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去醫院!怎樣在家給寶寶做體檢?

2019-11-11   有啦寶貝育兒

對寶寶進行體檢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通過體驗爸媽能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是否健康。

但由於現在大多爸媽工作忙、家又離醫院遠,帶寶寶去醫院體檢不是很容易。今天我們請來湘雅二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護士吳麗元老師,來和大家介紹一些能在家做的體檢:頭圍、胸圍、上臂圍、身高、體重,方便爸媽在家也能做一些簡單及時的檢查,了解寶寶的基本發育信息。

一、測頭圍

視頻地址:https://v.qq.com/x/page/v0868n33dwa.html

頭圍反映寶寶腦和顱骨的發育情況,測量步驟為:

1.拿出量尺,讓寶寶平躺在操作台上,測量者立於前右方

2.用軟尺緊貼皮膚,從寶寶左側眉弓上緣、枕骨隆突最高處及右側眉弓上緣回至起點,得出數值。手勢不能過松或過緊,否則測出的數據會不準確。

3.收拾物品,整理寶寶

測量數值參考:出生時頭圍較大,平均33~34cm,1歲時約為46cm,2歲時約48cm。頭圍在2歲以內測量最有價值,若過小提示腦發育不良;過大則提示腦積水、腦腫瘤的可能。

二、測胸圍

視頻地址:https://v.qq.com/x/page/g0868nmmkvj.html

胸圍反映寶寶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以及肺的發育程度。測量步驟為:

1.拿出量尺,讓寶寶平躺在操作台上,兩手自然下垂,測量者位於寶寶前方,寶寶不要採取坐位或半坐臥位;

2.測量者用左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於小兒乳頭下緣,右手將軟尺由右側繞背部或兩肩胛下角下緣,經身體左側回至零點(一整套一遍);

3.得出數值,注意取寶寶平靜呼吸氣時的數值。

測量數值參考:孩子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12個月左右頭圍與胸圍差不多,之後胸圍超過頭圍。

三、測上臂圍

視頻地址:https://v.qq.com/x/page/a0868ijv5ip.html

上臂圍反映寶寶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膚的發育水平。測量步驟為:

1.拿出量尺,讓寶寶平躺在操作台上,兩手自然平放;

2.取寶寶左上臂自肩峰至鷹嘴連線的中點為測量點(用手指點一點測量點),用軟皮尺繞該點水平的上臂一周;

3.輕輕接觸皮膚,進行測量讀數,讀數誤差不超過0.1cm。

測量數值參考:初生為10.2~10.5厘米,1歲平均為13.5~14.7厘米,以後每1歲增加1~2厘米。

四、測身長(高)

身長(高)是評價遠期營養的指標。測量步驟為:

1.將寶寶放置測量床上,脫去寶寶的帽、襪,只穿單衣,仰臥於測量床底板中線上;

2.扶正頭,頭頂輕觸頭板,測量者位於右側,使小兒雙膝伸直,移動足板觸及足跟;

3.讀取數值,精確到0.1cm。

測量數值參考: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1歲時約75cm,2歲時約為85cm。2~12歲身長(高)的估算公式為:身高(cm)=年齡(歲)×7+77。

五、測體重

體重是身體各器官、組織及體液的總重量,是反應寶寶體格生長,尤其是評價近期營養狀況的最易獲得的敏感目標,也是兒科臨床計算藥量、輸液量的重要依據。

稱體重的時間最好在新生兒進食前、排尿後。測量步驟為:

1.清潔嬰兒秤的人體托盤,為了避免夾傷寶寶肌膚,托盤上可放一塊毛巾;

2.將嬰兒秤平穩地放在平整結實的檯面上,盤底的四隻螺釘對準嬰兒秤上的四隻橡皮托腳小孔;

3.將穿著單衣的寶寶放入秤盤,從顯示屏上直接讀出體重數值;

4.抱出寶寶後,將寶寶身上的衣物和尿布放上秤盤得到數值,用剛剛測得數值減去此時數值就是寶寶的體重。

測量數值參考:

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體重(kg)=6+月齡×0.25

2歲至青春前期:體重(kg)=年齡×2+7(或8)

注意事項

1、在進行任何測量之前,要保證測量人的手部和測量工具的衛生,以免把細菌帶給寶寶;

2、測量用的軟尺不能過於柔軟,否則測出的數據將會大失水準。

3、如果測出數值發現有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