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參加殿試時,主考官定為探花,順治皇帝親筆改為狀元

2021-03-23     勇哥讀史

原標題:他參加殿試時,主考官定為探花,順治皇帝親筆改為狀元

浙江面積較小,卻以人文淵藪著稱。從宋朝以來,浙江就是一個科考大省,狀元如過江之鯽,甚至超過了另一個科考大省江蘇。不過,在清朝初期的十幾年裡,江蘇走出了兩名狀元(呂宮和鄒忠倚)後,浙江還是顆粒無收,只出了一個來自嘉興秀水的探花張天植。

直到史大成的出現,才為浙江實現了零的突破。

史大成,字及超,號立庵,浙江鄞縣人,生於1621年。史大成出身耕讀家庭。父親史紹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早年讀過幾年書,算是粗通文墨,在鄉間稱得上是「土秀才」了。

通常來說,有一點文化知識的父母,總是願意傾盡全力供子女讀書。史大成在父母的鼓勵下,勤奮好學,刻苦讀書。

有一年,史大成母親患了重病,四處求醫問藥也沒有什麼效果。史大成情急之下,竟然學古人介子推的辦法,自割股肉為母親治病。這件事被地方官員聽說後,報告給朝廷,以「孝子」的名義送給他一份錢糧。對於家境貧寒的史大成來說,這是雪中送炭啊。

史大成的科舉之路走得比較順利。1637年,16歲的他通過童子試,考中了秀才。1640年,19歲的他通過鄉試,考中了舉人。接下來,就是進京參加會試,通過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道關口。可是,那時候已是明朝末年,整個社會內憂外患不斷,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史大成無心進京參加會試,隱居在鄉間,靜觀時局的發展。

1644年,清軍入關。1645年,江浙地區發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引起了江南民眾對清朝的抵抗。為了安撫江南民眾,籠絡知識分子,清廷召集一部分有名望的漢人知識分子到朝廷做官。史大成也多次受到清廷的召集,但他都拒絕了。

過了十幾年,清朝坐穩了江山,改朝換代已成定局,越來越多的漢人知識分子出山參加科舉考試。參不參加科舉考試呢?史大成內心變得猶豫起來。這時候,父母堅決支持他參加科考,並催促他早日行動。1654年,史大成來到省城杭州,參加甲午科浙江鄉試,考取了舉人功名。

有意思的在,這年甲午科浙江鄉試,除了史大成外,還有嚴我斯、蔡啟僔兩名考生。嚴我斯、蔡啟僔先後在1664年、1670年考中狀元。加上史大成,成就了三狀元鄉試同榜的佳話。

史大成考取了舉人功名後,在第二年(1655年)來到京城參加乙未科會試。史大成通過了會試,進入殿試。殿試結束後,主考官擬定考卷名次,將史大成列為第三名,這就是探花候選人了。

按照慣例,殿試前十名由順治皇帝親自圈定。順治皇帝見到史大成的試卷後,讚不絕口說:「文氣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這是在夸史大成文章恢弘大氣,書法端正嚴謹,一定是一位正直的人。順治皇帝御筆一揮,立馬將史大成改為首卷,評為一甲第一名,這就是狀元了。

這一年,史大成年僅32歲。

史大成考了狀元後,授任翰林院修撰。不久,授任1658年戊戌科會試同考官。順治皇帝很欣賞史大成的才華,任命他為日講官,每天給自己講解經書。

1659年的一天,史大成收到家裡信件,打開一看,是父親史紹南的畫像。

原來,史大成是家裡的長子,父親對他十分享想念。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奔赴京城來看望兒子;史大成要當滿6年京官,通過了6年一次的「京察」後,才能回家探望父母。父親為了緩解思念之苦,委託當地的一名畫師給自己畫了一幅畫,寄給史大成,又要史大成將自己的畫像寄給家裡。

史大成看到父親的畫像,不禁痛哭一場。他經過反覆考慮,給順治皇帝寫了一道疏折,請假回家看望父母。在疏折里,史大成寫道:「臣父思子不見,思見子之儀容;呼子不來,頻呼子之名字。臣若忍此,不可以為人子,亦何以為人臣!」順治皇帝看了這道疏折,也被感動了,破例批假,允許他提前回家看望父母。

順治皇帝還為此改變就京察制度,規定由6年一次改為3年一次。

史大成匆忙交接了手頭的工作,離開京城,星夜趕回家中。可是,當他走到半路時,遇到了專門來向他報喪的人——就在10天前,他父親已經病逝。史大成如聞晴天霹靂,當場暈倒在地。

史大成回到了家中,為父親操辦完喪事,又奏報朝廷,辭掉官職,為父親守喪。3年守喪期滿後,史大成就應該回到朝廷,聽候任用。史大成見母親年紀日漸衰老,不忍心將她一個人留在家鄉,便給朝廷請假,留在家鄉奉養母親。這一住下來,就長達10年之久。朝廷多次召他回京報到,史大成也不予理會。他認為,留在家裡盡孝道,比回到京城當官更重要:「豈能以一官之職而易一日之養乎?」

清朝講究「忠孝治國」,非常注重臣民的孝道。史大成寧願盡孝,也不願當官,倒是很符合清朝提倡的價值觀。於是,朝廷滿足了史大成的心愿,削去了他的官職,讓他能夠安安心心地在家裡孝敬母親。

後來,史大成母親病逝,史大成在守喪期滿後,在朝廷的召喚下,回到京城任職。這時候的皇帝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知道史大成的事跡後,予以重任。

史大成歷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內閣學士、經筵日講起居注官等職。1673年,史大成升任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官階為正二品。1676年,55歲的史大成告病還鄉。6年後的1682年,史大成病逝於家鄉,享年62歲。

史大成是浙江在清朝的第一名狀元。湊巧的是,浙江清朝的最後一名狀元叫鍾駿聲(1860年高中狀元)。浙江一帶的人們便笑稱,這是「始於史,終於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HOKXXgB9EJ7ZLmJVE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