成的悲劇。

只是,很多父母,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

8月24日,湖南懷化。父母外出打麻將,倆孩子忘帶鑰匙半夜睡樓道里等待。

哥哥10歲,妹妹6歲。

鄰居叫孩子到自己家裡等家長回來,快凌晨的時候,孩子堅決要到自己家門口等爸媽回來,原因是害怕爸媽打。

而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鄰居也勸過孩子的父母,得到答案是別多管閒事。

凌晨的樓道里,天氣已經開始變涼,而兩個衣著單薄的孩子卻躺在家門口,不吵不鬧,他們是經歷過多少次,才能習慣呢?

因為攤上不負責任的父母,哥哥已經10歲,他父母的年齡肯定已經超過了30歲,但在心智和責任感上,卻還是一個巨嬰。

只因自己玩樂,不去在乎兩個孩子,不管孩子。甚至面對好心的鄰居還惡言相向。

他們真的配當父母嗎?

萬一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發生什麼意外?

到那時,哭天搶地有用嗎?

對有些人來說,孩子只是婚姻的產物,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父母」兩個字背後的含義。

前幾年,有這樣一個新聞。

一女人打麻將,把兒子罩在凳子底下。

視頻中一個藍衣服的小朋友被罩在塑料凳下面,滿臉委屈。

他還時不時伸伸手,抬抬肩,這樣狹小的空間讓他不舒服。凳子上坐著一位女士,正樂此不疲地搓著麻將。

而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孩子的媽媽,只因為自己打麻將不想讓孩子打擾自己,就將孩子置於狹小的凳子地下。

這一幕,看得人十分憤怒。

既然嫌棄孩子礙事,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

很多人,自己都沒有學會做人,沒有學會做父母,卻將孩子生下來。

在他們眼中,只要不凍著,不餓著,就已經盡到了父母的責任。

至於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他們高興時,就把孩子當成小玩意,哄逗一下。不高興時,就把他們當成吵鬧的小動物,妨礙自己自由的絆腳石。

自己還是巨嬰,就承擔了父母的身份,對更弱小的生命負責。

這才是最可怕的。

今年二月份,杭州八卦田景區有一個僅兩三歲的女孩落水。

好在當時有一位熱心的大爺,將孩子救上來。

孩子渾身濕漉漉的,坐在嬰兒車不停地哭泣,這一幕,讓在場的人無比揪心。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卻是因為孩子的父親光顧著看手機,而忽視了孩子,差一點就釀成悲劇。

將他們帶來人世間,卻不對他們負責,你為什麼要當父母?

總有人覺得,父母對於孩子擁有著完全的支配權,想讓孩子怎樣就怎樣。

其實不是。

就如紀伯倫那首詩寫的: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為人父母,家庭都各不相同,可能不能給孩子大富大貴。

但至少,要讓孩子快樂健康的長大。

這不僅僅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本應該的義務。

但願那些不幸離世的孩子,下一輩子,找到一對負責任的父母。

但願這樣的悲劇,越來越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1790378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