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找我訴苦:熬過寒冷的冬季,春天終於到了,想著可以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了,但皮膚問題又冒出來作妖,那天孩子背上出現大片大片的扁平疙瘩,越抓越多,趕緊帶去看醫生,說是急性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常會反覆出現,此起彼伏。
娃得了蕁麻疹,最難受的是什麼?痒痒癢!經歷過的人都懂,那可是巨癢難耐,能把皮膚撓破了。
那麼,怎麼有效應對瘙癢症狀呢?
1、冷敷
冷敷溫度控制在5-10℃,每次冷敷10-20分鐘,冷敷時溫度不要太涼,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凍傷皮膚, 家長可以用毛巾裹住冰凍的礦泉水或用雪糕,敷在娃一直癢的地方進行冷敷。
此外要間斷冷敷,不要一直用冷毛巾貼在皮膚上,這樣可能造成血管調節功能失調。
2、使用爐甘石洗劑輔助治療
因蕁麻疹是一種全身性變態反應,必要時需要進行系統治療(如口服藥);而爐甘石洗劑雖然不能抑制全身反應,但能減少過敏反應中組胺的產生,從而有效緩解蕁麻疹引起的瘙癢感、減輕腫脹,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方法。
使用時:搖勻,用棉簽取適量塗於清潔的患處,每日 2~3 次。
注意:
對該藥過敏者或藥物性狀發生改變時,絕對禁止使用;
毛髮部位不宜使用,以防毛髮結塊;
大量滲出、糜爛、結痂部位也不宜使用;
同時還在使用其它藥物時,建議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評估;
使用時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蕁麻疹可能並發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過敏性休克等危險症狀,如果在發作期間,觀察到患者呼吸困難、口唇青紫、胸悶、頭暈等,要及時就診。
生活中,想要遠離蕁麻疹困擾,做好預防也是關鍵。蕁麻疹的發作往往與過敏、刺激等有關。建議:
1、遠離過敏原
回憶出疹前2~3小時內寶寶的進食情況和接觸史,可有效找到過敏原,日後儘可能迴避。
動物毛髮、花粉等也會導致寶寶患蕁麻疹,體質較弱的寶寶要注意避開這些過敏原。
2、注意皮膚的清潔
家中的被褥、床單、沙發墊等一定要勤洗勤曬,室溫不要過高,儘量讓寶寶少出汗。日常要做好寶寶肌膚的清潔、保養工作。
3、增強寶寶體質
家長可以時常帶寶寶進行運動或戶外活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的睡眠,生活規律,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4、飲食清淡,慎吃海產品
儘量飲食清淡且營養均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魚、蝦之類的海產品、罐頭食品,以及含有大量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也要少吃。
5、避免情緒激動
精神因素也是誘發蕁麻疹的一大因素,所以要保證生活規律,多給予寶寶關愛,避免寶寶情緒過於波動,讓寶寶時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