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B-29超級轟炸機在廣島投下了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座命運多舛的城市消失在1萬2千米的天空中,天空中充滿了升騰的氣體、煙霧和灰塵。
執行此次任務的B-29轟炸機機組的12名成員,在完成任務返航時全部陷入了沉默。副駕駛羅伯特·劉易斯在他的任務日誌中寫道:「我們到底殺了多少日本人?天哪,我們做了什麼?」。幾乎所有的機組人員都處于震驚的狀態,或許大家只能認為這是結束這場戰爭不得不採取的行動。
經歷原子彈轟炸的廣島,留下一片廢墟和殘垣斷壁
歷經8小時的飛行,機組人員著陸在天寧島,來自美軍高層、媒體記者等的歡迎儀式,讓他們暫時忘卻了剛剛他們經歷的一幕。杜魯門總統乘坐奧古斯塔號巡洋艦從歐洲乘船從返回美國的途中,收到了這一消息。他對手下喊道:「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情」。他在一個滿是水手的餐廳甲板上宣讀了這個消息,水手們突然歡呼起來。美國人對這一消息欣喜若狂。經過近四年的艱難戰爭,幾乎沒有人願意為原子彈爆炸下的日本平民的死傷而流淚。從空中進行毀滅式攻擊城市不再被認為是沒有用的。戰爭早日結束幾乎是所有美國人的想法。
沒有人會考慮廣島是不是一座城市,因為白宮錯誤的聲明,將廣島標定為一個「重要的日本軍事基地」,而不是一個僅有軍事基地的日本城市。早先的一份草案便稱其為「純粹的軍事基地」。沒人在乎這一切,或許白宮認為只有這樣,才會阻止日本的瘋狂。對於正在經歷太平洋戰爭的士兵來說,他們的確擔心日本對美國採取入侵行動,因此原子彈的意義更大,它會讓這場戰爭延緩或提前結束。曾經在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服役的水手羅伯特埃德森李說:「原子彈的意義不過是我們可以回家了,它結束了我們的道德擔憂」。
被原子彈襲擊後的廢墟
然而,在普遍的狂歡和掌聲中,有懷疑的聲音,悔恨的痛苦,甚至正義的憤怒。一架飛機攜帶的一枚炸彈將一座城市夷為平地的消息一經傳來,軍人和平民便意識到,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擁有了導致自我毀滅的力量。
有人認為杜魯門這樣做削弱了美國的國際道德地位,質疑者中不乏美軍中最高級別的軍官。麥克阿瑟將軍向他的私人飛行員吐露了他的想法,他在8月7日的日記中寫道:「麥克阿瑟將軍對這個毀滅性的怪物感到震驚和沮喪。幾周前,艾森豪得知曼哈頓計劃時,曾力勸白宮不要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我不願看到美國帶頭把這種如此可怕且具有破壞性的新武器引入戰爭」。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也表示,他不喜歡原子彈,或它的任何部分,並表示海空封鎖足以迫使日本投降」。 包括哈普·阿諾德將軍和柯蒂斯·萊梅將軍在內的幾位主要空軍指揮官均稱原子彈是不必要的,因為常規轟炸已經可以使日本屈服。很顯然許多美軍將領認為使用原子彈沒有道理,甚至是不道德的。比爾·萊希上將在他的回憶錄中留下了最為嚴厲的一段話,指責美國「採用了黑暗時代野蠻人共同的道德標準。我沒有被教導以這種方式發動戰爭,而且戰爭不能通過摧毀婦女和兒童來贏得。」
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的B-29轟炸機機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合影
其實,在二戰的後期,隨著美國對日本宣戰,日本把美國看成是唯一障礙,瘋狂行徑一再上演。美軍傷亡慘重,即使美軍逼近日本本土,日軍依舊頑強抵抗。美國並不擔心自己本土,而是擔心日本會無休止的瘋狂下去,將美國和盟軍拖入戰爭的沼澤無法自拔。最終美國選擇了原子彈,即便廣島遭到了原子彈的襲擊,日軍依然沒有投降的意思。並研判美國只有一枚。所以,美國又長崎投下一枚,日本終於放棄了瘋狂,選擇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