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不易讓寶寶過早接觸,影響太大了,多數父母卻不知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什麼事情都要「快人一步」,尤其在外面聽到誰家小孩已經會走路、會說話等等,心裡就著急,因此也會迫不及待的「訓練」自己孩子。

但事實上,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拔苗助長」的方式很可能會影響小孩的身體健康。尤其是下面這3件事,最好不要讓寶寶過早接觸,多數父母還傻傻不知!

第一件事,過早「脫掉」紙尿褲

剛出生的小寶寶沒有自主如廁的意識,紙尿褲可以說是每個家庭的必須品。然而紙尿褲消耗太快,開銷又很大,有些父母還擔心孩子日後產生依賴心理,不會自己上廁所,因此早早就給他們脫掉紙尿褲,寧願自己抱著小孩如廁。

然而這種做法對小孩的傷害很大,因為此時的他們骨骼非常脆弱,如果經常抱著上廁所,很可能會損傷到孩子的身體。另外,就算不給寶寶穿紙尿褲,但沒有合理進行如廁訓練的話,他們還是不會提前學會自己上廁所的。

因此,建議父母最好在寶寶2-3歲的時候再試著不穿紙尿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自主能力,正是訓練他們自己上廁所的好時機。建議家長可以給小孩準備一個兒童專用坐便器,讓他們儘早學會自主如廁。

第二件事,過早斷奶

現在很多年輕寶媽事業心重,等到孩子6個月,能吃輔食時就給他們斷了母乳甚至奶粉。但寶寶的成長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單方面喂輔食還遠遠不夠。另外,母乳中的營養元素非常珍貴,對小孩的身體也有很大好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讓寶貝吃到2歲。

如果寶媽後期實在沒有奶水,那也要選擇合適的奶粉繼續喂養,而輔食米粉最好選擇含鐵量高的,這樣才能及時為身體補充所需養分,提高抵抗力,減少生病幾率。

第三件事,過早走路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左右才開始學走路。不過還得因人而異,有些寶寶8個月時就有了扶牆站立的意識,有時候甚至還會試著邁腿走兩步,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就可以適當訓練他們學步了。

但還有些小孩身體平衡力差,學走路可能會晚一點,父母不要刻意強迫他們,而是要尊重寶寶自身的發育規律,不然很可能給身體和心理都帶來影響。

如果孩子到了年齡還是不敢走路,那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輔助工具,例如手推車,牽引背帶等等,耐心教導寶寶,要不了多久小孩就會有很大突破啦!

最後要提醒各位家長,還是那句話,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以上這三件事只是針對大多數孩子,如果你家小孩發育的比別人慢,希望父母不要過於心急,遵循寶貝自己的規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