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提起農村,許多人的印象總是圍繞「髒亂差」,為了使農村改頭換面,我國推出了許多策略,如今,農村正以嶄新的面貌面對世界。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與城市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農村人不再為了進一趟城坐三天三夜的拖拉機,城裡人也不會因為聽說要去一趟農村就愁眉苦臉。隨著城市發展規劃,土地日益緊張,不少工廠將廠址搬離城市,修建在鄉村,同時也能解決當地一些村民的就業問題。然而這造成了一系列問題。工廠帶來了污染,不僅污染水、空氣,還污染了土地。一些工廠周圍的環境變得很差,土壤種不出農作物,嚴重的會導致村民集體生病。
為了躲避這些危害,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離開故土去外地打工,留下老人小孩在村裡,更有甚者,將一家老小都遷走。結果一些農村地區,常住人口越來越少,耕地荒廢特別嚴重。村民的房屋因為沒人修葺變得破敗不堪,有的還停留在土坯的階段。這些村子乍一看像一座古董,實則死氣沉沉,並且充滿著危險,因為年久失修的房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長期下去不利於農村的經濟發展。
為了改變這些農村的面貌,我國出台鄉村振興計劃,這次更是提出了新的五年計劃。內容除了整治環境外,還多了一個「五拆」計劃。所謂的「五拆」就是拆除五種不符合規格和政策的房屋,改善農村形象的同時再大力搞綠化,爭取在五年的時間裡讓那些荒蕪的村子恢復生機。那麼「五拆」到底是哪五個要拆,通過拆又會變成怎樣?農村形象升級?全面推動「五拆」,涉及多個村莊。
所謂的「五拆」是指:耕地上違章建造的房屋、沒住人的爛尾房、集體土地或公共場所上建的房子、廢棄的房屋以及沒人用的旱廁。其中的重點就是整治耕地亂用的問題。眾所周知,耕地是一種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水平的標準,我國有嚴格規定,耕地是用來耕作的土地,不能在上面從事與農業無關的內容,比如修建房屋。一些村民意識淡薄,認為自己承包了這塊土地便擁有這塊土地的任何使用權,於是大肆在耕地上修建房屋。此次不按規矩修的房子,一律得在規定時間內拆除。
其次就是農村裡的廣告牌,相信許多人都在高速公路上看到過,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廣告商也是花了錢租地方的。其實不然,如果廣告牌立在了耕地上,哪怕這塊耕地許久沒有人耕作,哪怕廣告商花錢租下了整塊耕地,都是不允許的。還是那句話,耕地上不得違章修建房屋,更不能從事商業活動。這次拆除計劃,也會將一些霸占著耕地的廣告牌拆掉。同理,那些田間臨時搭建的小屋,也是不符合規定的。
此外,農村還存在將路邊耕地改造為洗車場盈利的,這種同樣是重點拆除對象。農村一些地方靠著河流,有些村民就打歪主意,用水泵抽取河裡的水,將自家或者別人的耕地改成平壩,然後開成洗車店,可以說他們沒有投入什麼成本,洗車幾乎就是純賺。正當他們為自己「生財有道」得意洋洋之際,一聲令下,全部拆。因為私自改造耕地是違法的,在耕地上搞商業盈利是違法的。
最後為了規範農村的用地,如今都明確劃分了耕作區與住宅區,想要建房也必須手裡有規劃,並且是經過村委會批准的。否則一旦發現是違法建築,全部限期拆除。而耕地則是這次「五拆」計劃重點保護對象。凡是在耕地上建房、立廣告牌、搭棚子、開洗車場等,統統算作不合格、違規。所有農村必須遵守規定,各地村委會也要嚴格執行。
結語:
過去不合理地使用農村地土地,造成耕地浪費、環境污染、耕地退化、農民背井離鄉,其結果就是農村衰敗,缺乏管理,面貌不佳。國家下定決心整治農村不良用地現象,實行「五拆」計劃,重點就是拆除耕地上地違法建築,讓這份寶貴的資源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為我國的農業的發展繼續添磚加瓦。農村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升級農村的形象也是在升級整個國家的形象。相信通過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各地能得到綜合治理,還村民一個綠水青山,藍天白雲。也還農村一個良好的耕作環境,年年豐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497ecf45e631b1e20f9531c87743f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