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7月14日馬修·佩里率美國海軍登陸日本。
說起1853年日本被美國打開國門,那咱得先說說 日本的「徳川幕府」,它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政權。1603年德川家康獲天皇賜封為「征夷大將軍」,於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開啟了日本封建統治的最後一個時代,「江戶時代」。天皇作為日本最高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手中並沒有掌控日本全國的權利。而掌控權在幕府將軍的手裡。幕府將軍直接掌管日本1/4的土地和多個重要城市。而日本其他地區被劃分成大小不一的「藩」,200多個「藩主」也就是首領被稱作「大名」,為世襲制,擁有屬於自己的武士,但必須聽從幕府將軍的調遣。德川家康於日本長慶十年(1605年)將「征夷大將軍」位傳給了自己的三兒子德川秀忠。
為便於統治,幕府先後採取「禁教」和「鎖國」的政策。「禁教」就是取締天主教,根除農民中的天主教徒。同時規定一切外國船隻均不得在大名領地通商,僅可在長崎和平戶進行貿易往來。其後,日本元和九年(1623年)又下令禁止西班牙商船來日貿易。緊接著英國、葡萄牙等斷絕與日貿易。至日本寬永十六年(1639年)日本成為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
馬修·佩里在日本橫濱會見日本官員。
在所有西方國家都試圖向遠東開放西方貿易的時代,美國成為了敲開日本國門的敲門磚。美國急於為其製成品尋求新市場,於是在當時具有軍事實力的美國,選擇了遠洋「敲門」的方式。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由美國海軍東印度分遣隊司令馬修·佩里率領四艘軍艦抵達日本江戶灣(今東京灣)的浦賀水道。
由於軍艦的船體被塗上具有防鏽功能的黑色柏油,因此被稱作「黑船」。 馬修·佩里奉美國總統之命要求日本開國並與美國進行貿易,若幕府不接受美國的要求,他別無選擇將會對日本發起攻擊。日本接受美國總統的國書。日本嘉永六年(1854年)3月8日,馬修·佩里率領艦隊再次造訪日本。3月31日,美國與日本經過不斷磋商,最後簽訂了「神奈川條約」。被迫向美國打開國門。這就是歷史上的「黑船事件」。
馬修·佩里第一次到訪日本的途中曾經停中國上海。而第二次則曾在中國台灣基隆的外海錨泊停留了一周多。馬修·佩里對台灣島很感興趣,期間派水兵登島對台灣島的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尤其煤炭蘊藏情況。馬修·佩里將水兵調查的結果寫成報告。
清代台灣島及澎湖列島全圖。
在報告中他強調,台灣島易於防守,可作為美國在遠東地區進行貿易的一個中轉站,就如同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利用古巴作為中轉站是一樣的。希望美國立刻出兵占領台灣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打破歐洲國家在主要貿易航線上的壟斷。時任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皮爾斯認為,美國距離台灣島太遠,為占領一個遙遠的小島耗費如此多的資源不值得,加之國會也不贊同,最終占領台灣島的想法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