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捐款7000萬 對兒子卻格外摳門?原來這才是豪門教育的精髓

2020-05-03   優米MaMa

這次疫情郭晶晶和霍啟剛低調捐了7000萬物資!郭晶晶還親自跑去口罩廠做義工,從網友爆料的圖來看:她戴著口罩認真整理著抗疫物資。嫁入豪門的她,本來動動手指捐捐款就可以了,但她卻偏偏選擇親力親為,採訪時她說:「我是一名運動員,雖然退役,但不會忘記國家的栽培,只要有需要,我都會出一份力。」

從2016年追完《極速前進》後,就一直很喜歡這對自帶熱搜但為人低調的豪門夫妻。別的豪門上熱搜,不是丈夫約美女,就是老婆斗小三。但郭晶晶和霍啟剛上熱搜的方式卻一直很獨特:不是郭晶晶在給孩子買平價衣服,就是霍啟剛帶孩子一起幹家務,霍氏夫妻的「神仙育兒之道」成了富豪圈裡的一股清流,甚至有網友調侃,郭晶晶對孩子真的很「摳門」啊!

郭晶晶摳門嗎?身為千億兒媳,給孩子買200多的平價鞋子,幾十塊的平價衣服,看來確實挺摳門的,但7000萬的醫療物資說捐就捐,誰還能說她摳門?只不過比起金錢他們更看重孩子的吃苦精神。

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僅能吃苦還都很上進!

霍啟剛作為地地道道的富三代,含著金湯匙出生,本來只需飯來張嘴衣來伸手,但他卻很能吃苦。在《極速前進》中,霍啟剛和郭晶晶抽到了搬運麵粉的任務,郭晶晶負責卸貨,霍啟剛負責搬運,幾十斤一袋的麵粉,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愣是一口氣搬完了半車。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看節目時的驚訝,原來以為節目組請來這對豪門夫妻就是為了帶流量,但霍啟剛的表現卻讓我刷新了對豪門的認知。

在我們印象中,有錢人尤其「富二代」就應該每天穿梭在各種晚宴、舞會中,他們揮金如土、習慣奢侈品傍身。我們更是有意無意將「富二代」等價於紈絝子弟,但在霍啟剛身上完全看不到這樣的影子。不僅如此,「吃苦」也成了他們夫婦二人「神仙育兒」的關鍵,他們帶著孩子去義賣、去插秧、平時會讓孩子洗車、做家務賺零花錢,絲毫看不出任何優越感。

這兩天看了一部名為《生活在別處》的紀錄片,才發現不僅霍氏夫婦推崇「吃苦教育」,原來很多有錢人對孩子也格外嚴苛,那些真正的豪門從來不會慣著孩子享樂。所謂的紈絝子弟其實是我們對「富二代」的偏見。事實上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僅能吃苦,而且都很上進,突然想起那句話:「最可怕的是,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上進!」

孩子就是在「吃苦」和「受委屈」中長大!

在《生活在別處》中印象最深的是來自北京的小可,這個小姑娘5年級就辦了移民。接受採訪時,她已經在美國達拉斯的Hockday School讀高三,距離第一次來美國已經8年之久,她讀的這所學校是全美最頂尖的私立女校,布希家族的三位女性都曾在這上學,每年光學費就要5萬5美金。

媽媽為了方便照顧女兒,在學校對面買了一幢別墅,並請了專人照顧女兒起居。但哪怕房子就在學校對面,小可也只能周末回家,因為學校里的每個人都很努力,她每天只有5個小時睡覺,根本沒時間去休息。小可說「這裡每個人都很拼,每天都跟打仗一樣。實在太累了就去校醫院讓護士開個空床睡一覺!」

小可說有段時間,由於缺乏睡眠加上學習壓力大,積勞成疾,大半年腰疼到只能跪著上課,但即使這樣她還是每天都在保持高強度的學習,一天只睡5個小時!

其實,最讓我驚訝的是小可媽媽的態度,不同於我們大多數父母擔心孩子身體,小可媽媽卻說:「你要成為社會精英,一定要付出努力,身體上的一些損傷及時治療就可以了。孩子就是要受委屈的,不受委屈她不可能長大!」從媽媽的態度中,我突然明白這個小姑娘為什麼會這麼拼了。

我對小可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她的用功,還有她的善良。由於學校經常組織慈善活動,小可慢慢意識到慈善對於她的意義,這個小姑娘決定將慈善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

她跑去敬老院做義工,一做就是4年,每天與那些無法動彈、生了褥瘡的老人為伴,給他們擦身體、洗衣服;她去秘魯幫當地人挖水渠、建圖書館;去北京殘疾人學校當助教;四處籌款幫助西藏孤兒來北京參觀,吃飯時不敢多吃,怕點的菜不夠孩子們吃。

小可帶給我的感動還有很多:她的同學非富即貴,但她們參加畢業典禮時相互比較的卻是誰禮帽上的花更便宜些,因為這樣才不會浪費。要知道,這些女孩們身後可都是一個個富可敵國的家庭!談到國內炫富的流行,小可說,「我見過太多條件好的人了,他們沒有一個是這樣的,大家都是在不停地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郭晶晶捐款7000萬 對兒子卻格外摳門?原來這才是豪門教育的精髓

小可還說「富二代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可能比別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她的三觀真的太正了!太喜歡這個小姑娘了!

父母「狠心」是孩子成才的必備條件!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富二代是來自深圳的璐璐。璐璐父母忙於生意,她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出國之前璐璐認為去國外就是玩玩玩。剛到美國的她,天天和朋友購物、酒吧、遊戲廳到出去玩,最奢侈的時候他們甚至租了一輛能坐16人的派對車出去玩,那時的她說「只要膽子大,天天都是假」,每天睜開兩眼就想著怎麼花錢,最多的一個月一次光現金就花了1萬多美金,還不算刷卡!

因為行事乖張與同學發生矛盾,加之經常缺勤被學校勸退,父親因此和她在電話里大吵了2個多小時,並決定斷了她的生活費。

沒有收入來源的她開始在網上做代購、當責編、兼職賺錢,慢慢地她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於是申請到了波士頓劍橋文理中學讀書,此後的路璐開始瘋狂讀書,到一學年結束,她的全部功課都已達到A。現在的她有很明確的計劃,她希望以後先去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學法律,讀美國法,然後再學習國際法,研究生她想去哈佛法學院深造。

努力帶給路璐的不僅僅是全A的成績,更讓她吸引了同頻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妥妥的也是一枚富二代,家裡做勞斯萊斯豪車生意。但他用功起來比路璐還刻苦,在校期間就通過售賣自己的寫的程序賺了不小一筆零花錢。

小情侶在一起更是相互影響,兩人每天背著三四十斤的書包上學、做題、課程設計一刻也不閒。男友接受採訪時說:「國內朋友以為在國外非常好混,但真的不是這樣!不要以為美國讀書很輕鬆,我去年是靠磕咖啡因熬過來。200毫克一片的咖啡因,一天要磕三四片。」

每天學習、做題、想課題已經成了他們的常態,路璐說他們都在努力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雖然父母會留給自己家產,但她不希望以後敗在自己手裡,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今後的生活比不上自己。路璐表示很感謝父親當時的狠心,讓她明白努力意味著是什麼!

在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句俗語:「富人慣騾馬,窮人慣娃娃」,意思是富人會格外寵愛騾子和馬,而窮人卻只會寵孩子。不管是路璐的父親、小可媽媽,還是從小就讓兒子擦車的霍啟剛,他們無一例外在需要狠心的時候,一點也不會對孩子心軟,而孩子們也因父母的「狠心」在飛速進步著。再看看我們,有多少次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們會因不忍而退讓?

《生活在別處》讓我見識到了一群先天卓越、後天又異常努力的「富二代」!我們經常詬病「富二代」不務正業,那些豪門出身的孩子只會花錢如流水,但真正的「豪門教育」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嚴苛,畢竟孩子們要承擔整個家族興旺的責任。

郭晶晶在鄧亞萍主持的一個採訪節目上,底氣很足地說:就算爺爺抽空來看孩子,只要孩子(大兒子)在做作業就不能出房間,除非功課做完,才允許他去和爺爺玩!看似絕情,其實何嘗不是在側面說明「豪門教育」的嚴厲?怪不得節目中鄧亞萍提到,公公霍正霆曾說:「晶晶是個嚴格的『虎媽』」。

看看這些對孩子要求嚴格的豪門,再反觀我們這些普通人,近幾年卻開始大力推崇「快樂教育」!那些比我們起點高的人,都在嚴苛地教育著孩子,我們卻還準備快樂教育?這確實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