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數字化轉型深處的100個靈魂拷問

2023-08-08     CDA數據分析師

原標題:來自數字化轉型深處的100個靈魂拷問

當前大部分傳統企業做數字化轉型要麼盲目追隨,要麼毫無頭緒一通亂搞,都是在打亂仗,不知道為什麼做數字化,不懂得如何做數字化,認為數字化就是買買買,投資金、堆人頭、建平台、錄數據,結果都是錢花了,軟體廢了,信息部門背鍋了,所以對數字化認知的深度決定了轉型的成敗,因此企業在所數字化之前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老楊從戰略、組織能力、實施應用能力、資金投入等幾個方面總結了100個靈魂拷問,能否回答與深刻理解這100個問題決定了你在數字化建設方面是專家還是菜鳥:

戰略層面:

1.在企業戰略上數字化意味著什麼?

2.領導層是否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3.是否有數字化年度規劃?

4.數字化建設是否有明確目標?

5.數字化轉型達成目標需要分幾個步驟?

6.數字化建設目標是否落實到相關部門?

7.誰在主導數字化轉型工作?

8.企業是否有數字化轉型委員會?成員職責是否明確?

9.是否有企業級數字化平台規劃?

10.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能力如何?

11.企業數字化的願景、使命、戰略是什麼?

12.現有組織結構是否有效匹配數字化轉型戰略?

13.現有的管理制度是否支持數字化轉型戰略 ?

14.目前的人力資源體系是否支持數字化轉型戰略 ?

15.高層是否清楚企業哪方面需要數字化改造?

16.與數字化戰略匹配的組織該如何改造?

17.企業數字化業務功能的建設、提質、改造是否排出優先級?

18.是否建立了相對應的數字文化?

戰略不清,目標就不明,數字化轉型建設就會打亂仗,所以大部分企業從一開始數字化路徑就錯了,寄希望於軟體改變管理的所有,給予了系統太高的期望,給予了信息部門太多的想當然,結果就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因此,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必須從戰略上高度重視,需重新審示數字化對於企業意味著什麼。

組織能力層面:

19.是否有數字化建設績效考核指標?

20.是否有獨立的信息部門?

21.信息部門在公司地位如何?

22.信息部門是否為一級部門?

23.是否有專業信息部門負責人( CIO)?

24.CIO的直管領導是誰?向誰彙報?

25.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如何?

26.信息系統引進是否有嚴格流程?

27.信息系統引進是否統一歸口管理?

28.業務部門是否熱情參與數字化建設?

29.業務部門是否指定業務骨幹配合?

30.業務部門分管領導是否參與或知曉?

31.是否有相關激勵措施?

32.是否制定相關激勵機制?能否兌現?

33.企業負責人過度干預怎麼辦?

34.數字化的高度在運營層面?還是在工具層面?

35.數字化轉型領導意志不堅定怎麼辦?

36.數字化負責人中途換人怎麼辦?

37.數字化轉型效果如何評估?

38.是否進行相關數字化知識培訓?

39.目前的信息團隊的能力如何?優勢在哪裡?技術短板在哪裡?

40.目前的信息化團隊都缺少哪些專業人才,該如何補齊,何時補齊?

41.目前的在線協同平台能否更有效地加強彼此的溝通 ?

42.哪些業務流程需要重組?

43.企業基層支持數字化建設嗎?習慣是否能改變?

企業數字化轉型組織是保障,除了信息部門,在整個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更加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加入,畢竟數字化轉型不是信息部門的單打獨鬥,但大部分企業在組織建設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問題,例如組織協同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不夠、制度不完善、配套激勵考核制度缺失等,這將直接影響著數字化建設的推進力度與效果,其中職責不明、權責不清是當前大部分企業常見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改善。

實施及應用層面:

44.是否進行企業內部流程梳理?

45.每年是否進行流程優化?

46.流程審批效率如何?

47.針對流程審批時效是否有對應措施?

48.業務痛點是否明確?

49.業務部門針對痛點是否有明確的系統性的需求方案?

50.信息化項目建設過程中是否有詳細需求調研?並出具系統性的調研報告

51.針對調研報告內部是否能是否有明確的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52.針對解決方案是否有清晰的實現路徑?

53.是否明白如何引進、考評一款數字化系統?

54.系統試用可以解決選型問題嗎?

55.知道如何開展有效數字化系統試用嗎?

56.業務邏輯、流程清楚嗎?是否有清晰的圖表展示?

57.信息部門與業務部門關係如何?

58.數字化轉型相關業務領導是否有考核任務?

59.業務部門數據從哪裡來?

60.業務部門現有數據質量如何?

61.業務部門缺失哪些數據?

62.業務部門是否統一數據標準?

63.是否清楚應用什麼工具、技術和平台來實現相關功能?

64.針對數字化建設項目是否開項目啟動會?如何組織?

65.數字化項目建設是否有風險預警機制?

66.是否有風險處理預案?

67.參與數字化建設的相關人員在過程中的職責是否明晰?

68.業務系統是否有配套管理制度?

69.業務系統管理制度是否遵照執行?

70.系統流程執行過程中遇到人情關係如何處理?

71.企業負責人是否帶頭使用系統?

72.數字化建設遇到反對聲如何處理?

73..相關部門甩鍋怎麼辦?

74.是否清楚系統如何實施?

75.如何把控項目實施進度?

76.如何考評軟體公司實施能力?

77.數字化項目爛尾失敗怎麼辦?

78.系統是否有數據安全設備?

79.是否有數據安全保障措施?

80.是否有信息安全預案?

81.數字化系統是第三方引進還是自行開發?

82.系統引進前是否經過技術與業務雙向評估?

83.企業數字建設需要哪些技術?如何引入這些技術?

84.是否有制定針對企業當前狀況的實施計劃?

85.是否針對系統應用進行定期檢查?

86.系統應用效果不佳怎麼辦?

87.乙方撤場信息部門能否獨立維護系統?

88.維護人員突然離職怎麼辦?是否有預案?

數字化轉型建設關鍵在於應用,影響應用效果的前置條件是實施,但大部分傳統企業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實施是最大的難點及風險點,很多項目往往在實施階段就爛尾了,所以實施的方式、方法、保障措施很重要。值得企業注意的是,系統上線應用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開始,因此企業需要在應用管理上下功夫,保障數據的及時性、有效性及準確性,需將數字化系統的應用上升至運營層面。

資金投入層面:

89. 企業數字化建設將花費多少?有何收穫?

90. 是否有年度數字化預算?

91. 預算是否嚴格執行?

92. 數字化建設是否持續投入?還是階段性的?

93. 軟體選型最終以價格為主還是以其他為主?

94. 是否做過數字化建設能效評估?

95. 數字化項目失敗,是否暫停投入?

投入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的重要保障指標,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在這期間企業領導可能會對數字化產生價值的質疑,因此信息部門要以價值為中心做好數字化過程建設。

選型與考評能力層面:

96. 如何考評乙方行業能力?

97. 如何考評乙方業務能力?

98. 如何考評乙方技術能力?

99. 如何考評乙方實施能力?

100. 如何考評乙方服務能力?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企業的內部合力,同樣需要外部支撐,軟體公司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影響數字化建設的成敗,因此選型需系統化,勿盲目,在慎重的同時要根據企業特色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第三方考評體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03e2081e812cd84209039a67b934c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