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個群里看到幾位媽媽吐槽老人給寶寶「擠乳頭」的事:
我孩子剛生那會兒,婆婆就在旁邊說女孩要掐乳頭出水,我剛想反駁,幸虧老公先拒絕了,老迷信思想太害人!
我婆婆當初就要給我兒子擠奶頭,被我們反對了,所以到現在還有怨言。
我家婆婆、媽媽、姥姥,都說要給新生兒擠乳頭,因為這個我們還吵了幾句,這種想法真的愚昧,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其實,現在不少地方,還有關於「為寶寶擠乳頭」的做法。
他們認為如果是女孩,出生時不擠乳頭,長大後就會影響喂奶;如果是男孩,出生時不擠乳頭,乳房會長得很大……
這都是什麼觀點啊?真的毫無科學依據。
要知道,在出生一周左右,不管是男是女,寶寶的乳房都會出現輕度腫脹現象,小的似黃豆大小,大的甚至有胡桃那麼大,有些寶寶甚至能看到乳暈。
這一般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是因為寶寶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驟然下降,造成催乳素作用的釋放而刺激乳腺增生所致。
通常,男寶寶的乳房增大在 2~3 周內會自行消退,女寶寶可能持續數月,但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激素的代謝而消失,無須特別處理。
乳頭本來就很脆弱,小寶寶皮膚又嬌嫩,各項發育還不完善,擠乳頭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傷害:皮膚破損感染、乳腺發炎(乳頭被擠破損,金葡菌繁殖到乳房引發感染,尤其是出生 2 個月內的寶寶,發生乳腺炎的可能性更大)、影響孩子胸部發育等。
前不久,陝西西安。一名剛出生9天的新生兒乳房紅腫、疼痛,被送醫治療,確診為急性乳腺炎。
原來,該患兒家長發現患兒乳房腫大後,擔心長大影響泌乳,對女嬰乳頭進行擠壓,導致發炎紅腫。
除了擠乳頭,這些做法也要警惕:
1、為了頭髮長得好,新生兒要「剃胎毛」
在很多地方,有這樣的習俗:滿月剃胎髮。認為這樣做,將來孩子的頭髮會長得烏黑又濃密。
然而,頭髮長得多與少、黑與黃等,跟剃不剃胎毛並無關係,主要受遺傳、營養等因素的影響。
寶寶胎毛可以剃,但不要追求過短或者完全剃光。
因為新生寶寶皮膚本來就嬌嫩,如果把小寶寶頭髮剃光光,很容易損傷皮膚,引起皮膚感染。
2、捏寶寶鼻樑,鼻樑會變挺
五官多與遺傳有關,順其自然就好。
捏鼻樑時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寶寶鼻腔受損。小時候塌鼻樑可能是假性的,等前囟門閉合後就會慢慢變挺。
3、穿紙尿褲會O型腿,要穿開襠褲
O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是膝關節變形引起的,和穿紙尿褲無關。
紙尿褲主要接觸的是寶寶的髖部和大腿根部,並沒有接觸到寶寶的膝關節和小腿,說紙尿褲影響寶寶腿形,真的沒有任何依據。
而穿開襠褲真的有隱患。
寶寶喜歡在地上玩耍,穿著開襠褲私處就會直接接觸地面,很容易接觸到病菌等物質,出現感染;沒有衣物和紙尿褲的隔離保護,還容易磕碰損傷,寶寶玩耍後如果抓撓私處,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袋鼠麻麻有話說:
老一輩的經驗,可能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護理誤區,很容易使寶寶受到傷害,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也要堅持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