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暢銷的奔馳不到30萬了

2024-01-16     市界

01、只要你想,價格皆可談

「奔馳C級真的降了11萬,成功抄底!」2023年12月底,王薇總共用了不到30萬元就成了「尊貴的梅德賽斯車主」。

這輛廠家指導價為35.52萬元的2024款奔馳C 260L運動版,被王薇砍下11萬元的現金優惠,「算上購置稅、保險和分期貸款的利息,實際落地價格29萬出頭,比兩個月前又降了3萬多。」

王薇考慮換車很久了,2023年一整年,她都在關注奔馳C級的價格變化。

2023年年初,車市剛剛掀起價格戰,市場曾一度傳出「豪車價格崩盤」的傳聞。「可那時奔馳C級也要33萬左右,而且網友都說奔馳號稱『不坑窮人』,但凡加點選裝,就上35萬了。」思慮再三,她打算再等等。

到了11月初,奔馳C 260L運動版的落地價還在33萬元左右,和年中價格基本一樣。王薇有些動搖。現在想想幸虧當時忍住了。

2023年12月,各家車企為了衝刺年底銷量,都使出渾身解數。王薇本以為價格戰不太會影響BBA的燃油車,但沒想到,一直表示不會參與價格戰的奔馳,對著C級開刀了。

「(2023年)3月上旬,奔馳C級的現金優惠在6萬元左右。」北京一位奔馳經銷商告訴「市界」,當時網傳的「11萬巨額優惠」只是噱頭,消費者需要同時滿足二手車置換、分期貸款、定向補貼政策,並且店內購買保險、裝潢、維修保養套餐等才「有可能」拿到這個優惠力度。

但等王薇諮詢購車優惠時,經銷商只有一個分期付款的條件。

進入2024年,奔馳A級、C級、GLA、GLB這四個車型,經銷商更是拿出了最大現金優惠幅度。近日,「市界」走訪了北京地區的幾家奔馳4S店發現,雖然每家給出的具體優惠略有不同,但降幅基本都能達到10萬元。

「剛剛有客戶問我:月底有優惠嗎?我笑了,這是月底嗎?這是年底啊!只要你想,一切皆可談!」一位汽車銷售在朋友圈寫道。

在「以價換量」的大環境下,奔馳也沒能獨善其身。

看著小紅書上頻頻出現「挑戰奔馳C最低價」「奔馳C歷史最低價」等內容,已購車的車主們分享著自己「抄底」的心得,持幣待購者打探著自己地區的底價。這讓在2023年9、10月份購車的「老」車主直呼自己成了「大冤種」。

(圖源/新浪汽車)

「市界」整理公開資料發現,以優惠幅度最大的北京地區為例,2023年1-10月,奔馳C級價格相對平穩,優惠幅度基本圍繞5.5萬-7.5萬元波動。與2022年同期最大優惠幅度相比,僅增加了5000元左右。到了2023年11月初,奔馳C級終端優惠加碼到8.5萬元,11月中下旬突然擴大到11萬元,甚至有些經銷商能便宜11.5萬元。

一位在11月初購入奔馳C的車主吐槽,選擇奔馳本來就是看重其如奢侈品一樣的品牌價值、知名度和歷史,以及由此帶來的平穩價格,沒想到這次也像新勢力車主那樣「被狠狠背刺了」。「我就是那個剛提車就降價的大冤種。昨天剛上的牌照,今天銷售就說又降了1萬多。」

還有奔馳C的新晉車主,購車兩個月發現虧了3萬元,「感覺每天心都在滴血。」

02、奔馳C臨危受命

奔馳C的降價,在某種程度上動搖了車主對奔馳品牌的信念。作為奔馳最好賣的三大車型之一,奔馳C級在公司內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視為衝擊豪華B級車細分市場的「拳頭」產品。怎麼看,這款車應該都不愁賣,可價格怎麼會突然在2023年底降這麼多呢?

原因來自內外部兩方面。

據王薇介紹,奔馳C級沒有明顯降幅的時候,她曾考慮過寶馬3系,這也是奔馳C級的老對手。

寶馬325Li 曜夜版,廠商建議零售價36.9萬元。王薇到店都還沒砍價,銷售直接給出8萬多的優惠。「如果誠意買,估計再談談,優惠10萬也不是不可能。」

對手都這麼猛了,奔馳不能再繃著。畢竟C級承擔著奔馳家族走量的重任,為了不被寶馬3系搶走市場,它只能開戰。

而且另一邊,它的同門「兄弟」——奔馳E級、GLC和GLB這哥仨原本也是走量車型,卻在2023年年底各自都遇到了問題。於是,提振銷量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C級身上。

「E級和GLC的銷量上不來,需要C級承擔更多的任務。」北京某奔馳4S店銷售員張兵告訴「市界」,2023年11月,E級進行了大換代,12月剛剛上市,初期產能還沒有跟上,而且老款車型已經清光,對年底的銷量數字影響很大。

「GLC也在2023年3月份完成了大換代,最近幾個月因為發動機的一些零配件供應不上,所以廠家產能有限,銷量也比較難沖高。」張兵說。

C級、E級和GLC是奔馳在中國市場的三大銷量支柱,也是北京奔馳的三大核心車型,三者的銷量能占到北京奔馳全年總銷量的7成左右。

2023年11月,奔馳E級的銷量斷崖式下跌,從8-10月的單月13866輛、17031輛、11800輛,一下滑落至1786輛,這標誌著老款車型基本完成清庫。易車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奔馳E級累計銷量約為14.39萬輛,同比增長24.8%,大部分銷量由老款車型貢獻。為了給12月上市的換代車型讓路,老款奔馳E級在2023年有著較大的終端優惠。

現在,北京地區幾乎各家經銷商展廳都有全新E級展車,但實際交付量卻不多,主要原因還是車源少。張兵現在擔心的不是新E級能不能賣出去,而是能不能給客戶按時交車。

產能問題不僅影響了奔馳E級,對GLC的打擊也挺大。

2023年3月,大換代的新款GLC上市,當月銷量僅為3451輛,隨後逐漸回暖。在7月-9月時,GLC的月銷量已經分別達到10400輛、12509輛和12050輛,但缺零配件導致的減產讓其10月和11月銷量一下滑落至7001輛和5162輛,這對於北京奔馳年底整體銷量衝刺影響很大。

「GLC在12月剛剛恢復了產能,但最終能趕在2023年度內交付多少並不確定。有的客戶都等了兩個多月了,剛剛提車。」張兵表示,「店裡和我們銷售自己的任務都是按照自然年和季度來算的,全新E級和GLC的銷量上不去,只能靠多賣C級沖沖銷量了。C級本來賣的就挺好,想再多賣,只能靠更大的優惠刺激一下了。」

在北京另一家4S店,銷售員李偉表示,GLB車型的減產也迫使經銷商在C級上放出了更大的優惠。「2.0T發動機供貨不足不僅影響了GLC的產量,也影響了GLB。GLB之前賣得也很好,減產後對於我們店的整體銷量來說,確實有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奔馳GLB的銷量在2023年9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其5月-8月的銷量分別是7136輛、8467輛、5833輛、6903輛,但9月一下降至3200輛,10月和11月分別只有2400輛和2523輛。8月份,也是24款GLB車型的上市節點,新款車型有了較大的變化,在終端優惠上也隨之收緊,對於銷量也有影響。

臨危受命的奔馳C,就這樣被砍了一刀。「除了C級之外,看看最便宜的A級還能不能沖一衝吧,希望不太大。」李偉說。

大降價確實起到了提升銷量的效果。易車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奔馳C級以19418輛的單月零售銷量,創造了該車型在國內近4年來的歷史新高,遠超寶馬3系的11396輛。

E級、GLC和GLB的12月銷量也全面回暖。E級從11月的1786輛上升到7419輛,GLC從5162輛提升到12300輛,GLB從2523輛提高到5860輛。

03、激戰25萬-30萬價格帶

30萬元,在汽車行業相當於一道分水嶺。根據乘聯會的定義,超過30萬的車型就屬於「高端車」了。而2023年底這波降價後,像奔馳C級這樣的豪華品牌中級轎車,主力走量車型落到了25萬-30萬這個價格區間。

對消費者來說,用20多萬拿下原本30萬元以上的奔馳車可謂吸引力十足。但對造車新勢力來說,可就不開心了。

25萬-30萬這個價格區間,是不少國產新能源品牌覬覦已久,但又難啃下的硬骨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幾乎全線同比增長,只在「8萬以下」和「25萬-30萬」這兩個價格區間出現了同比下滑。

也因此,我們發現2023年10月份開始,中國新能源車開始集體攻入25萬-30萬的市場。比如從廠商指導價上看,調整價格之後的新款問界M7(24.98萬-37.98萬)、小鵬G9(26.39萬-41.99萬),全新車型智界S7(24.98萬-34.98萬)、智己LS6(22.99萬-29.19萬),甚至包括即將上市的小米SU7和理想L6,目前網傳售價基本都落在了這個區間。

現在,隨著奔馳C的加入,局勢變得更複雜了。

儘管從奔馳C去年12月的銷量數據看,降價殺入這個市場效果不錯,但此舉可持續嗎?

在2023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北京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段建軍曾說,客戶買奔馳不只是買奔馳的標,還買的是「奔馳的標,准!更是標,杆!」

此話一出,足見奔馳在中國市場還是想保持它高端、豪華的品牌調性。

其實早在2021年,梅德賽斯-奔馳就宣布了「全面電動」戰略,在產品上提出了「油電雙行」「聚集豪華」的打法。

所謂「聚集豪華」,是指放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的入門車型,將重心放在盈利能力更強的高端車型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是一種戰略性收縮防守。

還別說,這套主攻高端市場的策略是有成效的:2022年,奔馳乘用車全球銷售利潤率由2021年的13.1%提升到2022年的14.6%,創下集團135年來的歷史新高;2023年,邁巴赫和G級越野車在中國分別實現了21%和22%的增長,奔馳S級以2.27萬輛的成績,穩居百萬級市場銷量第一。

而「油電雙行」策略,奔馳走得有些磕磕絆絆。

所謂「油電雙行」,指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加速推進電動化轉型,同時推出純電和插電混動車型。

奔馳這些年在純電動車上很努力,卻談不上成功:EQA、EQB、EQC因「油改電」導致產品力不足不被消費者認可;EQE、EQS等車型則敗給了高溢價和水土不服。

以EQE為例,雖然駕控和續航方面有著頂級大廠水準,但侷促的後排腿部空間和陡直的靠背角度,讓其後排整體舒適性甚至遜色於國產版奔馳C,再加上欠缺競爭力的價格,著實勸退了很多消費者。

(右為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的段建軍)

反觀奔馳的燃油車和插電混合車型還挺能打。

2023年奔馳E級完成大改款,有燃油版和插混版。這款車可以說是奔馳在中國本土化發展中,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車型。

公司管理層也在這款車上花了不少心思:L2+級智能駕駛、本土團隊參與研發的智能座艙、OTA升級,針對國內需求增加的舒適性配置和功能。新勢力常玩的那一套,幾乎都在奔馳E級上出現了,甚至官方還表示,未來會增加L3級自動駕駛。

由此可見,在純電動車型崛起前,奔馳C級、E級在內的燃油、插混車得繼續扛起銷量重任。

2022年,奔馳曾宣布,計劃於2025年在全球範圍停產A級和B級這兩個車系。一旦A、B級停產,那麼奔馳C或將成為新的入門級產品。

用入門級產品卷價格、保銷量,是奔馳的殺手鐧,也是它無奈的選擇。

作者 | 黃 碩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解一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2ccfdf8183ed1c13bf0c711dce0a6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