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當下全球最「火」+無比「內卷」的中國車市,正讓一眾車企絞盡腦汁、對各種不同細分領域「切得越來越細」;同時,諸多挖空心思的「新概念」產品也層出不窮。
比如,近段時間突然流行起來的「輕越野」車型。
在之前已經被熱炒、且新品迭出的「新能源越野」和「硬派越野」之外,「輕越野」似乎也已經成功地自立「山頭」,並成為了國內SUV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全新「門派」。
這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哈弗大狗——自第二代產品於今年初正式上市以來,廠方就一直在強調它的「輕越野」屬性,更以「國內『輕越野SUV』開創者」之身份自居,之前讓人感覺晦澀難懂的「3/4刻度」概念則似乎有所淡化。
眼看哈弗大狗在市場上風生水起,身為「理工男」的奇瑞自然不甘心讓其「專美」。
就在上個月(8月20日),該品牌旗下的全新車型——探索06正式上市,在毫不「避嫌」地主打「輕越野」概念之同時,廠方還以「全民四驅精緻悅野SUV」對其進行了更為細化的產品定位詮釋。
除了新近上市的探索06之外,同樣出自奇瑞的捷途品牌似乎也不甘寂寞。在上月(8月25日)開幕的成都國際車展現場,定位為「旅行越野SUV」的捷途旅行者正式開啟預售——與哈弗二代大狗一樣,這款全新車型的關鍵詞中同樣包括了「可城、可野」等字眼兒。
在車展前的靜態品鑑活動中,廠方代表更特意強調:捷途旅行者不是「硬派越野」車型,而是一款「旅行越野SUV」——如此看來,它所瞄準的細分市場與定位為「輕越野」產品的哈弗二代大狗和探索06並無二致。
那麼,讓越野有「輕」、「重」之分,是否真有必要?……所謂「輕越野」車型,對消費者而言又是否更好的選擇呢?……接下來,我們再次請出《車動力》的各位「大嘴」,就此和您說道說道——
越野分「輕」、「重」,是否有必要?
——車動力|劉傑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輕越野」和「重越野」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複雜的技術性層面問題暫且不談,其實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看這款車是否帶「大梁」——換而言之:如果是非承載式底盤結構,即為「重越野」車型;反之,採用承載式底盤結構的則是「輕越野」產品。
通常情況下,「非承載」類車型自重更大、油耗更高,且重心偏高、通勤舒適度不足;至於「承載」類產品,就與我們日常所見的大部分車型一樣——油耗低、舒適性強,且更適合不同水平的駕駛者。
所以,「輕越野」車型的層出不窮在結構和功能層面就確有其必要性。畢竟,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需要的都僅是通勤功能;至於越野能力的高低,大部分人能感受到的其實也就是「底盤高低」而已。
這就像戶外運動服裝一樣,我們都知道「始祖鳥」、「猛獁象」等品牌既有顏值、亦具備很強的戶外功能性,但明顯過高的價格也決定了他們並非「大眾化」產品。
反觀大量的「平替」產品,基本只需實現「面料防水」這一層功能就已可滿足多數人的需求——所謂「加分項」,往往也就是把衣服設計得更美觀而已。
如此看來,「輕越野」更像是我們去戶外的一種穿搭風格,或者說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個性展現」——在山川湖海邊,有一輛應景的車,與一個合拍的人……
或許,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詩和遠方」。
「輕越野」,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車動力|趙炳亮
一直以來,多數硬派越野和城市SUV產品所針對的,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客戶群體。
追求越野性能的人,自然會考慮那些越野能力極強的硬派越野車;如果是用車場景完全在城市內的消費者,自然而然會更多選擇城市SUV——看上去,這好像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也總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平時的用車場景是城市通勤,但周末、節假日時又會想要去野外撒歡兒——那麼,他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是為了能夠在野外撒歡兒,而捨棄日常城市通勤場景下的舒適感?……或者是為了保證後一種場景的舒適度,而無法盡情的去野外撒歡兒?……難道,真的就不能「魚和熊掌」兼得嗎?……
正是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既能保證日常通勤時的舒適感、還擁有較為不錯越野能力的「輕越野」車型也就應運而生。
在筆者看來,所謂「輕越野」車型一方面擁有與城市SUV相同的承載式車身,以此來保證車輛在日常駕乘時的舒適度;另一方面,又通過適當提高車輛底盤的離地間隙、並配備性能不錯的四驅系統,以此來確保車輛的通過性和脫困能力。
其實,「輕越野」車型更像是一位「六邊形戰士」——雖然越野能力不如純粹的硬派越野車,通勤舒適度也不會強於城市SUV,但它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更加全面。
如此看來,「輕越野」或許的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首先,對大多數人而言的「去野外撒歡兒」,更多時候可能也就是約上三五好友去野炊、露營而已,並不會像越野發燒友那樣去挑戰極限——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一定通過性的「輕越野」車型就已經完全能夠勝任。
其次,就我國目前的道路狀況來看,車輛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會行駛在鋪裝路面上,「舒適度」也就成為了購車時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考量——自然而然,大多數人就更沒必要去購買一輛純粹的越野車了。