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0大名校的畢業生,留廣州多還是深圳多?

2022-04-19     CDA數據分析師

原標題:廣東10大名校的畢業生,留廣州多還是深圳多?

作者:孫不熟團隊

來源:城市戰爭

名校畢業生的去向,一直備受關注。

下面是近兩年十大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向:

從上圖可以看到,廣東因為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高,成為10大名校省外就業的第一或者第二選擇,被稱之為「名校收割機」。

那麼問題來了,廣東本地的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呢?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這個話題。

首先要搞清楚廣東哪些大學算名校?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廣東有8所高校入選「雙一流」,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

下面是廣東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本文重點看看廣東8所「雙一流」高校再加上廣東工業大學、哈工大(深圳)等名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01

中山大學畢業生

留粵比例高達73.3%

中山大學在廣東所有名校中,不僅排名最高,每年的畢業生也是最多,達到1萬多人,研究生幾乎占到一半。

據中山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

中山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3779人(不含港澳台及國際學生),其中本科生6785人,占比49.24%;碩士研究生5846人,占比42.43%;博士研究生1148人,占比8.33%。

中山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3779人(不含港澳台及國際學生),其中本科生6785人,占比49.24%;碩士研究生5846人,占比42.43%;博士研究生1148人,占比8.33%。

下面是中大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析:

從就業單位性質看,博士畢業生主要去到三甲醫院和大學;碩士畢業生主要去到民企國企、醫療單位;本科畢業生主要去到民企、大學、國企。

從就業去向看,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畢業生比例達73.30%,留本省比例相當高。

77.52%的畢業生在重點行業領域就業,其中逾1300人在重點醫療衛生單位(三甲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逾550人在「雙一流」等高校就業,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

逾160人在重點科研院所就業,如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逾600人在國有大型骨幹企業就業,如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電信集團等;逾1200人在其他細分領域龍頭單位就業,如華為、騰訊、美的等。

中大2021屆畢業生就業城市沒有發布,可以參考下面2018年數據: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大畢業生就業留廣州最多,其次是深圳、北京、上海。

02

華南理工畢業生

留廣州37%、深圳20.5%

華南理工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1108人,其中本科畢業生5814人,占比52.34%;碩士研究生4788人,占比43.1%;博士研究生506人,占比4.56%。

其中就業人數8272人,選擇升學的2642人,未就業194人。

華南理工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城市主要如下:

如上圖,華南理工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主要流向廣州、深圳、佛山、北京、東莞,其中留穗比例達37.02%,去往深圳達20.53%,去往佛山4.33%。

如果跟2020屆的畢業生就業流向十大城市對比,有何變化?

如果對比華工2021屆和2020屆畢業生就業流向,可以發現,留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就業人數略增,比例略降;去往北京、上海、杭州的人數和比例都增加了。

華南理工大學2021屆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如下:

由此可見,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就業單位是華為,第二是南方電網,去到的網際網路大廠有騰訊、今日頭條、網易、阿里、小米,還有造車新勢力的小鵬汽車。

03

暨南大學畢業生

留廣州37.4%、深圳16.9%

暨南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7722人,其中本科畢業生4448人,碩士畢業生3059人,博士畢業生215人。

暨南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去向:本科留廣東省比例78.6%,碩士留省比例76.1%,博士留省比例59.7%。

暨大畢業生就業去到最多的城市是:廣州(占37.4%)、深圳(占16.9%)、佛山(5.6%)、東莞(3.9%)、珠海(3.5%)。

暨大畢業生就業去到最多的單位是:普華永道、工商銀行、華為、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國聯通等。

04

廣州中醫藥大學

留廣州40.4%、深圳12.5%

廣州中醫藥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3829人,其中本科畢業生2425人,專科生155人,碩士研究生1079人,博士研究生170人。

報告顯示,廣州中醫藥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留廣東比例高達84.83%,留珠三角達73.06%,省外就業主要流向上海、江蘇、浙江。

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生省內就業前五城市:留廣州786人,去深圳243人、佛山152人、東莞59人、汕頭53人。

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生就業去到的重點單位:

05

華南師範大學

留廣州37.3%、深圳15.6%

華南師範大學發布了《2021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其2021屆本科畢業生共5952人,其中協議和合同就業率為 47.72%,升學率為 25.44%,靈活就業率為 19.30%,創業率為 0.32%。

從就業流向看,在廣東省內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主要流向了廣州(37.38%)、深圳(15.59%)、佛山(11.6%)、東莞(5.49%)。

06

華南農業大學

留廣州55.1%、深圳14.7%

華南農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0397人,本科畢業生8628人,碩士研究生1622人,博士研究生147人。

畢業生就業地分布:

華南農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留廣東87.67%,其次是去河南1.29%,去北京1.26%,去浙江1.15%,去上海0.97%。

畢業生省內就業,留廣州55.14%,去往深圳14.73%、佛山7.51%、東莞4.53%。

07

廣州醫科大學

留廣州54.6%、深圳9.4%

廣州醫科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2554人,其中博士畢業生73人,碩士畢業生640人,本科畢業生1841人。

畢業生省內就業,留在廣州54.63%,去到深圳9.4%、佛山5.09%、東莞3.25%。

畢業生省外就業主要去向湖北、江西、浙江。

08

南方科技大學畢業生

留深比例高達77.9%

南方科技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082人,其中本科畢業生907人,碩士研究生175人。

其中留粵比例高達83.67%,而留在廣東省的畢業生中,又有93.09%留在深圳。

也就是說,南科大畢業生留深比例高達77.9%。

南科大畢業生去到的大公司如下:

09

廣東工業大學

留廣州42.2%、深圳18.7%

廣東工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11029人,其中研究生2352人,本科生8677人。

畢業生就業留廣東占91.32%,省外就業畢業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浙江省和湖南省,占比分別為 1.27%、1.04% 和 0.85%。

省內就業主要去向的城市:留廣州42.18%,去深圳18.67%、佛山6.93%、東莞4.73%。

10

哈工大(深圳)校區

留深圳66%、廣州3.5%

哈工大(深圳)2021屆本科畢業生共計537人,其中升學人數219人,出國留學74人,簽約就業200人。

簽約就業的200人,就業主要流向深圳、北京、廣州、杭州、上海,分別占比66%、5%、3.5%、2.5%、2%。

11

小結

總的來說,廣東高校畢業生的留本身比例,是全國所有省份中最高的。

廣東有8所雙一流大學,其中有7所位於廣州。

一般來說,廣州名校畢業生中,絕大部分都留在了廣州,第二去向是深圳,第三去向是佛山,第四去向是東莞。

從數據來看,佛山對廣東名校畢業生的吸引力超過東莞。

考慮到廣州有150多萬的在校大學生,每年為周邊城市,特別是為深圳輸送的人才數量是非常可觀的。

深圳高校的畢業生中,留本市比例更高,有的甚至超過90%,這種超高的留本地比例在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不過,考慮到深圳在校大學生才十多萬人,只有廣州的1/10,人才缺口還是非常大的。

近年來,武漢、成都、長沙等城市的大學生留本地比例逐漸提高,讓深圳感受到一絲危機,於是這座城市正在瘋狂建設大學。

像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都是跟著人才走的,北京的網際網路之所以那麼強,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有清華北大。合肥這幾年在新興產業上也頗有亮點,中科大功不可沒。

所以,一個城市擁有一些高水平大學,後勁真的會非常大。以後的高科技產業,不一定是跟著一線城市走的,也不一定是跟著優惠政策走的,而是跟著一流大學走的。

近年來還有個現象就是,港澳的高校近幾年紛紛來廣東建立分校,積極展開合作,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南沙建立校區,據報道,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預計今年5月竣工交付、9月開學。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效果圖,來源:南方+

除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還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大學(深圳)、香港理工大學(佛山)、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澳門科技大學(珠海)、香港都會大學(肇慶)也紛紛在籌建或者建設中。

以廣州為存量,加上深圳的增量,以及港澳高校的合作辦學,未來的大灣區,在高等教育方面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我們相信,憑藉廣東的財力,以及人才聚集與產業集聚優勢,廣東的科教實力,未來一定能晉級第一陣營!

點這裡關注我,記得標星哦~

CDA課程諮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a17f7d303ab7ef6a712740b2cf086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